-
洪鑫诚:世大运开始了,但台北人好像不是很关心
关键字: 世大运台北世大运世大运开幕式柯文哲大巨蛋频繁换将、宣传失位
重大国际赛事通常需要周密的前期准备,除了场馆建设应预留一定的缓冲期之外,推广、营销、公关等工作都应及早启动,而一个专业可靠的主办团队是这一切的根本。
撞上市长易主的台北世大运,加之两位市长政治立场之显著差异,以及交接前后种种人事变动的洗礼,市政的连续性频受考验。柯P一度以改革者的姿态大刀阔斧地否定过去,其中当然包括郝龙斌时代定下的“世大运”原有方案。
在这种背景之下,世大运的筹办乱象丛生。首先是执行委员会的人事极不稳定,常常临时换将。2012年成立的执委会,在2014年12月25日柯P上任后,2015年一共走了57人。这样频繁的人员更替,很难想象决策能够系统、连贯地执行。
另外,有评论家质疑,台北市政府不愿广纳百川,结合民间举办过大型单项赛会的专业公司与团队,却直接交给一群市政府的公务人员来负责,这已注定世大运的命运。公务体系的相对保守和低效率,以及对国际赛事参与及主办经验的缺乏,常常导致创新的想法难以落实,而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也难以杜绝。
应该跑在最前的宣传和公关成绩单同样不能令人满意,当柯文哲回过神来,意识到“世大运”无论如何也要平稳过关,不免有点为时已晚。而临近赛前接二连三的“临时抱佛脚”,在外界看来反而更多是“为自己宣传”。
最新一期《新新闻》便毫不忌讳以“世大运造柯神”为题,文章写道“柯文哲为了宣传世大运,除了之前的骑自行车接连完成一日双城和双塔挑战,近期更找了不少网红拍宣传片、敷猫熊面膜、禅坐大王莲……但有心人仍认为柯文哲是宣传自己多于宣传世大运,是透过世大运在造‘柯神’。”
事实上,此次世大运的宣传效果最好的两个案例,一是获得德国“红点奖”的宣传片“Taipei in Motion”,二是铺上捷运车厢的创意地板。二者可谓“世大运”形象的救命稻草,但其成功的背后却依然折射着世大运推广策略的整体失败。
“Taipei in Motion”就是在世大运初期文宣恶评如潮,而后市府请来纪录片《不老骑士》导演华天灏以及设计师朱开宇等人,筹组“品牌咨询小组”后才得以问世。
而算得上近期在脸书上少有的能达到刷屏程度的创意地板,确实收获了广大网友的点赞,但因为铺设范围太小,对世大运气氛的实际提升效果相当有限。许多朋友至今从未坐过这列捷运,幸运如笔者也仅有一次偶遇。
从这两个案例引起的好评可见,如果筹备阵容早日稳定上道,多多吸收专业人士经验,预先准备、也更大范围、有针对性地做好行销推广,如今应不是这番局面了。
台北捷运创意地板受到CNN等外媒关注报导
“干脆就办成史上最烂的世大运”
现实不相信如果,正如被逼得难看的台北市才终于交出一点亮眼的表现,台湾政治的内耗和无效很难不令人失望,而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就在政治的浑浊中一点点地流失。不少台湾朋友在被问到为何对世大运无感时,都提到目前台湾的现状根本令民众失去闲情逸致。
在台北世大运近期的官方宣传片走红之后,不少网友甚至开玩笑说:“这真的是市政府制作的影片吗?”这让台湾运动产业协会理事长徐正贤投书媒体疾呼,认为政府的公信力,已经在台湾荡然无存,大部分民众都不相信政府可以把事情做好。
如今世大运已是“现在进行时”,赛事门票仅售出约四成,从一场大型国际赛事可能带给一个城市的几种契机来看,台北市的城市格局没有得到提升,经济效益打平就算及格,增强市民荣誉感、凝聚力不知从何谈起,能否提升国际形象也尚待赛程检验。
一位市府工作人员在谈及期待时淡淡地说:“尽力而为,平安落幕最重要。”而一位研究所同学更是嘲讽力max地对笔者表示:“干脆就办成史上最烂的世大运,反而能让人记住”……众人的语气中唯独缺少面向未来所需的激情与希望,十足反应了台湾社会目前的心态。
也许经济的不振与时下政治的困境,让台北世大运来得不是时候。但照此光景,恐怕这样的盛会对于台湾,真的是空前绝后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韩船企利润大增,中国被撼动? 评论 36俄乌刚谈完,这五人又凑一块急call特朗普 评论 121美企“哭诉”:中方审批严格,我们没库存了 评论 258HDMI收税20年,移动“超高清时代”能否有中国标准? 评论 164美企急电:快取消越南、印尼订单,转回中国 评论 138最新闻 Hot
-
韩船企利润大增,中国被撼动?
-
美军高官急眼:中国在拉美居然整了10个,没人管…
-
无法一一谈判,特朗普放话:将被单方面加税
-
湖南怀化舞水河近期出现大量死鱼,当地回应
-
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白宫急了:这是政治决定
-
俄乌刚谈完,这五人又凑一块急call特朗普
-
美国开始筹备阅兵了:预算3.24亿,6600名士兵参加
-
孙杨、潘展乐将同台竞技争冠
-
英伟达:下季度,给中国最新特供版
-
美企“哭诉”:中方审批严格,我们没库存了
-
特朗普:想访问中国
-
中国减持189亿美元,英国成美国国债第二大持有国
-
美国闻着“中国味”就来了,哥伦比亚“不以为意”
-
重庆一公安分局局长被查
-
南非新动作,台当局有点慌
-
拉夫罗夫:西方离间中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