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穆勒:马斯克为什么支持选择党?在我看来并没有那么单纯
或者再举一个例子。如果有人仅仅是在社交媒体上转发一个帖子,说德国经济部长是个“白痴”,他们的住宅就会遭到搜查。但如果有人发帖骂选择党领导人爱丽丝·魏德尔是“纳粹荡妇”,却不会面临任何判罚,既不会被搜查房屋,也不会面临法庭的处理。
还有更隐蔽的迫害反对派成员的手段。反对派媒体的银行账户遭到关闭,因此他们在经济上无法存活。在今天的德国,这些手段被大规模地用于打击不服从政府路线的反对派媒体。
比如(在德国被封禁的极右翼杂志)Compact的创始人、主编艾尔萨瑟,还有马丁·泽尔纳(Martin Zellner)等人。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最近奥地利杂志Freilich的银行账号也在该国遭到封禁。
所以,德国已经沦为了服务左翼政治主流群体的国家。任何主张这个左翼生态法西斯主义的人都可以为所欲为,而任何一位正直的公民、保守派或相信法治的普通人都会遭受无情的迫害。
马斯克为什么支持选择党?
观察者网:美国富翁、特朗普政治密友埃隆·马斯克是选择党的坚定支持者,这是否仅仅因为选择党对移民问题的立场与马斯克的一致?还是有其他原因?选择党对于马斯克的所谓“干预”(德国政治)存在任何担忧吗?
穆勒:与那些将马斯克视作新救世主的人相比,我对他抱有更多的怀疑。马斯克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他也是一名投资人,而且首先是一名商业模式的投资人。马斯克十分清楚,如果德国工业继续遭到破坏,如果昔日的德国文化、秩序与文明继续被移民所瓦解和摧毁,那么他就不能从德国市场中赚多少钱了。
马斯克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参加德国选择党的竞选集会,并与魏德尔一起发表讲话。 《华盛顿邮报》
所以我认为这是他的动机之一,他明白必须要保留传统的德国,这样才能保留(在德国市场)一定程度的附加值与购买力。但如果德国在经济和社会层面继续遭受破坏,情况就不同了。
此外,马斯克选择与特朗普合作,后者也代表了一种商业模式,因此可以从这个角度去加以理解。但有件事被完全忽视了:自1945年以来,德国被美国占领,成为其附庸国长达80年之久。现在德国出现了越来越多有强大民意支持的运动,他们不想再接受德国这种被奴役的、作为附庸的地位,选择党只是众多这样的运动之一。
真正的风险是,中期来看,德国将可能会爆发一场革命,这当然会导致那些被视作美国(在德国)的总督们失去权力。那时将有机会出现一个新的政治阶层,在80年之后,开始重新代表德国的利益。
这同样意味着,德国将退出北约,与俄罗斯结盟——这正是美国鹰派最害怕出现的情况。比如布热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在他的《大棋局》一书中,以及迈克尔·弗里德曼(Michael Friedman)在斯特拉特福(Stratfor,成立于1996年的美国战略情报出版公司,观察者译注)都说过类似的话,即过去100多年来美国外交政策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煽动德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对抗,这将确保不会出现一个终将主宰欧洲的德俄联盟。
随着这个主宰欧洲的德俄联盟的出现,一座直达中国的欧亚大陆桥将会通车。也许突然之间,一个德国-俄罗斯-中国集团对抗美国的局面就会出现。
在我看来,这就是如今没有人谈论为什么特朗普及手下正试图让选择党走上前台、以阻止德国爆发革命的主要原因。他们更倾向于渐进式变革,而不是革命。对美国来说,关键是要确保德国依然作为一个处于其势力范围内的附庸。这就是为什么如今美国人的根本利益在于,把他们以前的附庸赶下台,让所谓的“德国爱国者”选择党掌握权力。
但你们必须了解,虽然选择党的成员大多反美且支持德俄联盟,可选择党的领导层并不支持。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或西方的情报机构将岔路口推到了选择党领导层的眼前。
我认为,这就是特朗普与马斯克现在这么做的主要理由:为了不彻底失去对德国的控制,为了避免一场革命的爆发,他们试图给德国领导层换上新面孔,确保德国人继续如奴隶一般努力工作。但在美国的监督与领导下,至少未来的德国“附庸王”名字不会是朔尔茨、贝尔伯克或哈贝克了,而是会叫魏德尔或其他的名字。因为这些人早已被美国收买以控制德国,这也符合美国人的利益。
与中国维持良好关系,才符合德国的利益
观察者网:德国有哪些政治力量支持与中国合作?今天谁能在德国主导关于中国的政治叙事?
穆勒:没错,今天谁依然关心与中国维持良好的关系?当然只有选择党。德国的《中国战略》文件是在上一届议会任期获得通过,相比最初的版本做了大量调整,再度被意识形态化的无稽之谈所填满。
2023年7月,德国商会“联邦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协会”协会主席米夏埃尔·舒曼表示,不欢迎德国政府发布的“中国战略”,认为将影响中德贸易关系、不符合在华德企利益。
原版的文件代表着一份水平相当高、基于事实的、以利益为导向的对华政策。2018年至2021年期间,我当时还在联邦议院,在起草那份文件时发挥了主导作用。不幸的是,我后来离开了议院,文件内容也被大幅修改,变得更加糟糕。我们已经非常明确地说过,德国的政策必须完全基于自身的利益,不要大谈道德说教。
比如,符合德国利益的做法是与我们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俄罗斯维持良好的关系,这也包括与一个崛起的世界大国——中国,维持良好的关系,一切都应该完全基于德国自身的利益。在经济领域,基于互惠合作,包括从中国购买稀土等原材料领域的合作等等。不要谈论意识形态或“人权”问题,仅仅根据现实政治与经济利益行事。
从这个角度来说,选择党是唯一一个采纳上述原则的政党。正如我所说,不幸的是,由于最近向所谓的“时代精神”低头,这样的立场也被淡化了。其他希望以某种方式同中国积极接触的政党均已不复存在。所有的其他政党都被反华仇恨所主导。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中国救援队救出第二名幸存者:被埋压超60小时
2025-03-31 07:39 地震 -
中国国际救援队抵达缅甸内比都军用机场
2025-03-31 06:39 地震 -
-
中国救援队在缅救出被困近60小时幸存者
2025-03-31 06:33 地震 -
特朗普又威胁:伊朗不达成协议就轰炸
2025-03-30 23:02 伊朗局势 -
特朗普:普京的话让我很生气
2025-03-30 23:0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加征关税!“特朗普还嫌顾问们下手不够重”
2025-03-30 22:2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深度揭秘:美国全方位介入俄乌冲突,欧洲人听了都吃惊
2025-03-30 22:22 乌克兰之殇 -
第13次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在韩国首尔举行
2025-03-30 18:20 -
缅甸强震中受伤中国公民升至14人
2025-03-30 17:20 -
C909飞机再出国!首次交付老挝航空
2025-03-30 16:59 中国大飞机 -
特朗普还嘴硬:我根本不知道Signal是什么
2025-03-30 16:59 特朗普 -
加纳海域一艘渔船遇袭,三名中国人失踪
2025-03-30 16:59 -
“拉群门”后,“万斯等人建议将他扫地出门”
2025-03-30 16:28 -
“中国行动计划”重启?FBI突袭知名华裔教授住宅
2025-03-30 16:20 中美关系 -
“我不在乎涨价,这样他们就会买美国车了”
2025-03-30 15:3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缅甸领导人敏昂莱慰问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
2025-03-30 14:45 -
“牢记二战日军士兵勇敢精神”?美防长又被喷了
2025-03-30 13:20 -
“这个禁令,欧洲企业也得听”
2025-03-30 12:08 观察者头条 -
“12名中国公民在缅甸强震中受伤”
2025-03-30 11:59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