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晓明:怎样不被“全球变暖”忽悠,还发展了经济
关键字: 产业绿色产业绿色投资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南水北调一、概念投资蕴含的金融风险
绿色金融是概念投资,是全球气候变化政治话语下的概念投资。概念投资不会完全没有市场机会,但市场不确定性风险极大,往往会导致大面积的公司破产潮,留下一堆垃圾债务,导致股市崩溃、金融风暴、经济萧条。
2000年纳斯达互联网经济泡沫破裂,就是网络公司概念股上市,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尘埃落定后就剩亚马逊、谷歌、几个屈指可数的公司,以后才有了成熟的互联网产业。纳斯达泡沫破裂股市蒸发5万亿,5万亿蒸发足以谋杀一个国家的经济。但放在美国则不同,美国1998年科索沃战争把欧洲美元驱赶到华尔街,纳斯达概念股吸纳了这些欧洲美元,纳斯达泡沫破裂吞掉欧洲流入美国的资本,打击了欧元成就了美国互联网经济霸主地位,还为美国分娩出第一代信息技术人材。2014年开始的乌克兰动乱,和当年科索沃战争类似,驱赶了欧洲资本外流,至少是产业链在俄罗斯的那部分资本不得不外流,因此2015年美国经济有了起色,有了年底美联储加息。但是,资本跑到美国的不多,因为美国2015年没有概念投资,还因为全球经济中有中国可以分流欧洲外逃资本。如果有绿色投资,如果绿色金融创新有本领,中国就应该利用外资投资中国绿色产业,这样就把泡沫风险分散到全球经济中,可以避免泡沫破裂触伤中国经济筋骨,和美国互联网泡沫一样,无论是否遭遇泡沫都为经济体积累了工程技术人才。
南北战争结束后,铁路就是概念投资,美国铁路建设如雨后春笋,铁路债券炙手可热。1857年,铁路经营收益出现问题,持有铁路债券的好几家大的金融机构相续破产,到8月24日俄亥俄人寿保险和信托公司现金流断裂,造成金融市场恐慌。多亏铁路华工优秀的劳动大军大大降低了铁路建设成本,使得美国以小小的铁路泡沫破裂就完成了开启美国工业革命的铁路建设,建造了跨大陆铁路连接了两大洋,成就了美国地缘政治最优越的地位。中国绿色投资,就应该上马如南水北调大西线这样的绿色工程。南水北调大西线为亚欧大陆几何中心引入水资源,改善整个亚欧大陆气候,无论气候变暖还是变冷,中亚植被的增加都稳定了全球气温,增加中国国土人口承载能力,强化中国地缘政治地位。依据全球气候变暖的政治正确话语,亚投行就应该引领各国一起投资南水北调大西线工程,绿色往北延伸一寸,就是人类掌控全球气候变化前进一步,就是中国国土增值千金。
美国犹他州沙漠中,施工的铁路华工与白人工头。
过去十五年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在高油价和高矿石价格的局势下,中国投资了许多海外石油和矿山。2015年石油价格大跌,大宗产品价格大跌,这类资源投资的债务就有可能会出问题。绿色投资也一样,今天说全球变暖,大量资金涌入绿色产业,万一全球政治话语忽然转变,这些投资就可能会被套牢,就会产生债务危机,导致金融崩溃。谋杀一国经济的手段,往往就是投资舆论制造泡沫崩溃。所以,绿色投资就应该投资有如南水北调大西线这样的工程,无论气候变暖变冷,都不会对投资前景产生太大影响,是旱涝保收的绿色金融。绿色投资不能不讲究经济效益,不能做为联合国气候变化的政治任务,以牺牲经济效益来完成。
二、人类活动因素不足以主导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主要争议有两点,一是气候到底是变暖还是变冷?二是这个变化到底和工业碳排放有多大关系?无论这个争论如何,历史证明,即便没有人类工业革命影响,地球气候也经历了许多变化,而且是超过巴黎会议要求的2度气温的变化。
大约五千六百至六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有个半坡遗址,遗址地处西安附近,这个遗址中发现有原始人猎获的动物中有麞和竹鼠,现在这些动物只存于亚热带,而不见于西安一带,从而可以推断当时西安的气候必然比现在要温暖潮湿。黄河流域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全球气温升两度显然不会对人类构成致命威胁。
半坡遗址动物遗骨
甲骨文还记载有一位商王在狩猎中得一象。河南亦称为豫,是人牵着象的古字,表明商朝河南有大象。如今中国大象只生长在西双版纳雨林中,可见河南当时非常热,热得应该只有雨季和旱季两季,而不是春夏秋冬四季。中国古典史书就是用“春秋”两季指代一年。殷代的甲骨中有数千件记载着与求雨、求雪有关的文字,那时候天气热,又没有冰箱和空调,只能占卜求雨求雪。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商朝暖暖的天气与工业排放毫不相干。
《诗经·秦风》曰:“终南何有?有条有梅。”终南山在西安以南,现在并无梅树之踪迹。可见春秋时代黄河流域气候和今天江南气候相当。如此才能解释为什么华夏文明诞生在黄河流域。黄河在文明诞生之时可能根本不黄。
“温室效应”,在今天全球气候变化话语下,是一个贬义词,是全球变暖罪魁祸首。但就本质而言,大气温室效应是地球生物圈性命攸关的保障。地球生物圈的存在,得到两层保护,其一的大气层,大气温室效应使得地球表面温度不致于太热和太冷;其二是地磁场,地磁场把太阳高能辐射粒子通个洛伦兹力聚集到南北两极,保护了地球生物的细胞免遭高能辐射。
地球磁场对气候的影响丝毫不比大气对气候影响小。在过去3百万年中,地球有过多次冰川时期,其中至少有12次冰川时期与地球磁场反转有关。地磁极反转是地球内部运动事件,可能会导致火山大喷发,云雾遮盖地球,导致冰川时期的发生。有科技评论员声称,地球磁场强度在过去200年来减弱了15%[1],也有一说是地磁强度在过去100年减弱了5%[2]。地磁强度减弱是地磁极反转先兆。地磁场减弱就是地磁对地球保护的减弱,使得太阳辐射活动对地球气候影响度增加。磁场减弱增加了宇宙对地球表面的高能辐射,15%的地磁场减弱放进来的高能辐射比起工业氟利昂排放破坏臭氧层放进来的紫外辐射能量更高。
总之,无论是否人类活动导致,地球气候变化是进行时,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不比人类活动因素小,人类应对气候变化不可掉以轻心。绿色金融,绿色产业,应该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方向。只是对气候变化要有科学的认识和正确的心态,避免被国际话语忽悠,避免地缘政治运作的金融危机冲击中国经济发展。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钟晓雯
-
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28“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77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82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4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7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