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冈特·舒赫:受特朗普嚣张气焰打击,德国人对中国的讨论突然变调了……
特朗普既想要平衡美国的贸易逆差,又要维持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这本身就是矛盾的。储备货币必须保持全球流通,使美国能用印制的绿纸换取实体商品。法国前总统德斯坦称之为“嚣张的特权”,与特朗普所谓“全世界在剥削美国”的论调完全相悖。这也解释了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个观察:为何普通美国人能长期维持远超其生产能力的消费水平——他们消耗的实物价值远高于自身创造的价值。如今特朗普还想主动削弱美元,这虽然 有助于贸易再平衡,却会加速全球去美元化进程。
特朗普试图通过进口关税迫使外国企业将生产线迁至美国,而不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产品因进口税而失去竞争力。这套策略对出口导向型的德国或许有效,毕竟德国企业本就热衷投资美国。例如宝马集团目前就已从其全球最大工厂(位于美国斯帕坦堡)向德国返销多款车型,西门子等德企巨头在美直接投资规模也位居海外市场之首。加征关税无疑会进一步强化这种趋势。
然而特朗普政府朝令夕改的作风,对需要长期规划的商业决策堪称毒药。动辄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决策需要时间酝酿,建厂投产更需数年周期。
拜登曾试图用《通胀削减法案》(这名称实在名不副实)的巨额补贴吸引企业,而特朗普则想强迫德国人购买更多美国货——从不符合欧盟卫生标准的氯洗鸡肉,到正宗美系汽车。就连专业进口商都坦言,美系车在德滞销从来不是价格问题,而是审美差异:我们既没有停放巨型皮卡的场地,也不具备支撑大排量“油老虎”的用车环境和燃油税政策。
特朗普粗鲁傲慢的沟通方式产生了反效果——德国消费者和民间组织反而更积极寻找欧洲替代品。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特斯拉:今年二月其在德销量同比暴跌76%,10万受访德国民众中94%明确表示绝不会购买特斯拉电动车。而同期德国非特斯拉电动车的注册量却增长了32%,形成鲜明对比。
路透社报道:特斯拉3月在德销量暴跌,在英小幅下滑
总体而言,欧美贸易中,贸易政策主导权仍掌握在欧盟手中。截至目前,欧盟选择谨慎应对——既未对关税攻势置之不理,也不像中国那样“以牙还牙”。如同上届特朗普政府时期的贸易战,欧洲试图通过对威士忌、哈雷摩托等产自特朗普关键选区的标志性商品加税来表明立场。
欧盟同时指出:尽管在2024年美国与其他贸易体在诸如汽车这类商品上的贸易顺差达到1.21万亿美元,但同期服务贸易顺差却增至293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
由于未能像中美那样建立自主的PC/智能手机软件、贸易平台、社交网络及人工智能生态系统,谷歌、Meta和亚马逊等美国科技巨头在欧洲占据垄断地位。这些企业甚至以近乎无耻的方式廉价“出口”利润——某些欧盟成员国(如爱尔兰)为吸引企业总部入驻提供超低公司税,使得科技巨头可以通过“特许权使用费”,将实际业务发生国的应税利润转移至避税天堂,导致法国、德国等主要市场的实际纳税额趋近于零。
欧洲正酝酿改革这一体系,若贸易战升级将考虑开征数字服务税。此举势必引发特朗普麾下科技寡头的不满,比如埃隆·马斯克就已经公开提出了建立美欧自由贸易区的终极设想。
此外,有人提议将关税作为谈判筹码,胁迫美国国债持有者将债券展期为50年或100年的零息或超低息新债券。这实质上无异于变相赖账——只不过保留了名义上的体面。英国和卢森堡是美国国债仅次于日本和中国的外国持有者,这些国家绝不会接受被变相剥夺资产。它们更可能选择抛售全部债券而非接受展期,这将彻底摧毁美元体系,使美国政府(再)融资陷入绝境。不过上述推演整体仍显得过于脱离现实。
特朗普政府的另一种策略,可能是强迫盟友在对华政策上完全站队美国。这无疑是美国的一个政策目标,但欧盟已经一再明确表示,无意与任何一方建立排他性关系。
迄今为止,美国的施压反而适得其反,比如日本和韩国就在与中国商谈加强经济合作的事宜,这在过往多年是鲜有耳闻的。有趣的是,在德国的公开辩论中,“与中国的遗留问题”突然被描述为与商业有关,如自由市场准入,而前政府强调的“制度性”对立和所谓人权问题几乎销声匿迹。简单来说,当中国保持一个稳定且被大众所熟知的形象,并与日益失去吸引力的大西洋对岸形成对比时,中国就突然显得更有吸引力了。
这一次,德国明确拒绝了与中国对立
此外,如果把加征关税作为换取某种利益的筹码,那么就意味着作为回报关税必须再次降低,而不是将制造业带回来。
因此我认为,特朗普的真正核心目标在于让关税“更长时间地居高不下”。这绝非为了重振体力劳动就业,因为即便不计成本,美国劳动力市场也根本提供不了足够人力。深层意图在于:即将到来的制造业革命将在现有自动化基础上,由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实现压倒性的产业升级。美国企图抢占这场变革的制高点,这种发展模式虽与高工资水平兼容,但必须让本土制造业规模成为进步的核心引擎。要在革命浪潮前及时重建足够产能实属不易,或许因此他才采取了如此急功近利的做法。
而隐藏在这套技术经济逻辑背后的动机,恐怕更为险恶。
德国人深知,我们输掉两场世界大战并非因为技术落后,也不是因为缺乏优秀士兵;真正致命的是德国面对的是工业基础和原材料储备更雄厚的联盟体系。至少,当美国加入敌对阵营,并将其民用工业巨兽转入战时轨道之后,结局就早已注定。
如今,中国才是民用工业巨头,而美国刚刚领教过在常规战争中军火库能以多快的速度耗尽——甚至可能被俄罗斯这样的对手在产能上反超。最近我听了科技大佬彼得·蒂尔(Peter Thiel)的一个访谈,这位一向极右倾且热衷政治的亿万富翁在字里行间明确传递出一个观点:美国必须接受一些牺牲,才能重新获得对其军工生产的主权。造船业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在这种情况下,即便重提钢铁等“旧经济”重工业的战略意义也合乎逻辑。
特朗普在西半球的地缘政治博弈——从巴拿马、加拿大到格陵兰——若不只是其惯用的丑闻烟幕弹以掩盖真正要推行的政策,或许都与这一军事论点有关。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Momenta 牵手Uber ,推进国际市场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
2025-05-03 17:14 观网财经-科创 -
小米首个推理大模型开源
2025-05-02 16:19 观网财经-科创 -
中高端男士不够用了?报喜鸟净利暴跌三成
2025-05-02 10:44 观网财经-消费 -
“淘宝闪购加码即时零售,或与京东、美团争夺份额”
2025-05-01 14:54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七部门联合发布《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规定》
2025-05-01 07:29 观网财经-科创 -
茶咖日报|郭谨一卸任瑞幸咖啡董事长;星巴克中国二季报亮眼
2025-04-30 19:58 观网财经-消费 -
不内卷,“90后”开的中国工厂靠什么脱颖而出?
2025-04-30 17:48 -
三星芯片业务利润暴跌:美对华管制正损害业务
2025-04-30 15:51 观网财经-科创 -
魅族新机撞脸华为三折叠,将搭载国产5G芯?
2025-04-30 15:39 观网财经-科创 -
迪卡侬再被传出售中国业务部分股权
2025-04-30 15:26 -
盒马最新报告:东北烧烤最受追捧的前10个城市,南方占了8个
2025-04-30 14:46 观网财经-消费 -
Q1营收同比增20.6%,美的海外何以依旧高增长?
2025-04-30 14:1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阿里再度加码即时零售
2025-04-30 13:32 今日财经 -
净利率2%的量贩零食,让鸣鸣很忙在县城实现双赢
2025-04-30 10:36 观网财经-消费 -
加码“饿补超百亿”,饿了么杀入!
2025-04-30 10:26 观网财经-消费 -
国产直屏+骁龙芯,起售价相同,iQOO和红米卷起来了
2025-04-30 10:04 观网财经-科创 -
英伟达否认将分拆中国业务;宇树王兴兴获五四奖章;魅族回应新机像华为
2025-04-30 08:4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韦尔股份一季度净利润增长55%,CIS芯片获国产高端手机采用
2025-04-30 07:40 观网财经-科创 -
五大行同时公告:将不再设立监事会
2025-04-29 21:21 金融观察 -
刘强东老家力挺京东外卖,宿迁餐饮行业发文倡议
2025-04-29 19:36 观网财经-互联网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52“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73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2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8“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