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冈特·舒赫:受特朗普嚣张气焰打击,德国人对中国的讨论突然变调了……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冈特·舒赫】
一
如今,德国的掌权者大多是跟我同一代的人——我即将年满52周岁。他们审视特朗普政府当前加征关税、威胁退出北约等行径时,带着与我们这代人相似的成长烙印。
我1973年出生在西德,成长于冷战期间。我儿时对世界的看法清晰而简单:西德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预定战场(这一点看起来似乎比我们所有人想象的都要真实),而我们依赖美国朋友和盟友的军事保护。我清楚地记得,八九岁时,我还在小学和朋友们讨论在武装冲突中获胜的机会有多大。那是一段可怕的时光,我们相信善恶阵营泾渭分明,而我们当然是站在了历史正确的一边。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正值青春期的我第一次对跨大西洋友谊产生质疑。当苏联部署SS20导弹时,美国计划在西德增配“潘兴II”中程核导弹,德国左翼政党、绿党等和平主义者激烈抗议,保守派却大多支持军备竞赛。
美国“潘兴II”中程弹道导弹 图自维基百科
16岁那年,我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乡村与一个家庭一起生活了一年。在当地高中上学时,我见识到了相当多美国人对世界上其他国家(包括德国)的极度无知和漠不关心,这让我感到震惊。诸如“你们德国人有没有汽车”、“你在购物时是否会偶尔碰到希特勒或他的亲戚”、“你是开车还是坐火车来美国的”等等,美国人问出的这些问题让我不禁怀疑:让这样的选民选出的政府去充当“世界警察”是否明智?
回到德国后,我见证了我们这一代年轻德国人在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的反战态度。当时两德刚刚统一,苏联解体不久,即使俄罗斯加入北约也并非不可想象。我们德国人渴望收获和平红利,迫切希望改善与东方所有邻邦(包括俄罗斯)的关系。
在第二次海湾战争期间,德国国内绝大多数民众(包括当时的总理施罗德)都反对这场战争。共和党的布什政府被认为是对世界和平的威胁,总的来说是无能的笑柄。这一时期不仅成就了德法关系的蜜月期,也促成了欧洲空前的团结——当然,英国永远是欧洲的例外。
因此,在奥巴马和拜登领导下的美国民主党政府在德国的声望要高得多,这要归功于他们在枪支和堕胎问题上与德国人的世界观更为契合,当然还有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的缘故。如果让德国人投票选举美国总统的话,特朗普最多只能获得不到20%的选票,而且其支持者几乎只有极右翼分子。
德国和欧洲的高层政治家们都坚定地认为,特朗普的当选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他那所谓终结乌克兰战事的决心,在欧洲看来实则是动摇北约根基的威胁,意味着美国可能撤除保护伞,让欧洲独自面对俄乌战争的烂摊子。
在欧洲人看来,美国的信誉已经破产资料图:AP
可悲的是,正如我前文所述,在2025年2月23日德国大选竞选期间,尽管特朗普当选后必将给防务体系和关税政策带来混乱早已是明牌,如何应对这位新任美国总统的议题却完全未被认真讨论。若要论特朗普唯一的“优点”,恐怕就是他从不对自己的计划遮遮掩掩且言出必行。因此,当德国如今手忙脚乱仓促应对时,这苦果完全是我们自己酿成的。
我们着实没料到,特朗普推行其议程竟会如此雷厉风行、来势汹汹。有不少时事评论员把特朗普描述为一个经济学知识匮乏的疯子。虽然我不认同这种说法,但必须承认,特朗普如今对股市动荡的漠视令人震惊,这与过去以股市表现作为政策成败标尺的他判若两人。
在民主政体中,政治家最忌讳的就是触动民众的钱袋子,而特朗普的政策至少在短期和中期内正是如此:通胀压力渗透日常生活,数百万美国人查看401K养老金账户时都会意识到,若市场不能快速回稳,他们恐怕得多工作一年甚至数年。
与首个任期不同,这次特朗普是有备而来的——他不仅笃定自己会获胜,更用了四年时间精心筹备。其智囊团不全是福克斯新闻主播、江湖术士和阿谀奉承之辈(当然这类人依然存在)。尽管他仍沉溺于妄自尊大的权力幻梦,至少表面坚信美国仍有实力胁迫所有国家——必要时甚至不惜单挑全球。与民主党惯常的虚伪作派不同,他毫不掩饰其利己主义的冷酷逻辑:在他眼中,公平交易不过是弱者的一厢情愿。
在我看来,这些解释虽有一定道理,却只是众多因素中的组成部分。鉴于每个因素都将对德欧产生连锁反应,因此我们此刻就该未雨绸缪。
二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为特朗普推出的这些政策给出合理的解释呢?不管特朗普的这些行为背后是否有足够合理的理由,也不管这些行为可能会产生哪些意想不到的后果,至少人们应该意识到,特朗普推出的一切政策都是有其想要达到的目的的。
我的核心论点是:美国在财政和军事上实际上已经达到了极限——中国在这两个领域都是其有力竞争对手。
我们已到达某些学者所称的“肯尼迪时刻”:英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在其1987年颇具影响的著作《大国的兴衰》(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中指出,当军事野心超越经济承载力时,超级大国就会因“帝国过度扩张”而衰落。
有人将此简化为更直观的公式——“当债务偿付成本超过国防开支时,危机就来了”。美国现状正是如此,且形势只会持续恶化。对外,美国承认需要将军事重心转向亚洲,与俄罗斯和解并将防务包袱甩给欧洲。但我认为特朗普政府内部也清楚,即使仅靠这一点,在财政上也是不可持续的。
我曾多次提到过不可避免的“债务死亡螺旋”现象,并一直对外国机构投资者对美国债务的强劲需求存疑。特朗普成立政府效率部(DOGE)削减开支、加征关税以便让进口商充实政府财政等行为,或许表明他担心债务泡沫的灾难性破裂可能在其任内发生——这种事情是有可能发生的,如果他继续推行更多措施,可能性恐怕会更大。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Momenta 牵手Uber ,推进国际市场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
2025-05-03 17:14 观网财经-科创 -
小米首个推理大模型开源
2025-05-02 16:19 观网财经-科创 -
中高端男士不够用了?报喜鸟净利暴跌三成
2025-05-02 10:44 观网财经-消费 -
“淘宝闪购加码即时零售,或与京东、美团争夺份额”
2025-05-01 14:54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七部门联合发布《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规定》
2025-05-01 07:29 观网财经-科创 -
茶咖日报|郭谨一卸任瑞幸咖啡董事长;星巴克中国二季报亮眼
2025-04-30 19:58 观网财经-消费 -
不内卷,“90后”开的中国工厂靠什么脱颖而出?
2025-04-30 17:48 -
三星芯片业务利润暴跌:美对华管制正损害业务
2025-04-30 15:51 观网财经-科创 -
魅族新机撞脸华为三折叠,将搭载国产5G芯?
2025-04-30 15:39 观网财经-科创 -
迪卡侬再被传出售中国业务部分股权
2025-04-30 15:26 -
盒马最新报告:东北烧烤最受追捧的前10个城市,南方占了8个
2025-04-30 14:46 观网财经-消费 -
Q1营收同比增20.6%,美的海外何以依旧高增长?
2025-04-30 14:1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阿里再度加码即时零售
2025-04-30 13:32 今日财经 -
净利率2%的量贩零食,让鸣鸣很忙在县城实现双赢
2025-04-30 10:36 观网财经-消费 -
加码“饿补超百亿”,饿了么杀入!
2025-04-30 10:26 观网财经-消费 -
国产直屏+骁龙芯,起售价相同,iQOO和红米卷起来了
2025-04-30 10:04 观网财经-科创 -
英伟达否认将分拆中国业务;宇树王兴兴获五四奖章;魅族回应新机像华为
2025-04-30 08:4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韦尔股份一季度净利润增长55%,CIS芯片获国产高端手机采用
2025-04-30 07:40 观网财经-科创 -
五大行同时公告:将不再设立监事会
2025-04-29 21:21 金融观察 -
刘强东老家力挺京东外卖,宿迁餐饮行业发文倡议
2025-04-29 19:36 观网财经-互联网
相关推荐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97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06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26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51“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1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