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会AI答:整治形式主义是一场持久战
【导读】 每年的全国两会,都是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关乎国计民生,备受关注。人工智能的加入,不仅能够快速解读两会热点,还能为政策动向提供参考,已经成为政策分析的有益工具。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观察者网推出“两会AI答”,围绕社会热点话题向AI提问,以智能化分析为手段,对两会热点趋势进行深度解读,提供多维度视角观察。
本文根据多家AI的回答综合而成,内容仅供参考。
“强化正向激励,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各级政府工作人员要坚持干字当头、脚踏实地,创造更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发展业绩。”
今年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针对“提升行政效能和水平”,继续提出要整治形式主义。
作为基层政府治理中的顽疾之一,形式主义不仅降低了行政效率,还损害了政府公信力,甚至影响了群众的获得感。近年来,尽管中央三令五申要求整治这些问题,但在一些地方,文山会海、过度留痕、敷衍应付等现象依然存在。如何根治这些顽疾,已成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关键。
以“文山会海”为例,一些基层干部反映,大量时间被用于开会和写材料,真正为群众办实事的时间反而被压缩。某地一位乡镇干部曾表示,一周内参加了十几次会议,内容重复且缺乏实质性决策,导致工作疲于应付。
针对这一问题,有必要精简会议和文件,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汇报。同时,利用数字化手段,推动“无纸化办公”和“线上会议”,将基层干部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时间深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过度留痕是形式主义的另一典型表现。一些地方为了应付检查,要求基层干部事事留痕、处处拍照,甚至出现了“填表扶贫”“摆拍走访”等怪象。不仅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还助长了弄虚作假的风气。
基层干部抱怨扶贫变味:填一遍表格得签2080个名字
还有一些地方形成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过度依赖各种App打卡、微信填报等重复劳动,甚至不惜“数据造假”。
对此,上级部门可以优化考核机制,减少对留痕材料的依赖,更多关注实际成效和群众满意度。例如,某地在扶贫考核中,取消了繁琐的表格填报,改为实地走访和群众访谈,取得了良好效果。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方式,值得推广。
此外,“推诿扯皮”现象也备受诟病。一些部门在面对群众诉求时,互相推卸责任,导致问题久拖不决。针对这一问题,可以明确部门职责,建立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确保群众诉求有人管、及时管。同时,加强部门间的协同机制,打破信息壁垒,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
部分地方存在“重包装、轻实效”的政绩工程现象,如大规模搞形象工程、盲目推进高投入项目,导致资源浪费,甚至加重财政负担。需要健全政绩考核体系,将工作成效与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挂钩,防止单纯以GDP增长率作为政绩评价标准。严格财政监督,对“形象工程”项目加强审计,确保每一分财政资金都用在实处。
让基层减负,要注意避免层层加码、责任下推,让基层不堪重负。针对这种现象,应当精简考核指标,减少“摊派式”任务,避免以考核代替实干。增强调查研究,决策前广泛听取基层意见,确保政策符合实际,不搞“一刀切”。
根治形式主义,不仅需要制度约束,更需要转变工作作风。基层干部应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真正把群众的需求放在心上,而不是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应付检查和制造“政绩”上。上级部门也应以身作则,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评比,为基层减负松绑。
总之,整治形式主义是一场持久战,需要从制度、机制和作风等多方面入手,才能真正实现基层治理的提质增效,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五号
2025-03-10 06:49 航空航天 -
国家卫健委主任花7分钟谈论体重管理
2025-03-09 18:03 2025两会 -
今年在稳楼市方面将有哪些措施?住建部回应
2025-03-09 17:11 2025两会 -
住建部: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纳入城市更新改造范围
2025-03-09 16:47 2025两会 -
人社部:推动工资分配向生产一线和急需紧缺的技能人才倾斜
2025-03-09 16:47 2025两会 -
人社部:将面向高校毕业生等出台新一轮支持政策
2025-03-09 15:58 2025两会 -
今年国防费预算如何安排?吴谦回应
2025-03-09 14:13 2025两会 -
最高检:对缅北明家犯罪集团39人提起公诉
2025-03-09 13:32 打击网络诈骗 -
“正告民进党当局:执迷不悟死路一条”
2025-03-09 13:32 台湾 -
国家统计局:受春节错月等因素影响2月份物价有所回落
2025-03-09 10:56 宏观经济 -
代表建议:城乡医保像车保一样打折结转
2025-03-09 08:33 -
-
侯佩岑、赵又廷、张韶涵……众台湾艺人带#中国台湾省话题转发
2025-03-08 23:03 两岸关系 -
最高法披露:陈声欢因公牺牲
2025-03-08 19:30 依法治国 -
“特赦黎智英?他又不是某国总统的儿子”
2025-03-08 15:51 香港 -
3月9日台湾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安排公布
2025-03-08 15:19 2025两会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习近平等出席
2025-03-08 15:09 2025两会 -
农业农村部部长谈“娶不起”“死不起”
2025-03-08 15:04 聚焦三农 -
我国将制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
2025-03-08 14:55 2025两会 -
丘成桐:反对“卷竞赛”
2025-03-08 13:47
相关推荐 -
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评论 26“特朗普会输,‘用谈判孤立中国’行不通” 评论 88“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评论 190直播:如何应对特朗普贸易战——来自毛泽东的智慧 评论 30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评论 188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认为欧盟在占美国便宜,别指望梅洛尼能谈成”
-
“为防止被美国偷窥,连英国也支棱起来了”
-
特朗普:鲍威尔赶紧下台,总是迟、总是错
-
“中国有韧性美国则不然,特朗普已经搞砸了”
-
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
“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
“世界贸易将围绕中美运转,美国如此笨拙…”
-
“中国将缺席,英国遭受打击”
-
“美国设下陷阱,韩国主动入局,要重现广场协议?”
-
美媒感慨:2小时→1分钟,中国又一壮举
-
“英伟达对中国客户隐瞒了…”
-
美国土安全部长放狠话:哈佛如果不从命,就别想再招外国学生
-
武契奇:天塌下来,我也不改主意
-
特朗普突然现身美日关税谈判,“背后是市场压力”
-
沙利文猛批特朗普:中国可不会像苏联那样崩溃
-
美国“吃货”欲哭无泪:特朗普逼着中餐馆换料,味儿不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