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者网“中国经济季度观察·圆桌纵横谈”(下):初次分配存在问题,重新切蛋糕要减的是这一块
最后更新: 2024-06-25 18:27:39·笼统地讲“产能过剩”,没有说服力
王慧:中国企业,尤其是“新三样”企业的出海确实遇到了一些阻力。最近美国财长耶伦、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时都提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对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强调“产能过剩”,各位专家有什么看法?
张军:耶伦讲的所谓“产能过剩”问题,还是要看领域。我相信经济学家不接受她的看法在于,如果你说中国的新能源电动车是因为补贴导致产能过剩,很多经济学家就会指出,从绿色转型的角度来说,欧美也有相应的立法去补贴涉及绿色转型的企业,中国其实就是做了同样的事。
但如果是其它行业,靠产业政策,靠大量对C端、B端的补贴导致产能过剩,我想一般而言,中国也不会鼓励这样的企业发展。所以,我觉得耶伦没有把概念分清楚,笼统地讲“产能过剩”没有说服力。
李迅雷:从数据上来看,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份额已经降到了20年前,也就是2004年的水平。我觉得这里肯定有美国刻意打压中国造成的限制。
从成本优势来讲,现在墨西哥、东盟在对美出口中的比例上来了。而中国和这些国家地区相比,肯定是有优势的。耶伦的讲话是代表美国的利益。但反过来说,我认为美国也应该放开心态,既然美国现在的通胀水平居高不下,为什么不能从中国多进口?
对于中国自身来说,现在有一个数据是,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30%,而国内消费占全球的比例是14%,所以国内消费这一块还存在短板,这从PPI、CPI值长期较低的统计中也能反映出来。我们之所以强调要恢复消费、扩大消费、增加服务消费,从逻辑上是成立的。供需不平衡的问题至少在国内还是存在的,这就是我们的结构性问题。
我们国家最强的能力是在于平滑周期。只要看中国的GDP增速,过去30年来,全世界所有国家至少都有两次以上的负增长,中国一次都没有。这说明什么?中国经济的两大问题,一是周期性问题,一是结构性问题,我们解决周期性问题的能力都很强,比如逆周期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等,但是对于结构性问题的应对和解决,还需要多加考虑。随着时间拖得越长,结构性问题可能会越严重,未来的压力也会越大。
2024年3月15日,河南郑州大学举办春季大型校园招聘会。资料图/@IC photo
·政府要把钱用在年轻人身上
王慧:最后,我想替年轻人问一个问题,现在很多社交媒体上的年轻人反映就业压力大、内卷严重,刚刚几位专家也都提到了就业。在当前形势下,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解决青年人的就业问题?
姚景源:过去应对就业问题的着力点更多是放在存量政策上,我建议现在应该放到增量政策上。原来是疫情期间企业不减员、不裁员,就给企业减免税费、缓交五险一金等等,这是针对存量。现在重点要放到增量上,该怎么办呢?政府补贴,比如企业增加雇佣10到20名大学生,政府就给多少补贴。
迟福林:包括鼓励个人的创新创业都可以。
姚景源:我甚至主张,可以做到什么程度呢?企业招到年轻的大学毕业生,第一年工资由政府来发;发了一年以后再看行不行?行的话,企业把人留下,不行的话再说。
我觉得把这个钱拿出来,效果比给每个人直接发钱、发消费券更好。现在有人质疑,1人发1000元,全国14亿人要发1.4万亿,有没有这么大笔钱?钱是有的,但得把这笔钱拿过来,用在每年1000多万大学毕业生身上,企业雇佣一个大学生,解决年轻人就业,就给你多少补贴。这样既让企业减轻负担,也让年轻人有好的预期。
我始终觉得,年轻人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最宝贵的财富。我们都是从年轻的时候走过来的,大家刚毕业的时候,都会有一个美好的憧憬。所以,我们社会现在最需要的就是给年轻人创造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让他们能实现理想和抱负。
王慧:其实现在的结婚率和生育率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年轻人的焦虑。刚刚有几位老师提到了我国的老龄化、少子化情况。这种现象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多大影响?
迟福林:我有一个判断,我坚持认为,中国还没到日本、韩国那种老龄化、少子化的程度。你到韩国去看看,青年人就是同居不结婚。而中国的主要矛盾在于,生育成本谁来承担?一个家庭生三个孩子,现在养得起吗?谁来养?如果抓不住未来10年这个时间窗口,中国的老龄化程度只会加速。
张燕生:现在我们要考虑的是,从计划生育到让一个家庭生三个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政策?其实,我们现在养育孩子的方式都是非常“不正常”的,因为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你根本舍不得让他去吃苦,对吧?所以我有时候在想,政府是不是应该从婴幼儿时期开始普及义务教育,搞公共育养。
李迅雷:我感觉这是个东亚现象,比如日本、韩国都在搞刺激生育的政策,但生育意愿都不高。中国在疫情之前的总和生育率还有1.9,但疫情恢复之后,现在只有1.3,而且没有反弹。这是个很奇怪的现象。
我想不管效果如何,政府还是要出台鼓励生育的政策,如果不出台政策的话,未来后果可能更加严重。我做过这方面的计算,按照目前的生育率水平,到2026年中国人口将跌破14亿,2049年人口跌破12亿,到2100年中国人口只有5亿多了。这是一个长远性的问题,不能只顾当下,否则未来会更麻烦。
李世默:最后,非常高兴各位专家参加我们观察者网举办的“中国经济季度观察·圆桌纵横谈”活动,带来了这么多有价值的观点和预测。
中国经济现在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而且超越了经济层面,已经有地缘政治的因素,说明中国经济对全世界的影响太大了。回顾这几十年,当初我在学校毕业、开始从事风险投资的时候,做梦也想不到中国经济对全世界、全人类有如此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所以,我觉得今天我们谈的不仅是经济,也关系到全世界的未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OpenAI收紧区域限制,大量中国开发者收到警告
2024-06-25 17:21 观网财经-科创 -
美国科技巨头警告:封禁TikTok将损害我们的业绩
2024-06-25 11:41 观网财经-海外 -
深度分析618:时间是经营本质的朋友,却是流量思维的敌人
2024-06-25 09:45 -
昨夜,英伟达崩了!“史上三天市值跌幅之最”
2024-06-25 09:40 观网财经-金融 -
26省前5月卖地收入下滑,其中广东跌57.5%
2024-06-24 16:00 观网财经-房产 -
专家:三季度或开启新一轮存款降息,下调空间将有所收窄
2024-06-24 14:53 金融观察 -
广东多家典当行不再接受茅台酒典当业务
2024-06-24 14:38 观网财经-消费 -
美财政部发布对华投资限制拟议规则,商务部回应
2024-06-24 12:47 中美关系 -
“若我胜选将废除教育部,各州自己教学生”
2024-06-23 15:34 特朗普 -
“不让我和女儿进董事会?”富豪怒告上市公司
2024-06-23 14:04 -
茅台回应“自制假茅台被鉴定为真”
2024-06-23 09:34 观网财经-消费 -
微信正在适配“纯血鸿蒙”
2024-06-22 22:39 观网财经-科创 -
发改委主任晤德副总理:中国新能源产业不是“补”出来的
2024-06-22 14:36 -
安徽凤阳:放弃宅基地安置并进城购房的农村居民,奖励5万
2024-06-22 10:27 观网财经-房产 -
小米副董事长林斌回应减持股票
2024-06-22 10:19 -
欧美主导操作系统内核的历史结束
2024-06-21 21:57 观网财经-科创 -
实际使用外资同比下降28.2%,商务部解读
2024-06-21 21:18 观网财经-宏观 -
如何推进高质量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农发行、交行、穆迪、汇丰高管热议
2024-06-21 20:48 金融观察 -
李强将出席第十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
2024-06-21 15:21 观网财经-金融 -
这个618之后,没人会说淘宝船大难掉头了
2024-06-21 10:32
相关推荐 -
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403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69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评论 407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评论 267“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评论 86最新闻 Hot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
果然,英国被用来“立规矩”了
-
印度官员:印军正做出回应
-
印方:一高级官员在巴方炮击中身亡
-
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已打击20多处印度军事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