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教师志愿者:上海疫情之下,我们摸索起了楼栋自治
最后更新: 2022-04-21 11:30:53【导读】 最近在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封控之中,社区志愿者和“团长”成为了上海最受尊敬的人。
搬运物资、清运垃圾、组织核酸检测、传递通知……当巨量的抗疫工作向社区涌来,许多热心居民自告奋勇,成为了志愿者群体中的一员。
本文受访人王女士是上海市闵行区的一名幼儿园教师。疫情发生之后,她也投入到了所在小区的志愿服务中,同时还与其他志愿者、居民、居委一起摸索出了一套基于楼栋自治的志愿服务方案。
王老师所在的嘉怡水岸居委有30多位区教育系统下沉力量志愿者。30多位老师承担起了整个小区1400多户居民每日的生活垃圾收集和转运工作。
在某天开工前,老师们本来打算碰头协调工作,却又担心一群大白在一起引起居民非必要的猜测,最终只能是在地下车库交流了一下。这一幕让大家戏称自己是“地下工作者”。
观察者网:王老师,您好!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想请您介绍一下小区目前的概况,志愿者的团队是如何组建起来的,以及您主要参与的志愿工作是什么?
王老师:您好,我们小区是闵行区紫龙路500弄的嘉怡水岸。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小区在居委的组织下,成立了一支人数多达400人的志愿者团队。
志愿者群是慢慢壮大起来的,想为小区出份力的业主,可以扫码入群,居委的几位工作人员会在里面发布需要的志愿者人数和时间,大家接龙报名。“来了就干,累了就走”是居委蒋书记在志愿者群里经常说的一句话,不强求,全凭自愿。
我作为闵行区教育系统的在编人员,是区级力量下沉到各小区的人员之一,听从居委的统一安排,之前负责小区里两个楼栋40户人家的垃圾收取工作,楼栋自治后承担本楼栋代理楼长的工作。
观察者网:为什么后来要改用楼栋自治的模式?
王老师:一开始的志愿者工作是按照工作内容进行分工的,比如有专门负责送快递的志愿者、有专门负责收垃圾的志愿者、也有专门负责核酸检测的志愿者。这样的志愿者运行模式有三个大的问题:
一是志愿者在整个小区楼栋之间穿梭,容易造成感染;
二是容易浪费防护服,如收垃圾志愿者,每收完一栋楼就要全套脱下,换取新的防护服再去收别的楼栋的垃圾,一套防护服使用时间才半小时,有些可惜;
三是效率低下,如4月8日晚上七点多,居委组织的蔬菜包和鸡蛋等团购物资到了,紧急调动了40个志愿者开始派送,志愿者们根据袋子上的门牌号挨家挨户送到夜里11-12点,很多物资还由于天黑送错了,第二天再一个个纠正,还菜退款……
综合以上几点,我提出了“楼栋自治”的想法,并写了一篇《楼栋自治可行性浅析》,对比了当前志愿者模式和楼栋自治后的志愿者人员整合情况及防护服使用情况,成功说服了居委。
受访人供图
“楼栋自治”在足不出户的基础上,能做到志愿者“足不出栋”“不串别栋”,保证本栋楼只有本栋居民进出,提高安全性。同时,物资可以与楼栋对接,栋内志愿者负责分发,免去人员来回走动重复劳动。
最重要的是,谁也不知道疫情什么时候结束,短期内可以凭借志愿者群的力量度过,若战线拉长,经常付出的志愿者们也会感到压力,楼内自治后可以通过排班等形式鼓励业主们积极参与志愿者工作,真正调动每户人家的积极性。
观察者网:您小区志愿者团队的构成是什么样的?在采访别的小区时,我们了解到,许多需要在家办公、或是居家辅导孩子学习的居民也投身到了志愿服务中。您这里是否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王老师:我们小区目前的志愿者团队分为“小区志愿者”和“楼栋志愿者”,由于居委和物业人手有限,当遇到大型团购或核酸工作时,居委需要小区志愿者帮忙分拣并配送到各个楼栋楼下。楼栋志愿者负责将门栋外的物资消杀并配送,同时将整个楼栋进行消毒水消杀,收取当天的垃圾,并统计当天的抗原结果上报居委。
本小区的志愿者基本都是有工作的普通上班族。秉持“尊老爱幼”的原则,全是老人的家庭和家里有刚出生的小宝宝的家庭,我们不建议他们参与志愿者服务。大家在统计表里填上自己的空余时间,上午、下午、晚上都可,再由楼组长根据大家的空余时间统一安排协调。
我本人也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家里还有一个5岁的孩子需要照顾,当我外出做志愿者时,孩子的爸爸就担负起做饭、照顾孩子的家庭责任,因此,志愿者工作也是需要家人理解并配合的。我身边的志愿者也全都是上班族,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但还是冒着风险、付出时间来为别人服务。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以疫情防控为由拒不提供服务,上海一殡仪馆3人被问责
2022-04-21 11:05 抗疫进行时 -
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1930年强迫劳动公约》和《1957年废除强迫劳动公约》
2022-04-21 10:56 -
31省份新增本土“2830+16552”,新增重症107例
2022-04-21 10:44 抗疫进行时 -
上海:目前有重型患者139例、危重型20例
2022-04-21 10:33 抗疫进行时 -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
2022-04-21 10:29 博鳌论坛 -
浦东周浦镇防疫物资大礼包有质量问题?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
2022-04-21 10:12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本轮疫情社会捐赠收入5.78亿元,支出5.25亿元
2022-04-21 10:11 抗疫进行时 -
分发到家的保供物资有质量问题?上海:欢迎举报
2022-04-21 09:47 抗疫进行时 -
“数学皇帝”丘成桐从哈佛退休,将全职任教清华
2022-04-21 08:53 -
上海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发放变质猪肉”等案件
2022-04-21 08:45 抗疫进行时 -
深圳:核酸单人单检最高28元/人份
2022-04-21 08:40 抗疫进行时 -
江西省长:将心比心,深刻理解封控区管控区群众不易
2022-04-21 08:01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新增本土“2634+15861”,死亡8例
2022-04-21 07:56 抗疫进行时 -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分配方案:不超过3000人
2022-04-21 07:42 -
凌晨被转运的“94岁外婆”已回到社区:两次核酸阴性
2022-04-21 07:37 抗疫进行时 -
黑河首起恶势力案13名被告人再审后判无罪,11人已申请国家赔偿
2022-04-21 07:31 -
东航事故初步报告不涉原因分析,民航局负责人回应
2022-04-21 07:30 航空安全 -
孙春兰:清零一块、守住一块,不断扩大战果
2022-04-20 22:22 抗疫进行时 -
媒体:个人养老金制度即将出炉
2022-04-20 21:36 -
郑永年:中国采取动态清零政策,其主观能动性是保护人的生命
2022-04-20 21:31 博鳌论坛
相关推荐 -
习近平: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评论 8史无前例!G7公报提到中国14次 评论 597最后一刻,土耳其同意芬兰瑞典加入北约 评论 557“50人闷死惨剧”背后:美国党争与千疮百孔的美墨边境 评论 123中疾控回应“风险人员隔离期缩短为7+3” 评论 215最新闻 Hot
-
习近平昨日在湖北省武汉市考察
-
“人写不出这种话,@经济学人”
-
北约挑拨:不把中国当对手,担心中俄走近
-
苹果自研5G基带被曝失败,iPhone或将继续采用高通芯片
-
英媒:G7想对俄油限价,找了中印
-
岚图首次起火,云母电池起作用了?
-
北约峰会开幕,俄罗斯直接警告
-
又跳票?澳新防长:核潜艇2030年“无法就绪”
-
史无前例!G7公报提到中国14次
-
美以支持俄军方为由“拉黑”5家中企,我使馆驳斥
-
因支持“侮辱先知”的女发言人,印度一裁缝被当街斩首
-
埃尔多安:土耳其得到了它想要的
-
“那天特朗普想去国会山,还和特工抢方向盘”
-
得州移民惨案升至51死:身上洒满牛排调料,掩盖恶臭
-
900亿流动性安排!人民币国际化多了一个重要“水库”
-
美军正式选新一代用轻型坦克 未来计划采购504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