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不完美中创造完美!“中国制造”之光——雪游龙
【导读】 历时2年多,中国第一条、也是唯一一条符合冬奥会标准的雪车雪橇赛道“雪游龙”建设完成。
堪称完美的“雪游龙”,建设的地形条件却不怎么“完美”。它到底经历了哪些困难与挑战,我们中国工程师与工人们又是怎么顺利克服的呢?
在海拔2198米的小海坨山脚下,在山峦起伏的松林间,横卧着一条腾飞的游龙。它全长1975米,落差121米,相当于45层楼高。这就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雪游龙”——延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2月10日,雪车比赛在“雪游龙”开始比赛日程,中国雪车队也是首次亮相冬奥会,站上赛道。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将经过一个360度回旋弯,以及其他15个不同的弯道。这不仅是世界唯一一个360°回旋弯道,在弯道数量、赛道长度和比赛难度等方面,也都达到了国际顶尖水平。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无人机航拍 @视觉中国
并不完美的地形条件
看似完美的“雪游龙”,却有着并不完美的地形条件。世界上其他赛道均位于北坡,只有“雪游龙”因为北坡太陡,“被迫”成为了唯一一个位于南坡的赛道。
“雪游龙”虽然看似坚固稳定,实际则是处于较厚湿陷性黄土土层,可能随时会发生小型地震和泥石流冲毁出发区。所以出发区赛道前的石头坡以及拦挡石头坡的铁丝网下面则是三道很深的挡土墙。再加上“雪游龙”位于山脊之上,东西两侧均存在陡壁,非常不利于建筑设备、器材的运输。所有的设备与器材均靠直升机和农户的骡马战队向山上运输。挖掘机在山顶24小时不敢熄火,因为零下三十多摄氏度,一熄火很有可能再也打不着。
对制冷系统的巨大挑战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机电项目部经理李宇认为:“制冷机房如同一颗心脏,只有心脏强有力地跳动不停,将液氨源源不断输入冰龙体内,赛道这条冰龙才能存活。”制冷管作为“雪游龙”的制冷剂,将会被充进零下18摄氏度的气液混合氨,并在“龙”的体内循环流动,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低温,保证冰层不融化。
比这更困难的是,总共有10811根制冷管,焊工师傅们需要将它们一节一节地焊接起来。而每一处的焊接都不能出现任何缝隙气孔等细节问题,否则就要将其刨开从头开始,不然很可能造成液氨泄漏的问题。气温、湿度甚至都可能直接影响焊接的质量。这些对工人的手法、细心程度都有着极高的要求。焊工师傅为了不影响焊接质量,炎炎夏日也仍然在接近40摄氏度的棚内工作,精益求精。
焊工师傅们在棚内进行焊接工作
《筑梦冬奥》纪录片截图
“制冰——平冰——清冰”三大繁琐步骤
雪车雪橇是冬奥会上速度最快的项目。比赛时,平均时速在100公里左右,最高设计时速可达135公里,向来有“冰上F1”之称,风驰电掣般的高速行驶是雪车的最大看点。国际奥组委规定,冰面厚度误差不能超过5毫米。哪怕赛道有细微的不平整,高速滑行的运动员都有可能冲出赛道,甚至危及生命。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一名来自格鲁吉亚的雪橇运动员诺达尔·库马里塔什维利,在训练赛中意外摔伤,最终不治身亡。因此,赛道冰面的平整顺滑程度极其重要。它的每一处细节,都决定着比赛的成绩,任何的疏忽都可能危机运动员的生命。
制冰师需要先在混凝土表面反复喷洒几百余次水雾,在其表面形成3至5厘米的冰层。在基础的喷洒制冰流程之后,更重要的便是将冰面上出现的凹陷和凸起弄平。制冰师们先是采用了“以冰补冰”的方法,用多余的冰将凹陷部分填平。再使用带有冰刀的铲子,一下下在冰面上刮动,最终形成一整片平滑的冰面。
但是即便经过如此复杂的“平冰”步骤,冰面上仍然会出现灰尘等杂物,以及运动员滑行后留下的冰渣,从而影响比赛的公平程度。制冰师们需要在比赛中场休息的短暂时间内,用高压喷水枪快速清除冰层表面的杂物,保证比赛的公平。
制冰师们正在用冰刀刮平冰面表层
《筑梦冬奥》纪录片截图
- 原标题:在不完美中创造完美!“中国制造”之光——雪游龙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黄言元植 
-
银川警方回应“拿不出50万彩礼女友被拖走”:女方家属不同意婚事
2022-02-13 07:39 -
云南新增2例本土确诊,在麻栗坡县
2022-02-13 07:2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白天赛博朋克,晚上未来主义”
2022-02-12 22:55 北京冬奥会 -
为便于各方开展空间目标避碰工作,中国公开空间站TLE轨道根数
2022-02-12 22:34 航空航天 -
B站up主称拿不出50万彩礼女友被强行拖走,警方跟进
2022-02-12 22:21 -
辽宁葫芦岛新增10例本土病例
2022-02-12 16:5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广西百色新增本土确诊22例
2022-02-12 16:5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国速滑队的“条件反射”,破防了
2022-02-12 15:51 北京冬奥会 -
香港外籍主管被叫“鬼佬”后告公司歧视,败诉
2022-02-12 14:36 香港 -
天津西青区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 系葫芦岛返津人员
2022-02-12 13:2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原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徐鸣涉嫌受贿罪被逮捕
2022-02-12 11:40 廉政风暴 -
出国旅游等因私护照恢复办理?国家移民管理局辟谣
2022-02-12 10:49 网络谣言 -
31省份新增本土确诊40例
2022-02-12 09:5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辉瑞新冠治疗药物进口注册
2022-02-12 09:5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广西新增本土确诊30例,均在百色市
2022-02-12 09:0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经济日报:北京冬奥会见证中国制造蝶变
2022-02-12 08:36 中国精造 -
江秋莲诉刘鑫案2月16日二审开庭
2022-02-11 22:08 依法治国 -
陈小江任中央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
2022-02-11 21:56 高层人事 -
国家卫健委回应“加快尊严死立法建议”
2022-02-11 21:37 -
深圳口岸检测4名跨境货车司机核酸阳性,已通报香港
2022-02-11 20:44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商业首飞,圆满完成! 评论 241C919今日商业首飞,130余名旅客率先体验 评论 288这次连西方国家也没站在科索沃这边 评论 328百岁基辛格:美国自诩正义,但其他国家并不买账 评论 295谈判依旧无果,耶伦宣布“美债违约日”延至6月5日 评论 577最新闻 Hot
-
起飞!
-
5天来首次直接对话后,麦卡锡抢先宣布“阻止民主党人…”
-
俄罗斯将驱逐数百名德国人,多在文化教育领域
-
土耳其大选第二轮投票在即,埃尔多安民调领先
-
乌军总司令发视频宣称“即将反攻”,只是个“祈祷”?
-
“我认为中美还有机会修补关系,美国首先要…”
-
美右翼组织创始人因“国会山骚乱”被判18年,自称“政治犯”
-
美安全协议引发巴新学生抗议:我们不能被欺骗和霸凌
-
东航:C919将于近期投入实际运营
-
8年前被诬为“间谍”,美籍华人学者诉FBI案终获翻盘机会
-
“不应被美国公司敲诈”
-
“普京是头号暗杀目标”
-
多名网友收到“枪决通知”短信,警方下场吐槽
-
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首次人体临床试验获美FDA批准
-
“干涉”美国大选?墨西哥总统明着来
-
“美欧再也没能力将经济意志单方面强加给亚洲大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