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问你答:在国外时,你会发现自己是“中国胃”吗?
关键字: 中国胃歪果仁乳糖不耐症中国人吃西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歪果仁来到了中国。他们除了惊叹于中国的高铁、治安和电子支付,赞美得最多的就是中餐了。
有的歪果仁吃遍了“一带一路”沿线美食,从拉面到牛杂应有尽有,叹服得不行;
也有老外经常被调侃,比如“粽子其实挺好吃,就是外面的生菜有点儿硬……”
不只是原汁原味的“本土风格”,经改良后的中餐在美国也大受欢迎。陈皮鸡、左宗鸡、酸甜鸡虽然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传统中餐,但已经足够令歪果仁心驰神荡,《生活大爆炸》里的谢耳朵,就是中餐的忠实拥趸。
然而,坐拥鲁川粤苏闽浙湘徽八大菜系的中国人,在面对三明治炸鸡汉堡蔬菜沙拉这些外国菜时,好像就没那么高兴了……
昨天,微博用户@反裤衩阵地 发起了一个讨论:你是中餐胃或亚洲胃吗?你最多可以连着吃几天西餐?
有网友立马表示:三天已经是极限了,时间再长感觉活着都没什么意思了……
生动诠释了中餐就是生命,中餐就是力量。也有网友表示在印度出差只能吃各种糊糊,想念火锅到暴风哭泣。
吃不到汤面就算了,为了嗑一把瓜子,寻寻觅觅,最后在卖鸟食的宠物店终于找到了……
还有下饭菜的最终胜利:年轻的中国人还不知道西餐的威力。
“中国胃”的标准里,有一些可能没有太多科学依据,比如中国乃至东亚人的乳糖不耐症是否真的更严重,或歪果仁更不擅长消化豆子。但另外一些就确实是饮食习惯的问题,比如更倾向于吃热食、汤和蔬菜。当然,不同的烹饪方式和调味品的应用,可能也造成了口味上的区分。
鉴于此,暗中观察网不禁感到好奇,想问问诸位观友:你会觉得自己是“中国胃”吗?出国的时候,想念过中餐吗?对于西餐的口味是不是习惯呢?对于“中国胃”和西餐的适应方面存在的问题,你又是怎么想的呢?
貔貅解读我妈几年前跟团去日韩旅游两周,回来说东西难吃极了,当地特色什么辣白菜锅生鱼片寿司,吃一次两次还好,天天吃真是要反胃,最后几天靠吃白米饭和出行前带的榨菜撑过来的。
我自己算是四川胃吧,去外地出差回来后第一顿必然是火锅,有过周五11点飞机落地然后拖着箱子跑去清江西路吃火锅的经历。曾经去浙江出差两周,第二周实在受不了满大街找火锅店和川菜馆,结果被端上来的白味水煮肉片打败了,然后那次回来川航空姐给了包涪陵榨菜,从来没觉得榨菜有那么好吃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在成都拿个两天不吃辣的身上都软绵绵提不起兴头,盆地湿度大确实要吃麻辣的才得劲。
万花筒娃娃解读小的时候听人说自己的胃是中国味儿的,还嘲笑过别人。
直到,
有次去挪威出长差,某天在饭店用早餐时,掀开蒸蛋和煎肠保温箱,一阵反胃后避之不及直接呕吐进去。。。最后赔偿人家饭店损失。。。
从那天起,明确知道我个人即便身在国外即便无人相伴也一定要隔三差五去凑合吃顿不那么正宗的中餐,要不会有不定期生理性呕吐。。。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经济损失。-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韩京霏
-
美国人疯狂囤货,“中国电视被买空” 评论 434月10日起,对原产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评论 816“特朗普白给,中国要赢得全世界了” 评论 156尹锡悦被罢免 评论 346马克龙:别天真了!欧盟要暂停对美投资 评论 93最新闻 Hot
-
美国人疯狂囤货,“中国电视被买空”
-
美股开盘重挫,特朗普:我的政策永不改变
-
90亿美元还想不想要?哈佛被下“整改通牒”
-
“2300美元一台?特朗普要亲手毁掉‘美国象征’?”
-
4月10日起,对原产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
石破茂:这是一场“国家危机”
-
“特朗普白给,中国要赢得全世界了”
-
《经济学人》绷不住了…
-
“和她见了一面后,特朗普炒了近10名国安官员”
-
尹锡悦被罢免
-
尹锡悦发声
-
道指狂泄近1700点,美股创5年最大单日跌幅
-
巴西宣布采购2艘英国二手船坞登陆舰
-
王勋、宋思玉,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
美太空军鼓吹“太空军事化”,又拿中国做文章
-
“入境美国时要慎之又慎,那里已面目全非,充满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