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国有六大行“成绩单”:分化中前行,稳健中谋变
随着2024年年报的陆续披露,国有六大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的业绩全貌逐渐清晰。数据显示,六大行在过去一年中,资产规模持续扩张,盈利能力保持稳定,尽管面临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利率下行压力,仍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稳健的发展态势。
截至2024年末,六大行总资产规模合计达到199.68万亿元,逼近200万亿元大关,较上年增长7.87%。其中,工商银行以48.82万亿元的总资产规模继续稳居榜首,同比增长9.23%;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紧随其后,资产规模分别突破40万亿,达到43.24万亿元和40.57万亿元,增速分别为8.44%和5.86%。中国银行资产规模为35.06万亿元,增速8.11%;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的资产规模分别为17.08万亿元和14.90万亿元,增速分别为8.64%和5.98%,邮储银行增速表现亮眼。
在营业收入方面,2024年六大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52万亿元,整体增长态势有所分化。工商银行营业收入为8218.03亿元,建设银行达7501.51亿元,二者规模庞大,但受净息差收窄等因素影响,分别同比下降2.52%和2.54%。农业银行则实现了逆势增长,以7105.55亿元的营收规模,取得了4.7%的同比增长率,在六大行中增速居首。中国银行营收6300.90亿元,增长1.16%;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分别实现营收3487.75亿元和2598.26亿元,增速分别为1.83%和0.87%。
盈利水平上,六大行2024年归母净利润合计达到14014.29亿元,均实现同比正增长,显示出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工商银行净利润为3658.63亿元,位居六大行之首,不过增速相对平缓,为0.51%;建设银行净利润3355.77亿元,增速0.88%。农业银行净利润增长表现突出,达到2820.83亿元,同比增长4.72%,领跑全行业;中国银行实现净利润2378.41亿元,增速2.56%。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净利润分别为935.86亿元和864.79亿元,增速分别为0.93%和0.24%。
国有大行资产规模稳步增长,工商银行稳居首位
从已披露的国有行资产规模来看,工商银行以48.82万亿元继续稳居六大行首位,增速达9.23%,也显示出其强劲的扩张态势。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资产规模双双突破40万亿,资金实力和服务能力近一步提升。
邮储银行8.64%的增速也在六大行中位居前列。邮储银行依托其广泛的零售网络和庞大的客户基础,通过不断优化业务结构,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推动了资产规模的快速增长。
从营收与利润增长来看,2024年,六大行营业收入呈现出“两降四升”的分化格局。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作为国有大行中的“巨擘”,营收规模虽大,但受净息差收窄、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出现了营收下降的情况。其中,工商银行利息净收入6374.05亿元,比上年减少176.08亿元,下降2.7%,利息净收入在营业收入中仍占主导地位,达81.1%,但利息支出7905.43亿元,增加405.17 亿元,增长5.4%;建设银行利息净收入5898.82亿元,较上年减少273.51亿元,降幅为4.43%,在营业收入中占比78.64%,尽管非息收入同比增长5.09%,但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减少108.18亿元,降幅9.35%,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非息收入增长带来的积极影响。
农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则实现了营收正增长。农业银行以4.7%的营收增速领跑,主要得益于其在县域市场的深耕细作,以及对国家重点战略领域的积极支持;中国银行凭借其多元化的业务布局和国际化优势,在跨境金融、外汇业务等领域表现出色,实现营收6300.90亿元,增长1.16%。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通过优化业务结构、提升服务质量等举措,分别实现营收3487.75亿元和2598.26亿元,增速分别为1.83%和0.87%。
在净利润方面,六大行均实现同比正增长。农业银行净利润增速高达4.72%,净利润达2820.83亿元,除了营收增长的贡献外,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提升也是重要因素。通过精细化管理,农业银行降低了运营成本,同时加强信用风险管控,减少不良贷款损失,促进了净利润的快速增长。
工商银行净利润为3658.63亿元,虽增速仅0.51%,但凭借庞大的业务规模,仍保持着较高的盈利水平。建设银行净利润3355.77亿元,增速0.88%,在营收下降的情况下,通过优化成本结构、提高资产质量等措施,维持了净利润的稳定增长。中国银行净利润2378.41亿元,增速2.56%,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净利润分别为935.86亿元和864.79亿元,增速分别为0.93%和0.24%。
净息差作为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2024年六大行净息差整体呈现下行态势。工商银行净息差为1.42%,同比下降0.19个百分点;建设银行净息差1.51%,下降0.19个百分点;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42%和1.40%,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邮储银行净息差为1.87%,在六大行中最高,这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业务结构。邮储银行以零售业务为主,个人存款占比较高,且存款稳定性强,资金成本相对较低。同时,在贷款投放上,注重风险控制,选择优质客户,保障了资产收益水平。不过,即便如此,邮储银行净息差较上年仍下降了0.14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净息差为1.27%,仅微降0.01个百分点,基本持平。交通银行通过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优化资产配置,调整业务结构,缓解了净息差下行压力。
- 责任编辑: 王力 
-
碧桂园公布财报:去年总营收2528亿元,房屋交付38万套
2025-03-31 16:44 观网财经-房产 -
金融观察员|3月25日-3月31日银行周报
2025-03-31 16:44 金融观察 -
众安银行任命吴忠豪为新任行政总裁
2025-03-31 15:21 金融观察 -
贷款管理不到位,中国邮储石河子分行被罚30万
2025-03-31 11:43 金融观察 -
财政部出资5000亿元,四大银行融资方案公布
2025-03-31 08:45 金融观察 -
欧莱雅集团CEO首场中国校园音乐会嗨唱来袭
2025-03-30 10:48 观网财经-消费 -
国有六大行拟分红超4200亿
2025-03-29 11:47 金融观察 -
拓展第三方业务,卓越商企服务合约面积超过了8000万平方米
2025-03-29 10:55 观网财经-房产 -
AI战略锁定增长确定性,粉笔2024年净利润2.4亿元
2025-03-28 21:28 -
朝聚眼科2024年业绩稳健增长,基础眼科服务成核心增长点
2025-03-28 21:28 观网财经-健康 -
“拍拍贷”母公司2024年报:担保营收超50亿,但逾期率连升
2025-03-28 16:28 金融观察 -
中信建投去年高管薪酬下降超57%,董事长获取报酬183.74万
2025-03-28 15:55 金融观察 -
精品咖啡只看西方?从Seesaw的困境说开去
2025-03-27 21:06 观茶咖 -
茶咖日报|东南亚成出海主战场;香飘飘回应奶茶涨价至16元/杯
2025-03-27 20:48 观茶咖 -
济民健康公告:副总裁涉嫌伪造公章长达一年,虚增销售1.17亿
2025-03-27 17:38 观网财经-健康 -
昊海生科2024年业务分化趋势明显:医美板块崛起,眼科骨科承压
2025-03-27 17:20 观网财经-健康 -
中国银行副行长蔡钊宣布2025年计划投入百亿级消费补贴与减费让利
2025-03-27 17:13 金融观察 -
复星医药2024归母净利增长16.08%,创新药驱动业绩增长
2025-03-26 21:48 观网财经-健康 -
“假健康证”事件发酵,绝味食品加盟模式遭拷问
2025-03-26 10:44 观网财经-消费 -
中国太平2024年净利润增36.2%至84.32亿港元,总资产突破1.7万亿港元
2025-03-26 09:57 金融观察
相关推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06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43“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0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45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