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正:六十年前的美国人是怎么给人贴“红色中国间谍”标签的?
最后更新: 2024-05-09 00:46:49变换马甲
1966年,美中关系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成立。这个机构由来自学界、商界、媒体界、宗教界等60余名人士组成。背后得到了福特基金会和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大力支持。
美中关系委员会的主要定位就是重新评估中美关系。它成立的第二天,美国国务院就公开声明表示欢迎,希望它能够站在“客观性”“分析性”高度,向美国公众介绍“红色中国”的情况。美国务院表示,对于红色中国的政策“必须进行不断的研究和考察”。
很显然,美国外交部门不是傻子,他们也意识到过去“院外援华集团”完全站在蒋介石政权一边,给他们传递错误的消息,甚至对他们施加无端的政治压力。中苏关系的破裂已经证明了,“院外援华集团”总是在撒谎。
美中关系委员会成立以后,发挥了重大作用。举个例子,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开启了举世瞩目的“乒乓外交”。这里面就有美中关系委员会的推动。
除此之外,1969年10月成立的“对华新政策委员会”(Committee for a New China Policy)也是一个旨在推动美国当局改善对华关系的重要民间机构。这些机构利用当时蓬勃发展的电视媒体,频频出境辩论对华政策,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对此,“院外援华集团”当然不能忍啊。比如其骨干成员周以德,就利用共和党内的关系,多次试图劝说尼克松改变“与中国大陆接触”的政策,但遭到了尼克松的明确拒绝。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正式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此后,美国“院外援华集团”的部分成员,又组织成立了一个所谓的“自由中国委员会”(Committee for a Free China),通过不断渲染和打造“红色中国”与“自由中国”的对立,来维护蒋介石政权的利益。
我们注意,从这时开始,所谓“院外援华集团”的重点工作已经不再是全盘否定“红色中国”了。强化台湾地区的所谓“独立性”,成为了他们的目标。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美国正式断绝跟台湾的官方往来。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名叫“美国在台协会”(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AIT)的所谓“民间机构”。
事实上,我们确实低估了美国“旋转门”体制的巧妙之处。类似“美国在台协会”乍看上去并不代表美国的官方意志,然而其成员完全有可能通过“旋转门”成为美国的政府官员。美国人玩了一个“把东西从左口袋放到有口袋”的把戏。
从表面上看,随着美国断绝与台湾地区的官方往来,当初的“院外援华集团”似乎失去了存在的依据。但这不代表他们不能炒作台湾议题以及其他一切反华议题。
今天美国的对华意识形态冷战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回望当年“院外援华集团”的种种奇葩行为,真是“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魔怔啊。
参考文献
陈国球:《“文学批评”与“文学科学”——夏志清与普实克的“文学史”辩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迈克尔·沙勒:《美国十字军在中国:1938—1945》,郭济祖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米尔斯海默、沃尔特:《以色列游说集团与美国对外政策》,王传兴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水晶:《替张爱玲补妆》,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张宪文等:《中华民国史》第3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张杨:《冷战与学术:美国的中国学1949—197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
Ross Y. Koen, The China Lobby in American Politics,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4.
Stanton Candlin, Psycho-Chemical Warfare, The Chinese Communist Drug Offensive against the West, New Rochelle: Arlington House, 1973.
在以上著作中,本文主要内容参考的是张杨教授的《冷战与学术》,特此说明。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子怡 
-
首次公开!侵华日军731部队再添新罪证
2024-05-04 10:51 日本战犯笔供 -
我国再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023-11-04 19:11 申遗竞赛 -
河北滦平发现戚继光督建长城石碑,内容与史料记载高度吻合
2023-08-16 14:29 考古 -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8周年
2023-08-15 06:52 -
为什么梁启超不看好的社会主义,最后拯救了中国?
2023-03-20 08:04 -
甲午战争沉舰发现大口径炮弹,辟谣“炮弹掺沙”
2023-03-04 17:03 考古 -
为什么西方考古研究都爱去希腊搞发掘?
2023-02-23 08:46 -
中国历史上的“叶文洁”,比小说要让人头疼得多
2023-02-14 08:46 -
紫禁城两次破防,勤恳务实的嘉庆也救不了清朝?
2023-02-05 08:51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周湘萍去世,享年94岁
2023-01-31 16:55 -
日本外交的这套“传统手艺”,让人想到鲁迅的一句话
2023-01-19 09:07 日本 -
秦始皇帝陵发布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成果
2023-01-12 16:15 考古 -
刘统教授逝世,著有《北上》《大审判》等
2022-12-22 07:17 -
他在人生的最后十年,如何践行“苟利国家生死以”?
2022-11-22 07:56 -
清代宫廷比明代更节俭?宫女的待遇是……
2022-10-31 08:15 -
清代选秀女就是选妃?其实皇帝更在意的是“防汉化”
2022-10-19 08:43 -
为了“去中国化”,日本考古还出过这样的大乌龙
2022-10-03 08:29 -
清代盛行“厚嫁”,对女性是福是祸?
2022-09-19 08:02 -
日本拍历史剧,就不用忌讳历史虚无主义?
2022-08-29 08:14 -
从世官世禄到有爵无官——古代爵位制的演变
2022-08-01 17:38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听听劝吧,我们需借鉴中国” 评论 26“中国打样后,印度突然硬气了” 评论 181“中国在南美建巨型码头,确保替代美国粮食” 评论 89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评论 147“英美贸易协议这项‘毒丸’条款,中方狠批” 评论 146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