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正:六十年前的美国人是怎么给人贴“红色中国间谍”标签的?
最后更新: 2024-05-09 00:46:49虚空索敌
很显然,没有“院外援华集团”的推波助澜,麦卡锡主义的风潮不可能挂得如此猛烈。这股风潮刮遍了美国知识界、文艺界,但它主要的针对对象还是艾奇逊领导的国务院。
其实艾奇逊也挺倒霉的,一方面,我们《别了,司徒雷登》中痛骂艾奇逊亲蒋反共,“在这里强奸了美国的民意”;另一方面,麦卡锡主义却攻击艾奇逊有意放纵亲共分子,出卖盟友蒋介石。
总之,蒋介石集团借助麦卡锡主义干扰美国外交,这引发了美国国务院的强烈不满。1950年,助理国务卿腊斯克当着台湾政客蒋梦麟的面,指责蒋介石政府试图绕过美国国务院,利用“院外援华集团”干预美国外交决策。国务卿艾奇逊甚至建议杜鲁门总统赶紧对“院外援华集团”展开调查。
1952年,美国《编辑》杂志刊文揭露这个服务于蒋介石政权的“院外援华集团”。《编辑》杂志指出,“院外援华集团”有个致命的武器,简单而有效,就是逼人站队:你不完全站在蒋介石一边是吧?那你就是莫斯科的走狗。任何美国人,无论他是官员还是平民,只要他不赞同蒋介石,他就有可能被扣上“赤色分子”的帽子。
这些曝光当然令“院外援华集团”十分恐惧和痛恨,怎么办?行,既然你说我是蒋介石的工具,那么我就说你是共产党的间谍。攻击我的人越多,就说明红色中国在美国的特洛伊木马越强大。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这给美国的震动非常大,第二年,也就是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防教育法》。在这个背景下,美国人开始了新一轮抓“共产主义间谍”的运动。
又过了一年,1959年,美国《水星》杂志发表文章,提出在美国有一股干预其决策的隐秘力量——“红色中国院外集团”。它的成员包括大批政学要员,比如“对外政策协会主席”塞立格曼,此人1958年曾公开建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又如中央情报局副局长罗勃特·阿莫莱、杜勒斯的前政策顾问罗勃特·波威,以及麻省理工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大批中国问题专家,因为他们被指控为对红色中国采取“绥靖政策”。
再比如,高级研究机构“美国人大会”的60名专家,因为他们曾联名上书1954年的联合国大会,要求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
除此之外,还有12名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有幸上榜,他们在1958年10月联名要求联合国托管台湾。
在《水星》杂志的渲染下,这些人通通都是为红色中国安插在美国的特洛伊木马,目的是改变美国的外交方向,使美国迎合红色中国的利益。
然而事实上,上述所有人跟中国都没有关系,他们大多持有“两个中国”的主张。
也就是说,在所谓“红色中国威胁”的恐慌氛围之下,美国人开始了一场“互开右籍”的运动,而以“亲蒋反共”为首要目标的“院外援华集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60年,美国学者罗斯·凯恩(Ross Y. Koen)撰写了《美国政治中的院外援华集团》(The China Lobby in American Politics)一书,准备由麦克米伦公司(Macmillan)出版。
这本书揭露了台湾蒋介石政权深度介入美国外交决策的内幕,揭露了“院外援华集团”如何制造舆论,打击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并左右美国外交决策的真相。
毫无疑问,蒋介石政权及其在美国的代理人——是的,你没听错,“院外援华集团”真是蒋介石的代理人,他们似乎更在乎蒋介石的利益而不是美国的利益——对于这本书是非常惊恐的。
该书还在预审阶段时,“院外援华集团”和蒋政权在美的“外交人员”就获悉了大体情况。他们立即采取行动,竭力阻挠该书出版。台湾的所谓“驻美大使馆”甚至宣称要起诉出版商麦克米伦公司。
正是在蒋介石集团和“院外援华集团”共同压力之下,罗斯·凯恩的著作没能正式出版发行,仅有少量样书存留在出版商和图书馆的书架上。
这件事让蒋介石集团和“院外援华集团”意识到,他们已经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反感。仅仅阻挠罗斯·凯恩的著作出版就够了吗?远远不够,就算这次拦住了罗斯·凯恩和麦克米伦出版公司,还会有下一个罗斯·凯恩和麦克米伦出版公司站出来揭露他们。怎么办?那就只有主动出击了。
为了对冲罗斯·凯恩的影响,“院外援华集团”决定塑造一个更大的敌人,通过这个敌人再次制造恐慌氛围,“红色院外集团”就是一个好的抓手。
在蒋介石政权的配合下,“院外援华集团”炮制了一本著作,题为《红色中国的院外集团》(The Red China Lobby),于1963年出版。从标题也能看出,这本书大肆渲染,美国已经遭到了“红色中国”的全方位渗透。它的核心观点有四个:
第一,除了台湾和澎湖列岛,中国已经被一个外来的政权所占领;
第二,莫斯科—北京轴心(Moscow-Peking Axis)已经发动了针对“自由世界”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与前两次世界大战不同,第三次世界大战不仅仅停留在军事领域,它是一场波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的全方位综合战争;
第三,“红色中国”的意图是控制除了苏联帝国以外的所有亚洲地区;
第四,莫斯科—北京轴心的终极目标就是孤立并打败“自由世界”的领袖美国。
第五,为了战胜对手,保卫所谓的“自由世界”,美国有必要开展一场整肃运动。首要的整肃对象就是其国内的“红色中国院外集团”。
为此,这本书提出了大概两条鉴别“红色中国院外集团分子”的标准:
(1)凡是提出离间“中苏关系”或倡导“与中国接触”的人,都是潜在的红色中国特洛伊木马。比如前国务卿艾奇逊主张过美国应该离间中苏关系,比如著名学者费正清就是这项政策的积极鼓吹者,那么他们都是“红色中国”在美国的代理人。
(2)凡是认为中国持有和平主义立场的人,都是潜在的红色中国特洛伊木马。美国学者洛德·林赛(Lord Lindsay)和华尔特·罗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都认为中国不太可能大规模使用武力,中国会采取和平共处的立场。这些人也是“红色中国院外集团”的成员。
总之,“红色中国院外集团”实力雄厚,规模庞大,包括不仅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弗吉尼亚大学等多所顶尖名校的大批专家,更包括康奈尔大学校长迪恩·马洛特(Deane W. Malott)和罗切斯特大学校长科尼利斯(Cornelis W. de Kiewiet)这两位大学校长!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子怡 
-
首次公开!侵华日军731部队再添新罪证
2024-05-04 10:51 日本战犯笔供 -
我国再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023-11-04 19:11 申遗竞赛 -
河北滦平发现戚继光督建长城石碑,内容与史料记载高度吻合
2023-08-16 14:29 考古 -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8周年
2023-08-15 06:52 -
为什么梁启超不看好的社会主义,最后拯救了中国?
2023-03-20 08:04 -
甲午战争沉舰发现大口径炮弹,辟谣“炮弹掺沙”
2023-03-04 17:03 考古 -
为什么西方考古研究都爱去希腊搞发掘?
2023-02-23 08:46 -
中国历史上的“叶文洁”,比小说要让人头疼得多
2023-02-14 08:46 -
紫禁城两次破防,勤恳务实的嘉庆也救不了清朝?
2023-02-05 08:51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周湘萍去世,享年94岁
2023-01-31 16:55 -
日本外交的这套“传统手艺”,让人想到鲁迅的一句话
2023-01-19 09:07 日本 -
秦始皇帝陵发布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成果
2023-01-12 16:15 考古 -
刘统教授逝世,著有《北上》《大审判》等
2022-12-22 07:17 -
他在人生的最后十年,如何践行“苟利国家生死以”?
2022-11-22 07:56 -
清代宫廷比明代更节俭?宫女的待遇是……
2022-10-31 08:15 -
清代选秀女就是选妃?其实皇帝更在意的是“防汉化”
2022-10-19 08:43 -
为了“去中国化”,日本考古还出过这样的大乌龙
2022-10-03 08:29 -
清代盛行“厚嫁”,对女性是福是祸?
2022-09-19 08:02 -
日本拍历史剧,就不用忌讳历史虚无主义?
2022-08-29 08:14 -
从世官世禄到有爵无官——古代爵位制的演变
2022-08-01 17:38
相关推荐 -
欧盟“更硬”了:税率得大幅低于中英 评论 146“中美暗流涌动:一个稳推战略,一个急着交易” 评论 45美国全球封杀华为昇腾芯片?“无理且自大” 评论 261“特朗普最大的中东外交豪赌” 评论 61拿错剧本?特朗普在沙特演讲:美国不再说教了 评论 195最新闻 Hot
-
中哥走近,美国又跳出来
-
欧盟“更硬”了:税率得大幅低于中英
-
特朗普点名库克:忍了苹果在中国很多年,你居然又往印度跑?!
-
美政府有人不满:又想拉黑中企,还要不要跟中国谈了?
-
“10名干部违规吃喝1人酒后死亡”被通报,信阳市委表态
-
欧阳娜娜遭台当局点名
-
宁波象山县政府大院“门面寒碜”,网友:这才是应该有的本色
-
“中国伙伴可以用我们的工厂,英国再不支持就晚了”
-
“我俩不见,这事没戏”
-
万斯将出席教皇利奥十四世的就职弥撒
-
莫斯科地铁重现斯大林大型浮雕
-
“中美暗流涌动:一个稳推战略,一个急着交易”
-
“美匈关系有一条红线,就是中国”
-
“锈带衰落赖不着中国,但两党不敢认”
-
刘晓庆回应被举报涉嫌偷税漏税
-
“到北京了”,美方公布简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