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兴东:“三分天下有其一”,是鸿蒙上限?
导语:AI 和万物互联时代加速到来,鸿蒙的诞生是一种历史必然。随着华尔街和华盛顿进一步透支硅谷的技术领导力,美国主导的单核技术生态体系日益丧失创新活力。在全球层面,另一种技术生态的上层建筑应运而生。 鸿蒙PC发布之际,鸿蒙生态迎来又一块重要拼图。
近日,《鸿蒙开物》作者方兴东博士在与观察者网对谈时指出,“三分天下有其一”并非鸿蒙生态的上限,但当下,鸿蒙仍面临跨越“死亡谷”的挑战。他强调,对于所有关注、关心、参与鸿蒙生态的人而言,管控期待、保持信心、拥抱可能性,是对鸿蒙最大的呵护。这不仅关乎华为的生存与发展,更承载着中国高科技自立和全球高科技良性竞争的使命。
观察者网:您和徐总(徐直军)早早就讨论决定写这本书,当时的初衷和预期是什么?后来写作过程中有调整吗?
方兴东:这本书是2019 年规划的,是华为《根技术六部曲》的第二部。
在华为的相关管理类著作中,已有不少从专业视角展开的系统论述。《鸿蒙开物》读来十分过瘾,它的独特在于突破了中观维度,在宏观架构和微观细节层面我们可以学习、模仿到实实在在的东西,也可以了解具体的产品打造、技术研发、决策过程等关键内容。
科技战的爆发为我们提供了记录的契机。当时华为突然遭遇来自美国多方面的打压,大部分人无论是社会舆论还是华为内部人员,都对美国的这一举措感到难以置信。2019 年相关态势显现后,,我和徐直军沟通,计划用这6本书,把接下来的5年全程记录下来。我们原本设想每本书采访约50人,但实际操作中这一数字很快被突破,像鸿蒙这本书就采访了超过 100 人。
我们原本计划到2024年,能把6本书全部出版,但实际到现在为止只正式推出了两本。有另外两本关于半导体的书还需要找合适的时机发布。
在我们谋划中,鸿蒙是《根技术六部曲》中,最需要C端家喻户晓的,外面的光鲜与里面的酸甜苦辣是两件事情。我们当时预估相关的问题用5 年的时间就基本能够解决,但实际情况是5年时间不够。
到今天为止,鸿蒙也仅仅走了一个开端。
我们之前所使用的大多数手机鸿蒙还不是“真正的” 鸿蒙,今年3月20日发布的鸿蒙版本以及5月9日推出的首批PC版鸿蒙才是真正的鸿蒙。纯粹的鸿蒙,才刚刚开始,这个时间进程肯定比原来估计的慢了一点。但从总体进程来看,我们当时的研判前瞻性还不错,刚好有这么个机会能够微观、具体、成规模、成系统地回顾华为这款产品,它是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逐步发展起来的。
今年2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已申请注册多个“鸿蒙电脑”相关图形商标
观察者网:鸿蒙的发展过程与您写书的过程相似,实操起来发现超过原本的规划。
方兴东:是的,总体方向和基本研判大致正确,但在真正执行后,会不断发现问题,并逐步追根溯源。经过深入探究后,我发现原先许多我们自以为胸有成竹的东西,其实并非如此。
作为全球互联网口述历史项目的发起人,我深知记录科技发展历程的重要性。口述历史项目自2007年启动,最初我认为凭借自己的专业背景和行业资源,完成互联网历史著作会比较轻松。但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我发现仅靠公开的舆论场信息,往往涉及较浅,甚至有的是道听途说,要深入了解当年那些人和事,唯有访谈关键人。这也正是我们团队花费大量精力去深入采访100多位鸿蒙专家和实操者的原因。
基于真实记录的理念,我在写这本书时,放弃了任何理论、概念模式,也不采用讲故事和戏剧化的手法,而是尽力还原和梳理华为的真实状况,尤其是要处理华为的复杂性和发展的多样性,包括大家的观点冲突、复杂性以及不同的研判。这样做的实际难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观察者网:您是全球互联网口述历史项目的发起人,如果请您类比的话,打造鸿蒙这段历史,会把它跟互联网发展中的哪段做类比?
方兴东:我会类比互联网诞生最初的前25年。
我认为,互联网之伟大,在于其并非从一开始有明确的顶层设计。最初立项时,互联网的设想仅是共享不同计算机资源,并非为了建立全球信息网络。
从1969年到90年代初的25年,互联网从未被产业界认为会改变世界,也没有人预见到它会有巨大的商业价值,甚至美国政府也未曾将其视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项目。
1969年“阿帕网”(ARPAnet)实验性连网
所以,互联网的发展并非某个部门高瞻远瞩或某个天才规划的结果,而是逐步迭代、积累、不断生成和相互适应的过程。
互联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因其早期更多被视为科研项目和公共物品,而非商业产品,这种纯粹的公共属性非常关键。
鸿蒙操作系统的发展也是如此,它本质上是一个准公共平台的产品,生态建设需要不断与人分权分利。鸿蒙的开发,并非按照传统的商业逻辑进行,而是需要培育一个生态系统,为产业提供公共物品。
因此,华为在创造鸿蒙的过程中,也经历了一场自我革命,从一个产品公司向生态公司的转变,并非易事,鸿蒙就是这个转变的抓手。
华为在鸿蒙的开发中也经历了许多弯路,任正非并非在所有事情上都能一锤定音。当华为一步步被逼到绝境时,反而促使其逆流而上,深入创新本质。松湖会战是华为HMS在双框架之上的一次尝试,目的是替代谷歌的GMS 服务,这次大规模投入并未取得预期的商业回报,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然而,正是这些失败,为鸿蒙的崛起奠定了基础。通过在操作系统应用层面的大规模练兵,华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后续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尽管面临巨大的困难,我认为鸿蒙最终一定可以成功。这是大势所趋,其他公司,包括国际公司,都不可能在中国再发展出第三个系统,只有华为有这个能力去开拓这个系统的生态。
华为松山湖基地
观察者网:您刚才的观点非常有趣。在互联网最初的岁月,它更多作为公共品类为大家服务。这使我想到2020年采访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的项目群工作委员会执行总监罗未,他当时提到,他们这一代 IT人的成长经历,曾经深信美国的互联网精神。
他们年轻时相信,每隔10年,美国IT人就能带动全球信息技术进行一次迭代,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70年代、80年代、90年代都是这样。但是这种迭代在2010年代中断了,到2016年时,全世界的人都在等待物联网、万物互联的操作系统底层技术的出现,但大家一直没有等到。
他提到,从全球技术演进和市场需求来说,确实需要这样的公共产品。但是美国没有提供这样的公共产品,这是中国IT人开始自己做 “鸿蒙” 和开放生态的原因之一。实操的过程也是祛魅的过程,他们也开始发现,之前深信的“互联网精神”,好像美国人也没有那么纯粹地践行。
您刚才提到的,之前大家把全球互联网视为公共产品在做,随着大家逐渐认识到它的商业价值,反而没有人来推动公共产品的提供,导致真正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是否是鸿蒙这样的产品推出的内因?
方兴东:是的,我认为这是大势所趋。最近这些年,整个硅谷实际上都已经走向了自己的最低点。在上世纪80、90年代,硅谷精英们对华尔街和华盛顿是很不屑的,因为创新是 “世界有求于我”。但现在,硅谷却围绕华尔街投资人和华盛顿政客们打转,他们希望美国政府把华为和中国企业摁住。
我认为,硅谷越来越滑向这个地步,违背了真正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
如你提到,早年,美国确实向全球提供公共品,由美国维护和引导整个互联网科技生态。中国早年的互联网科技领域,在某些方面确实是搭便车,包括BAT在内的互联网公司们,只要照搬美国模式,吃上中国互联网网民增长的人口红利和改革开放的经济红利,就能被推到高处,大家误以为,“高科技”就是如此。
80年代末90年代初时的硅谷程序员
但到了今天会发现,如果不解决核心技术问题,别人不可能让你继续发展。如果华为不做根技术和学科建设这种产业和公共领域的事情,华为也没有出路。
因此,我将中国IT业划分为“鸿蒙之前” 和 “鸿蒙之后”。
我认为,鸿蒙之前,中国高科技是低创新时代,不需要投入很多资金研究核心技术,只需要在美国的核心技术基础上种好庄稼即可,很多人没有看到或不愿看到,土地不是我们的。
到了罗未所说的这个时代,全球科技和产业都依赖美国为中心的单核生态体系,但单核生态体系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竞争,它异化为资本获取垄断利润的工具,继而被政客们武器化用于攫取战略利益。绝对的垄断导致绝对的腐败,原有的创新精神被迅速侵蚀。
所以,今天发展鸿蒙,不仅是华为的需要,不仅是中国产业界的需要,还是全球高科技生态的需要。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史岱君 
-
美调整昇腾有关表述;首个L4级智能体母体发布;最小自主双足机器人问世
2025-05-20 08:43 观网财经-科创 -
阿里总裁减持109万股,套现9.73亿
2025-05-19 18:5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QQ浏览器升级为AI浏览器,搭载混元和DeepSeek双模型
2025-05-19 18:29 观网财经-互联网 -
IPO屡战屡败,“水牛奶第二股”百菲乳业仍在“死磕”
2025-05-19 17:29 观网财经-消费 -
鸿蒙折叠电脑发布,23999元起售
2025-05-19 17:09 观网财经-科创 -
小杨哥带过货的“香港”月饼,注销了佛山厂家
2025-05-19 16:41 观网财经-消费 -
传禾赛科技秘密申请香港上市,此前多次被美列黑名单还遭做空
2025-05-19 16:08 观网财经-科创 -
小米:团伙操纵“近万个账号”恶意诋毁,案件已告破
2025-05-19 14:41 观网财经-科创 -
荣耀澄清退出印度传言,已准备好推出四款新机
2025-05-19 14:15 观网财经-科创 -
雷军:小米自研SoC芯片采用3nm制程
2025-05-19 11:58 观网财经-科创 -
统计局:促进价格合理回升
2025-05-19 11:38 中国经济 -
4月上海房价同比上涨5.9%,各线城市房价同比降幅均收窄
2025-05-19 10:49 观网财经-房产 -
海外市场收入增长8%,也没能拉回敏华控股下行的业绩
2025-05-19 10:23 -
国家统计局:4月份国民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
2025-05-19 10:12 中国经济 -
4月70城二手房售价环比5城上涨:上海、成都、西宁、丹东、赣州
2025-05-19 09:56 观网财经-房产 -
英伟达重新审视中国市场战略;梁文锋署名论文;OpenAI发布AI编程智能体
2025-05-19 08:49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中美经济,到底谁更需要谁?
2025-05-19 08:49 美国“关税大棒” -
华为、谷歌智能眼镜正面PK
2025-05-18 07:57 观网财经-科创 -
“399的手机都有120Hz,iPhone16情何以堪”
2025-05-18 07:51 观网财经-科创 -
全球关税战硝烟滚滚,为何义乌“云淡风轻”?
2025-05-17 09:17 观网财经-海外
相关推荐 -
俄美元首通话超2小时,俄乌停火谈判有戏? 评论 20“特朗普的耳朵成了关键战场” 评论 24“法国情报部门让我干预大选,我拒绝了” 评论 57“学者回望:特朗普这个时期,是中国赶超美国分水岭” 评论 201“中国稀土出口审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评论 359最新闻 Hot
-
“比美国先进20年,但中国稀土业要居安思危”
-
俄美元首通话超2小时,俄乌停火谈判有戏?
-
陈奕迅发文报平安
-
“特朗普的耳朵成了关键战场”
-
欧盟宣布:英国,“回到世界舞台”
-
“法国情报部门让我干预大选,我拒绝了”
-
韩国一医废处理厂部件坠落,致中国员工1死1伤
-
“日本车企很绝望”
-
“我都没买过米,全是别人送的…”,日本农相道歉了
-
高志凯提建议,巴基斯坦主持人的嘴角都压不住了…
-
“学者回望:特朗普这个时期,是中国赶超美国分水岭”
-
华人“钢铁大王”在菲遭撕票案主谋落网,部分赎金已提走
-
“特朗普次子要去越南,想在胡志明市建特朗普大厦”
-
“我来到这里工作,因为中国是支持环保的超级大国”
-
“中国稀土出口审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
“日本很小心,不想让特朗普丢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