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兴东:西方讨伐社交媒体为哪般?
关键字: 美国大选社交媒体脸书网络平台公权力互联网管理网络自由去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不但改变了美国政治结构和生态,更是改变了欧美对于社交媒体的态度。今年以来,美国和欧洲的主流媒体改变了对脸书和推特等社交媒体一贯的追捧,开始口诛笔伐。日前,澳大利亚指示该国公平竞争和消费委员会,调查脸书、推特等是否有扰乱新闻媒体市场,不利于出版商和消费者的行为。
社交媒体似乎一夜之间从宠儿变成了坏分子,原因是多层次的。首先,的确是社交媒体的影响力已经开始全面影响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活。脸书第三季度日活跃用户达到13.7亿,与中国人口总数相当,月活跃用户更是高达20.7亿。与此同时,传统媒体、政府掌控的很多公权力,迅速转移到超级网络平台。随着用户个人信息、内容和行为数据等不断积聚,事实上我们个人的私权力也在不断转移到网络平台。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11月份某期封面:社交媒体对民主的威胁
但不断汇聚公权力和私权力的网络平台,除了不可靠的企业自律之外,缺乏基本的权力制衡,相应的有效治理机制并没有跟上。尤其在欧美,与高度合谋、整体“可控”的主流媒体不同,以全球用户为基础的社交媒体越来越超越欧美精英们的控制和主导。
要知道,脸书平台上美国用户大约为2.4亿,整体占比只有11%,也就是说将近90%的用户来自美国之外。“帮助”特朗普登上美国总统宝座的社交媒体粉丝,很可能大部分也不是美国人。你说,这些非美国用户是不是也影响和干扰了美国大选?答案显而易见。
现在为什么西方主流媒体开始恼羞成怒?最根本的还是利益问题。这可能是西方社会第一次遭遇社交媒体根本性的冲击。
事实上,十多年来,西方政治力量一直借助社交媒体干预中东、俄罗斯和中国等国家的政治和社会,并且以“网络自由”为旗帜,彰显自己行为的“合法性”。而现在,特朗普借助社交媒体坐上总统宝座,这一结果无异于美国版的“颜色革命”,可谓切肤之痛。
12月1日,波兰Bydgoszcz市,twitter的logo和特朗普的嘴嵌在一起(图片来源:东方IC)
过去,西方对中国互联网管理最猛烈的抨击就是针对互联网内容的管理。过几天即将召开的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在征集议题阶段,“假新闻”成为一大热门。如何界定假新闻和恶意内容,由谁决定、由谁执行、如何问责等内容管理制度,引起全球性关注。而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早在很多年以前就承受着假新闻、虚假信息的冲击。因此,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当社交媒体真正冲击了政治和社会稳定,有效治理问题就难以回避。
总之,西方对于社交媒体的变脸,标志着“网络自由论”的破产,双重标准也越来越难以为继。社交媒体的全球崛起已经是既成事实,无论中国、西方还是世界,都得直接面对。世界上没有不受治理的信息自由,也没有不受约束的网络自由。社交媒体的是非善恶,最终是在发展与治理中,努力取得有效的平衡。
如何进一步发挥社交媒体进步性和建设性的一面,如何控制和防范冲击性和破坏性的一面,将越来越成为全球性的共同问题。另一方面,各个国家面对的利益冲突与问题,其阶段性和程度都不尽相同。无论是网络恐怖主义还是网络犯罪,或者假新闻和外部势力的政治干预,当中国和西方越来越面临同样挑战的时候,也就能更好理解彼此网络治理的制度和方式。
(本文发表于《环球时报》,作者授权观察者网刊载)
- 原标题:方兴东:西方讨伐社交媒体为哪般?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武守哲
-
最新闻 Hot
-
“听到东方惊雷了吗?那是14亿中国人在笑话美国”
-
“以色列和俄罗斯正进行秘密会谈”
-
“不同于西方,中国正建设由技术驱动的福利模式”
-
中国驻泰国大使馆:被骗至缅甸的男模特已获救
-
“越南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惹恼中国”
-
最新民调:4成支持马斯克成立新政党
-
美伊下周在挪威谈?
-
“俄美有兴趣共同实施经济领域一些‘有前景的项目’,特别是能源”
-
人才引进被举报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围名单与此前一致?包头通报
-
特朗普威胁:周五,接关税吧
-
“欧洲领导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议”
-
“我签署时候,B-2、F-22将从头顶飞过”
-
天文学家发现第三个进入太阳系的“星际访客”
-
冯德莱恩承认:来不及谈成,退而求其次…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外国游客得加钱
-
美国解除对华C919发动机出口禁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