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马英九:大陆游客没人抱怨看不懂繁体字
台湾领导人马英九27日出席台湾“中华文化总会”新春活动时,称赞该会编纂的《中华语文大辞典》,最重要意义是把冲突变成包容,把对立变成并立,让海外中文学校不再为繁体字与简体字争执。[全文]
-
-
媒体:港台有人宣称“繁体字正统、简体字劣等”
繁简之争再次在香港成为焦点。前英国辣妹合唱团成员维多利亚日前在其脸谱上发了一条中英文互译的帖子,公布自己将去香港开店的消息。没想到,因为中文部分用的是简体汉字,竟遭香港网友呛声:用简体字就不要在香港开店!人民日本海外版23日就此发表题为“繁简之争 莫让‘乱花’迷了眼”的评论文章,批部分港人将汉字繁简之争政治化。[全文]
-
港“学民思潮”发言人谈“简繁之争” 被主持人问懵圈了
2月15日,香港学民思潮发言人黄子悦接受香港电台采访,称不满特区教育局要求“小学生在基础薄弱时就学习简体字”,主持人反问:“文件哪里有讲?”黄子悦顿时语塞,称要“回去看文件”。[全文]
-
贝嫂香港开店用简体字 港网友竟称:用简体字就别来
据台媒中时电子报2月15日报道,前英国辣妹合唱团(Spice Girls)成员,著名足球运动员贝克汉姆妻子的维多莉亚·贝克汉姆(Victoria Beckham),再婚后转战时尚圈,成立个人品牌“ Victoria Beckham”,近期宣布即将在香港开设新店,她在社交网站发布消息时使用简体字发文,被香港网民呛称:用简体字就别来。[全文]
-
香港拟提倡学生认读简体字 被质疑“内地化”
香港特区教育局计划更新沿用14年的中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最近发表了咨询文件,提到继续以“用普通话教中文”为远程目标,以校本方式推行,又指出中小学生应具备“认读简体字能力”,并把“认同国民身分”等列为学习宗旨。相关文件在香港社交网站触发激烈讨论,不少香港网民质疑当局要进一步“内地化”,但也有中学校长表示认同,认为学生需要对简体字有认知。[全文]
-
台湾艺人用简体字发了条消息 台网友“憂鬱”了
台湾女星周子瑜因“台独”事件卷入舆论场,这样的“敏感”时刻,另一位台湾男明星——王大陆也遭到台湾网友围攻,就因为他在脸书上使用了简体字。王大陆,台湾艺人,因出演电影《我的少女时代》男主角走红。1月14日晚,王大陆发布了一张“铁道飞虎”的剧照,写道“这一次我们一起!#一起铁道飞虎#”。不同于以往的是,此前发布脸书均使用繁体字的王大陆,这一条用了简体。[全文]
-
专访|这幅字的作者说:从小就学繁体字,没觉得分高低贵贱
香港有部分人抱有“繁体字为正统”的文化优越感,也有极端“地域主义”媒体利用话题,挑拨内地和香港矛盾。当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一群在港读书的内地青年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回击谬论?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观察者网为此专访了刘子豪同学,得以从第一视角了解事件经过。[全文]
-
台媒街头测试:台湾民众会不会写“(憂)鬱(的臺灣烏)龜”?
台湾使用的汉字是繁体,某些字相对复杂很多。11月3日,台湾媒体在街上随机挑选群众进行测试,看看在电子化时代大家的书写能力是否退步。测试后发现,对于“鬱(郁)”、“龜(龟)”、“繩(绳)”等笔划较多且不常用的字,大部分人都有书写困难。[全文]
-
人民日报刊文:社会上对繁体字存在过于美化倾向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陈双新认为,对繁体字的认识,社会上存在过于美化的倾向,似乎恢复繁体字或者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授繁体字,人们的传统文化知识就能得到提高。实际上,现行简化字具有深厚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迫切需要语言文字专业人员撰写有关简化字来源和汉字基础知识的普及性读物,以利于社会公众正确理解和使用汉字、理解和支持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全文]
-
-
· 繁简之争 ·
-
作为香港学生,我怎样看繁简之争
语言文字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明白这个道理,就容易陷入无意义的争执。内地的学生从小在简体字的环境中长大,香港的学生又何尝不是在繁体字的环境中长大?双方就未曾在对方的环境中生活过。当我们去检视这次香港理工的民主墙上的事情,其实文字只是一种冲突的承载方式。[全文]
-
古书画中现“简体字”,赝品?
有人习惯性地认为,简体字取代繁体字是古今分界线,认为古代存在简体字是不合逻辑的。比如江西博物馆曾展出一幅清代书法家苏廷玉的行书四条屏中,出现了简体字“乱”的身影,就被认定为是赝品。经过媒体宣传,更加深了人们“以繁简、分古今”的思维定式。然而,这并没有什么道理。[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