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令计划往事:香港访京团想吃肉 他立马请人上东坡肉
关键字: 令计划令计划落马令计划往事勤奋精明的医生之子
山西,春秋时为晋国。《国语》中曾记载了发生在这里的一则故事——晋国权相赵文子问为国君诊病的医和:“医生也能医治国家吗?”医和答曰:“上医医国,其次疾人。”
山西令狐氏的历史,和这则故事一样久远,可追溯至春秋时期。令计划家族所属的平陆令狐氏,便是这一古老姓氏的一支。除了令计划一族外,在2014年中共十八大后的中央首轮巡视中,担任第10巡视组组长的令狐安,也是平陆令狐氏的后人。不过,据令狐安自述,他和令计划家族没有任何亲戚关系,他在公开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曾有人以为他是令计划的亲戚,“想找我弄个县长当”。
令氏兄弟来自平陆县洪阳村的一个医生世家。尽管令狐家谱记录了令狐姓2600年的历史,但洪阳村对令计划家的记忆,却只能往上追溯两代。后人整理的村史中记载,令计划的祖父令狐益三好善行医,十余年如一日为乡人诊病,不图一文钱,常常连病人家饭都不吃。尽心诊毕,开方而去。大小贫富,一视同仁。故乡人赠他牌匾一面,上书“求精义重”四字,以彰其德。
令计划的父亲令狐野,自小随令狐益三学习医术,继承了父亲的职业,却没有继承他的技艺,而是选择远赴西安学习西医。学成归来之后,令狐野在当地开药铺,设门诊,并仿西医增加挂号流程。这一创新并未得到乡人的认可,不久之后,药铺倒闭。令狐野又前往平陆茅津、芮城等地再次尝试,依旧未得志。
屡次失败之后,在上个世纪30年代,令狐野携带药铺尚未售出的药品,前往延安。自此,从创业走向革命,从“医人”走向“医国”。
上个世纪60年代初,令狐野衣锦还乡,与他一同回来的还有在延安结婚的妻子和四男一女的五个孩子。中共治下缺医少药的陕甘宁边区成就了他。走的时候,他不过是个创业失败的二十来岁年轻人,回来时,他已年过半百,是人人敬仰的十三级干部。依照当时的干部行政级别,令狐野属于高干,在部队和地方,分别对应副师级和厅局级。令狐野没有选择回到洪阳村,而是住到了离洪阳村十多公里的常乐镇后村,盖起了效仿延安风格的窑洞。
无论是在延安时期,还是在中共建政之后,令狐野一直在医疗卫生系统工作。
令计划和哥哥令政策,都出生于中共建政之初,这也使得他们的名字带着深刻的时代印记。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召开期间,令政策曾在山西代表团的媒体开放日公开向媒体透露,父亲令狐野当年特别喜欢看报纸,于是便从报纸上找了一些高频词汇,将五名子女依次命名为令方针、令政策、令路线(女)、令计划、令完成。同村的一位邻居称令狐野是真正的“布尔什维克”,给子女取名或可视作是一个在延安受过红色教育的革命者,对领袖和对新政府决策的认可和拥护。
其中,令政策为次子;令计划为老四,但他前面还有一个姐姐令路线,所以是三子。兄弟俩没有延续这个家族的行医传统,而是早早走上了仕途。
也正是在2007年,令氏俩兄弟同时当选为中共十七大代表,作为中共十七大代表中“四对兄弟一对兄妹”中的一对,一时传为佳话。令政策当时还向媒体夸耀,弟弟为党和国家事业尽心尽力、踏实工作,是名优秀干部,他们两兄弟的共同特点是比较勤奋。勤奋,是接触过令计划的人,对他最直观的印象。在令计划的家乡,无论是他旧时的同学,还是与他共事过的官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都提到了令计划年轻时的刻苦、勤奋。
标签 令计划- 原标题:令计划一家的陨落
- 责任编辑:隆洋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069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0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60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8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要“帮忙”,印度拒绝了
-
“他想在大马士革建特朗普大厦”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