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建国:八百壮士不需要神话与谎言来拔高
关键字: 八佰四行仓库国军管虎八佰电影八百壮士谢晋元杨慧敏三、战斗不像电影里那样激烈
在10月27日至10月31日四天的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发生过数次战斗,不过,真正大规模的激烈战斗并不多,至少从参战者的回忆来看是如此。
守卫者们牺牲的很少(应该不超过10人),这一方面是因为四行仓库建筑牢固、易守难攻,同时守军积极防御,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日军并没有发动强有力的、志在必得的进攻。
为什么日军没有那样做?
第一,上海已经被占领,仅剩的一个四行仓库并不具有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拿下的战略意义。
第二,更重要的是,日军并不愿与租界内列强发生纠葛乃至冲突。四行仓库紧挨着租界,守军又做好了充足的防御准备,那么要想夺占异常坚固防守严密的仓库,必须得投入较多的兵力,并动用重型火炮,甚至需要派飞机轰炸,而重炮轰击与飞机轰炸,很容易误中仅有一河之隔的租界。
如前所述,蒋介石之所以让孤军坚守四行仓库,就是为了打给租界内的列强看,以争取同情、调停乃至援助,除此之外,还有不便明言但又不难猜到的一点,那就是蒋介石故意借此吸引日军进攻,好让日军在攻击仓库中犯下错误,炮火直接殃及租界,从而惹怒英美,让英美替自己惩罚日军。
很显然,日军也没那么傻,不会往蒋介石的套子里钻,不会主动惹怒美英。
电影《八佰》预告片里的战斗场景极其激烈,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符合事实的。当然,仅凭这点也不能肯定说导演对历史有多么大的误解,毕竟近年国内电影的战争场景包括烟、火等特效,本来大多都是浮夸之极,脱离历史。
从当事人的回忆来看,日军对仓库发动过数次进攻,不过规模都不是太大,对仓库的轰击动用的也只是小口径平射炮而非大口径重炮。
《八佰》预告片里,有日军为了夺占仓库而使用了毒气弹与飞机扫射的内容。至少从八百壮士之一、时任524团第一营营长杨瑞符的回忆文章《孤军奋斗四日记》来看,上述情景在当时是没有发生过的。
杨瑞符营长的文章《孤军奋斗四日记》,是我所看到的回忆文章中,相对最严谨、细致的。杨营长在文末还专门强调:
“本篇所述,仅就瑞符个人所目击者、所感想者而记。一言一语,不敢虚肴”。
《八佰》宣传片里,有士兵捆满手榴弹,从楼上跃下与日军同归于尽的镜头,目前正史中也采信了这一点,我们倒不必为此过于批评剧组。
但笔者想要提醒的是,这一震撼人心的场景,无论是早期材料《孤军奋斗四日记》,还是一营士兵、八百壮士之一的陈德松的回忆文章《殊死报国的四行孤军》里面,都没有记载。对于新出现的回忆材料,需要更为谨慎的考证。
对于参加这场战斗的国军八百壮士,我没有丝毫的不敬,他们顶天立地,本来就不需要谎言神话来拔高,他们经受得起我们的审视,理应得到我们的怀念。
承认战斗并没有像电影里宣传的那样激烈,并非是对八百壮士的贬低,毕竟这场保卫战具体的战斗方式、过程以及结局,并不是由他们自己一方面所能决定的。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传播更广的谎言:“杨惠敏泅水送国旗”。
四、“杨惠敏泅水献国旗”是谎言
国民党一直宣扬,四行仓库保卫战期间,上海女童子军杨惠敏看到四行仓库上空没有中华民国国旗飘扬,便于夜间负国旗一面,冒着生命危险,游过苏州河,将国旗送到守卫将士手中。长期以来,这一故事早已被当作事实接受了,1975年台湾方面拍摄的电影《八百壮士》就是如此讲述的。据通过片方内部放映观看过《八佰》的人士透露,《八佰》也照搬了这一情节。
这个故事流传颇久颇广,但一个小姑娘冒着日寇的枪林弹雨,游过苏州河向守军献旗,其合理性与概率实在是太低了。一查资料,果不其然,的确是国军编造的神话。杨惠敏向守军送过国旗不假,但过程并没有那样惊心动魄。
献旗事实过程大致如下:看到仓库没有国旗,守军可能告知了88师;88师又告知了租界内的上海商会;上海商会便安排童子军杨惠敏等人送旗;送旗时甚至是先乘车通过新垃圾桥,然后进入四行仓库内的,而不是冒着枪林弹雨于夜间泅水送去的,而且,送旗那一天,杨惠敏往返仓库有两次,都很顺利。
如前所述,因为日军并没有封锁联通租界与仓库的新垃圾桥,保卫战期间,守卫者与租界的联系一直保持畅通,根本没有必要为了送一面国旗让一个小姑娘冒着枪林弹雨“夜间泅水”。
与杨惠敏同乘一辆车去四行仓库的曹聚仁曾明确说过:
“那位献旗的杨惠敏女士在汉口对记者所说,如何游过苏州河,从前门冲进去的谎言,原是十分可笑的。”(曹聚仁:《我与我的世界》,转摘自胡现岭:《凇沪会战中杨惠敏献旗真相》(《史学月刊》2009年05期)
关于献旗真相的详细考证,可参看胡现岭《凇沪会战中杨惠敏献旗真相》(《史学月刊》2009年05期)一文。
如果你去上海建于原址内的四行仓库纪念馆,解说员也会为你澄清这段历史。我想管虎作为一个敬业的电影人,拍《八佰》肯定去过那里好几次,2017年,还在纪念馆前举行过发布会。片方要获得近在咫尺的真实信息一点都不难,仍然沿用流言,令人遗憾。
淞沪会战以及中国人民在抗击日寇的长期战斗中,可歌可泣的故事多得不可胜数,我们不需要编造“十分可笑”的故事来鼓舞人心。
有些人为什么要编故事呢?无非是以下两种情况:第一,宣传人员对眼前发生的可歌可泣的事实视若无睹毫无感应,不得不编造一些貌似感人其实破绽百出不合逻辑的故事来应付交差;第二,仗打得一团糟,军事统帅授意宣传部门编造故事来为自己遮丑,并挽回士气。
抗战中国民党宣传部门最擅长的大概就是编造神话故事了,在他们看来,若是不靠一些与事实与逻辑都很难吻合的耸人听闻的故事,就无法鼓舞中国人民的士气。杨惠敏向守卫四行仓库的将士们献旗,本来就是一件鼓舞人心的事情,即使没有冒着生命危险也是如此,可是,国民党宣传部门偏偏自作聪明,授意杨惠敏添枝加叶,结果画蛇添足弄巧成拙,让一场壮举沦为闹剧。
更令人遗憾的是,像《八佰》这样,把国民党编造的神话当作历史事实并予以膜拜的做法,如今在大陆知识界文艺界并非个案,而是异常盛行。比如,2018年初上映的《无问西东》就是如此:
“令《无问西东》无比推崇的那支精英化的国军空军,其战绩也并不出色,对此最有力的证据就来自沈光耀的原型沈崇诲。沈崇诲‘驾机撞沉日舰出云号’的故事,流传已久,沈崇诲也是因此而被民政部于2015列入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名录的,但是,这并非是真实的历史,因为日舰出云号直到1945年7月才被美军炸沉。我没有贬低沈崇诲烈士的意思,烈士就是烈士,无论是失事而牺牲还是被日寇击落而牺牲,他永远值得我们缅怀,我想批评的是国民党自己打仗无能表现不佳,就靠编造情节极端的故事来‘鼓舞人心’的做法。
近年来,吹捧国军空军的神话很流行,老的如驾机撞沉出云号,新的则有“我的学生都战死了,现在该我这个老师上去了”的故事(类似的还有被写进小说、搬上舞台的‘八百冷娃投黄河’之类的)。”(杜建国:《〈无问西东〉对清华传统的片面呈现——兼论民国精神的凋零》)
还有,著名的“陈怀民驾机撞击日机与日机同归于尽”的故事,也是国军编造的,这是沈崇诲驾机撞沉日舰出云号之外的又一国军抗战神话:
“四大队21队飞行员陈怀民(1916-1938)在四二九空战中牺牲。按传统说法,他在战斗中撞击了(日军王牌飞行员)高桥宪一的飞机,与其同归于尽。查中方原始战报,对陈怀民牺牲的细节缺乏记载,撞机之说的源头是当时记者的报道。”(顾剑:《重读抗战•武汉空战真能跻身“二战三大空战”吗》)
从“杨惠敏泅水献国旗”到“沈崇诲驾机撞沉出云号”,国军编造的这些故事,看似英勇壮烈,实则荒诞无稽,是对抗日英雄与烈士们的玷污与亵渎。
对于国军抗战,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过去一段历史时期对其采取了有所贬低的态度,但是,到了今天,对于国军抗战,问题早已不是承认不承认宣传不宣传了,而是已经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过分夸大国军的作用,过分美化国军的表现,包括通过使用刻意编造的谎言。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s://www.observersnews.com/DuJianGuo/2019_06_21_506460_2.shtml
- 责任编辑:小婷
- 最后更新: 2019-06-21 07:37:29
-
余则成已经牺牲!
2019-06-11 22:49 -
升温10度曾灭绝95%的物种,我们在十字路口上
2019-06-11 08:00 -
前方高甜!七旬奶奶抽血 老伴这个动作羡煞网友
2019-06-03 13:46 暖心闻 -
《切尔诺贝利》热播,中国女生走进了真实的辐射无人区…
2019-06-02 14:10 -
“我是毒贩!”姐姐收到弟弟一段骇人视频,真相更可怕
2019-05-30 10:38 禁毒战争 -
70周年,你不知道的上海丨那些激荡人心的“第一”
2019-05-24 11:16 上海新高度 -
揭秘“解放军露宿街头”照片拍摄始末
2019-05-22 18:57 -
既然提起高加索人种,那何不一起谈谈欧罗巴人种和日耳曼人种?
2019-05-08 08:23 70年对话5000年 -
青春的颜色,叫奋斗!
2019-05-03 11:54 新时代之声 -
西藏考古大发现:发现青藏高原首个史前人类洞穴
2019-04-20 15:04 考古 -
在菲律宾发现新的古人类物种
2019-04-12 16:42 考古 -
侵华日军细菌战又添新罪证!
2019-03-25 19:19 -
选举产生官员是反民主的,在过去两千多年里曾是妇孺皆知的常识
2019-03-25 17:38 观学院 -
“今天,向40年前那场战争中的英雄和烈士们敬礼!”
2019-02-17 22:47 -
长城城砖被撬坏60余延长米,谁干的!
2019-02-05 20:23 考古 -
在中国,不管官多大学问多好,都不该忘记自己来自人民
2018-12-11 08:05 新时代之声 -
尘封百年,甲午海战沉船致远舰设计图在英国重见天日
2018-12-10 19:59 考古 -
直播:今天我们该如何纪念“三大战役”
2018-12-09 12:14 观学院 -
即使在最穷的中国面前,英国人也摔了跤,美国人也碰了壁
2018-11-30 07:10 新时代之声 -
唐代公主谁也没见过,怎么知道复原得准不准确?
2018-11-22 07:44
相关推荐 -
这条铁路建成将缩短12天!中国和巴西签了 评论 102孟加拉国转向中国:对印关系从未如此紧张 评论 83“美国关税大棒落下,日本幻想破灭” 评论 197“中国不吃这套,特朗普只能试图从他们那里找面子” 评论 771天水幼儿园铅中毒事件 - 是傻还是坏?评论 224 赞 202统一台湾,有没有时间表?评论 147 赞 163歼-20去掉的航炮,又被歼-35装回去了?未来空战还需要打航炮吗?评论 114 赞 284“国籍红利”下的象牙塔天平:平衡?还是倾斜?评论 84 赞 35黑武士驾到!全新歼-20亮相,最难那道坎已迈过,美国彻底追不上了评论 79 赞 546中国和发达国家还有什么差距评论 72 赞 37甘肃有关部门的朋友说,他对幼儿园为啥会用非食用染料去做面粉也感到费解评论 71 赞 38月薪9万仍难养家!香港生活成本究竟有多高?评论 64 赞 49东北为什么能成为“低物价天堂”?评论 63 赞 1110这个恶劣先例,我们决不能给越南开!评论 58 赞 33最新闻 Hot
-
“震惊、沮丧、愤怒!特朗普只会把亚洲推向中国”
-
刀刃向内揭开检察机关隐藏职能,“这可能是唯一一部”
-
佩斯科夫:特朗普措辞一贯强硬,俄方对此很冷静
-
政治品行恶劣、有意陷害他人、威胁他人人身安全...黄晓文被查
-
擅作主张停了军援没告诉白宫,美媒发现:咋又是他干的
-
“玉米阿姨”勇救落水女大学生:用我的命换她的也行
-
孟加拉国转向中国:对印关系从未如此紧张
-
多国嚷嚷“终结中国主导地位”,美专家泼冷水
-
“许多国家改变对中国的看法,美国有点虚...”
-
石破茂对美强硬表态
-
“美国关税大棒落下,日本幻想破灭”
-
整天炒作“中国威胁”,真投起票来还是美国多得多…
-
赵本山女儿回应抑郁症复发:无法站立说话,不敢让我爸知道
-
安抚特朗普?“乌克兰主动提议撤换驻美大使”
-
得州洪水已致至少110人死亡、173人失踪
-
特朗普威胁征收高额关税,美国铜价应声暴涨1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