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铂鋆:如果美国制裁中国药企,影响有多大?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邓铂鋆】
近日,一则美国将制裁中国生物科技企业的外媒报道,引发国内CXO(医药研发、生产代工)企业股价恐慌式暴跌。
12月15日午后,医药巨头药明康德股价突然跳水。12月15日收盘,药明康德在A股跌停,市值蒸发超400亿元,并带动整个A股医药版块下跌,当日A股市值蒸发近2万亿。
后来,这被证实是虚惊一场。
12月15日晚间,美国财政部正式发布制裁文件,其制裁对象为参与国际非法药物贸易相关个人及公司,核心目的是整治美国十分严重的芬太尼等药物滥用问题。文件上被制裁的中国公司多为相关原料药公司,与上市CXO及生物医药创新公司并不相关。
在这则传闻之前,美国刚刚制裁了中国8家科技企业。中美贸易战以来,美国屡屡使用制裁大棒,而新冠疫情以来,中国在疫苗、抗疫等方面的出色表现,也让美国有所忌惮,难怪中国医药行业听到风吹草动便四处探望。
为什么是药明康德?
医药行业全产业链涉及研发、生产、流通三大主要环节。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制药企业将全产业链中的部分环节外包给专业公司,发挥“比较优势”,自己只做最擅长的部分,形成了医药合同服务外包行业。医药合同外包服务(CXO)按照产业链环节划分,依次可以分为CRO、CMO/CDMO和CSO。 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即医药合同研发组织。CRO是为制药企业、医疗机构、高校院所等客户,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发过程中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一种学术性或商业性科学机构。CRO侧重于实验室阶段的药物研发基础性原理研究。
CMO(contract manufacture organization)即医药合同生产组织。CMO主要是外包商接受制药公司的委托,提供产品生产时所需要的生产工艺开发、配方开发;临床试验用药、化学或生物合成的原料药生产、中间体制造、制剂生产以及药品包装等服务。CMO 侧重生产领域。 CDMO(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e organization )即医药合同研发生产组织。与CMO相比,CDMO多了研发环节,在CMO基础上提供创新药生产时所需要的工艺流程研发及优化、配方开发及试生产服务,并进一步提供定制化生产服务。
CSO(contract sales organization)即医药合同销售组织,是制药公司的药品营销外包。
研发一种新药是一个漫长而昂贵的过程,花费往往以十亿美元计。为了攫取更高的利润,跨国医药巨头近年来倾向于通过医药研发外包(CRO),帮助制药企业节约时间和成本,减轻企业的研发支出负担。自然,拥有“工程师红利”这一人力资源优势的中国成为了跨国医药巨头寻求和培育外包服务商的对象。据证券从业者统计,目前我国上市医药公司拥有CRO业务的足有19家。
上文提到的药明康德,是2018年上市以来市值膨胀了1200%的高科技大蓝筹。药明康德在中国、美国等多个国家设立了运营基地、药品生产基地;在中美等国开设实验室,研发费用2020年达到了6.93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4.19%。从2020年的地区收入来看,药明康德的境外收入达到了123.9亿元,占总收入比重的75.03%;境内收入达到了41.23亿元,占总收入比重的24.97%。
根据Frost&Sullivan的数据,2020年,我国医药研发外包(CRO)市场规模约为80亿美元。据此分析,2020年,药明康德的市场份额达到了21.6%。药明康德可谓业内的“龙头老大”,自然在本次传言事件中“树大招风”。
2020年主要CXO公司营业收入及利润情况
如果制裁,影响会有多大?
中国的CXO企业,本质上是一些发达国家主导的跨国分工链条的延续。不管他们外包给中国企业哪部分业务,最核心的业务、最值钱的品牌和知识产权,始终牢牢的掌握在别人手中。
美国企业选择中国CXO,不是来学习白求恩同志的,是为了攫取更多的超额剩余价值。美国在海外培育出生产关系依附于美国的高科技企业,凭借美国全球经济活动中多分的“许多杯羹”给予的高薪,吸纳了大把的当地社会精英,本质上是美国全球争夺人才的一部分,怎么想都是美国全球“软实力”的体现。
中国CXO行业市场规模(单位:亿美元)
更何况,我国的生物医药研发本身就存在诸多“卡脖子”领域。生命科学及其成果转化的医药、医疗及诊断器械行业,具有较强技术壁垒且需要丰富基础科学积累。虽然从研发投入看,美国在逐年收缩,我们在不断扩张,但是美国在这一领域形成的优势是压倒性的。我国相关行业所需的先进生产资料,如同制造业的“母机”一样,大面积的受制于美国。
有的学者吐槽说,像96孔板细胞培养板这样基本的生物实验工具,进口货和国产货的差异能显著影响实验效果。甚至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对品种谱系要求严格的实验动物和菌种都依赖进口。我国生物制药行业对高端耗材、原材料、仪器设备进口依赖很严重。目前国内没有任何一家生物药厂实现生产设备及耗材的全国产化,很多关键原材料——甚至像包装材料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小玩意”都是国外垄断。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从印刷厂工人到管理逾万亿资产,解直锟和他的“中植系”商业帝国
2021-12-19 16:50 观网财经-金融 -
管道缺陷致4座反应堆停运,法国电力股价暴跌
2021-12-19 16:31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三位经济学家谈明年中国经济
2021-12-19 13:40 宏观经济 -
前11个月央企实现净利润1.75万亿元
2021-12-19 13:04 观网财经-宏观 -
今年美国哪里最“通胀”?华尔街的年终奖
2021-12-19 12:52 观网财经-金融 -
生育率低,和房价、教育等经济问题有多大关系?
2021-12-19 11:12 中国经济 -
高盛“唱多”油价:未来价格可能触及100美元/桶
2021-12-19 10:34 观网财经-海外 -
国家反垄断局局长:双11网络零售市场“二选一”基本停止
2021-12-19 07:23 双11节 -
中植企业集团:创始人解直锟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去世
2021-12-18 20:11 观网财经-宏观 -
70万砍到3.3万,“米粒”的救命药是怎么谈下来的?
2021-12-18 19:15 观网财经-健康 -
四部门发文:坚决避免数据中心盲目无序发展
2021-12-18 17:2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海关总署:11月稀土出口4859吨,同比增长86.1%
2021-12-18 15:38 能源战略 -
银保监会:允许合规境外保险经纪公司在华经营业务
2021-12-18 13:46 观网财经-金融 -
遭重罚7.09亿!SOHO中国:诚恳接受,坚决落实
2021-12-18 11:44 观网财经-房产 -
美股“四巫日”,道指跌超500点
2021-12-18 09:43 观网财经-金融 -
员工吐槽月薪不超3000元被怼,茶颜悦色创始人致歉
2021-12-17 17:56 观网财经-消费 -
外媒点赞:中国把恒大债务违约变成“茶杯里的风暴”
2021-12-17 17:14 观网财经-房产 -
深交所警示之后,中公教育又遭证监会立案调查
2021-12-17 16:54 观网财经-金融 -
123.6万元/平!新“亚洲楼王”身份曝光
2021-12-17 16:07 观网财经-房产 -
被指控侵吞紫光国资,“神秘人”智路建广究竟是谁?
2021-12-17 14:02 观网财经-科创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
特朗普:我把自己P成了教皇
-
中国限制,稀土价格涨三倍
-
白宫宣布阅兵,正好是特朗普生日
-
耐克等美鞋企致信白宫:活不下去了,快豁免
-
砍1630亿美元!但“马斯克和SpaceX是赢家”
-
“145%关税是站不住脚的”,他们选择放弃美国市场
-
推迟谈判后,伊朗最新表态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