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黛博拉·韦内齐亚尔:《更长电报》作者鼓吹同时与中俄开战
最后更新: 2022-02-26 09:05:55然而华盛顿低估了俄罗斯人民的爱国主义情绪。历史上俄罗斯曾遭受西欧国家多次入侵: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罗斯,1918年十四国联军武装干涉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二战中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造成数千万军民伤亡。苏联和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承受了最惨重的牺牲,同时也锤炼了两国坚强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成为了影响俄罗斯政坛最重要的因素,每个政党最根本的评判标准就是他们如何捍卫国家。
尤其在经历了苏联解体后的艰难时期之后,如今的俄罗斯人民并不像美国所期望的那么容易被煽动,总统普京一直享有较高的支持率。虽然外有美国长期的经济制裁,国内“颜色革命”不断,但俄罗斯政权却长期保持稳定。最终,美国决定主动升级乌克兰紧张局势,将战争威胁强加于东乌克兰人民,迫使俄罗斯出手自卫,从而找到借口对俄展开一轮更大规模的混合战争和经济制裁。
与克罗尼格在文章中的危言耸听不同,俄罗斯在东乌克兰紧张局势中的诉求从来不是“入侵”,而是完完全全的自我防卫。冲突波及的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两个地区,在历史上与俄罗斯的关系要比与乌克兰的关系更为久远紧密。
18世纪中期,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将这一地区发展成工业重镇,并将其命名为“新俄罗斯”,大量的俄罗斯族人迁居到这片土地。而西乌克兰地区则在数百年间被立陶宛人、波兰人、奥地利人、俄罗斯人、德国人先后占领,民族、语言、宗教都与俄罗斯不同,居民对俄罗斯的认同感比较低,甚至有很深的敌意。
近年来,西乌克兰新纳粹主义势力抬头,基辅、利沃夫等城市竟举行火炬游行,纪念纳粹匪首斯捷潘·班杰拉诞辰。在此前的冲突中,西乌克兰极端民族主义分子打出纳粹旗号,扬言要杀光东乌克兰人和亲俄分子。东乌克兰地区俄罗斯族不得不组织反抗,并向俄罗斯寻求援助。俄罗斯国内民意也认为普京应当出手援助东乌地区同族人。
北约东扩将乌克兰安全问题彻底白热化。苏联解体前,美国曾向戈尔巴乔夫承诺北约不会东扩,因为其原本的使命——对抗苏联、遏制欧洲共产主义——随着冷战的终结已经告一段落。然而北约背弃了当初的“君子协议”,在冷战后又吸纳了14个成员国,其中包括多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
2018年,乌克兰修订宪法,将加入北约和欧盟作为乌克兰的首要国家战略,这对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乌克兰首都基辅距离莫斯科直线距离仅有760公里,允许北约在乌克兰部署超高音速核武器几乎意味着俄罗斯彻底投降。
北约东扩进程(图自推特)
在冷战结束后,驱动美国外交战略的动力已经不仅是遏制共产主义,而是谋求无可置疑的、永久的军事和经济霸权。在美国的战略构想中,俄罗斯应当被解除武装,以“跟班”身份成为欧洲的一部分,并成为遏制中国——基辛格口中那个“更危险的敌人”——的桥头堡。
然而俄罗斯人的历史和当前国际地位已经决定了他们无法接受在美国治下的欧洲扮演“小跟班”,并且普京对于美国在国际事务上的诚信已经充满戒心。俄罗斯政府无疑并不想要战争,不仅因为这必然招致美国的经济制裁,而且普京也不愿将中国置于艰难的抉择境地。然而今日东乌克兰局势正是美俄关系的缩影:美国步步紧逼,俄罗斯退无可退。
美国精英的共识
去年,当大西洋理事会斯考克罗夫特战略与安全中心发布《更长电报》报告时,我注意到,中国的知识分子准确地指出,这篇报告充斥着陈腐的世界观、过时的方法论和质量低劣的内容。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份报告以及克罗尼格最近的文章应该受到忽视。
在美国的外交政策领域,美国外交关系协会(CFR)、大西洋理事会、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是最重要的三个智库机构,而这三家智库都一致地采用冷战视角在看待中俄两国。
在外交领域影响力最大的CFR制作了一个精美的时间线来展示“美中关系:1949~2021”,其中绝大部分节点流露出的是对抗而非——很多中国学者所以为的——友好合作。
CNAS成立于2007年,其时美国政界精英开始意识到中国未来的领导人不会成为下一个戈尔巴乔夫或者叶利钦,因此需要“为美国与中国的交往设计一条道路……鼓励更负责任的中国政权”——也就是“遏制”或者“颜色革命”的委婉说法。随后的奥巴马任期内,CNAS在“亚太再平衡”战略中起了关键的作用。
至于本文多次提及的大西洋理事会,则是美国军事霸权的直接支持者。在最近的东乌克兰冲突中,正是这家智库率先做出俄罗斯将要“入侵”乌克兰的预测。在阿富汗战争、北非的茉莉花革命、香港的“占中”运动中,都有大西洋理事会的身影。这些智库机构与传统的军工复合体深度融合,形成了一条煽动、制造、实施混合战争的完整“产业链”。
当地时间2月22日,美国总统拜登就乌克兰局势发表讲话。图自澎湃影像
尽管当前美国两党深度割裂,但在外交政策上却高度一致:俄罗斯必须被削弱、被肢解;中国则是对美国帝国主义霸权最大的威胁。美国经济一直没有从2008年金融危机中恢复,最近又遭受了新冠疫情的打击,而中国在这两轮全球性灾难中的出色表现,使其成为美国经济霸权强有力的挑战者。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GDP已于2013年超越美国;即使以绝对值计算,中国GDP也将于2028年超越美国。美国政治精英们很清楚:在经济上打败和遏制中国会很困难,因此他们有充分的动力诉诸混合战争(包括经济制裁、法律战、信息战等)乃至热战来维持美国霸权地位。
《每月评论》的约翰·贝拉米·福斯特指出,当今美国面临诸多难以解决的内部矛盾,被不满于现状的美国人选上总统宝座的特朗普代表的不是民粹主义,而是野蛮、渴望战争的新法西斯主义。而拜登和民主党在反俄反华这一点上与共和党毫无二致。曾在特朗普政府担任国务卿的蓬佩奥有可能在2024年竞选总统,这是一个更理性、更高效的新法西斯分子,随时谋划着在台湾挑起战火——据称他将于今年3月窜访台湾,面见蔡英文及多名政府高层,看起来他已经开始推动大西洋理事会提议的“在重叠的时间框内击败俄罗斯和中国”战略了。
相比中国“选贤任能”的国家治理模式,美国的部分政治精英们或许显得愚蠢、傲慢,但需要理解:这些政治精英有意愿、有资源、有权力同时发动对中国和俄罗斯的两场战争,并且不惮于动用核武器。他们的危险并不因为他们的愚蠢和傲慢而有所减轻。
(黛博拉·韦内齐亚尔是一名美国籍记者和编辑,曾在全球供应链领域工作35年。她目前居住在意大利威尼斯。)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俄军公布最新战报:已摧毁211处乌克兰军事基础设施
2022-02-26 08:59 乌克兰之殇 -
又一觉醒来,俄乌局势有哪些变化?
2022-02-26 08:34 乌克兰之殇 -
俄罗斯:不会长期驻留乌克兰
2022-02-26 08:20 乌克兰之殇 -
美国新增确诊80891例、死亡2392例
2022-02-26 07:5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我使馆凌晨提醒:不要随意亮明身份及展示识别性标识
2022-02-26 07:43 乌克兰之殇 -
俄罗斯一票否决,安理会乌克兰决议未通过
2022-02-26 07:35 乌克兰之殇 -
欧盟宣布将冻结普京和拉夫罗夫在欧资产
2022-02-26 07:15 乌克兰之殇 -
王毅阐述中方对当前乌克兰问题的五点立场
2022-02-26 07:15 乌克兰之殇 -
-
俄外交部:若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将报复
2022-02-25 23:05 俄罗斯之声 -
“我想问的不是乌克兰,是尼克松访华50周年”
2022-02-25 23:04 中美关系 -
英媒:欧盟将制裁普京和拉夫罗夫
2022-02-25 23:01 乌克兰之殇 -
秦刚:尼克松总统访华前练习用筷子,我的准备工作挑战更大
2022-02-25 22:49 中美关系 -
俄罗斯将对西方国家实施报复性制裁
2022-02-25 22:01 俄罗斯之声 -
-
“我,乌克兰,打钱”
2022-02-25 21:48 乌克兰之殇 -
在外方使馆机构微博下攻击谩骂,105个账号被处理
2022-02-25 21:31 -
乌克兰总统:一个喜剧演员的自我修养
2022-02-25 21:10 乌克兰之殇 -
普京将派代表团与乌克兰谈判
2022-02-25 21:01 俄罗斯之声 -
俄国防部称已封锁基辅西部
2022-02-25 20:40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评论 30义乌玩具商对特朗普翻白眼:我们不在乎! 评论 87挑起对华贸易战,“特朗普让美国娃准备:为国牺牲” 评论 118美乌终于签了矿产协议,最后一刻仍在“拉扯” 评论 265最新闻 Hot
-
“没有好消息,但他是靠经济议程当选的,那问题就来了”
-
义乌玩具商对特朗普翻白眼:我们不在乎!
-
挑起对华贸易战,“特朗普让美国娃准备:为国牺牲”
-
内阁“鼓掌欢送”,特朗普:委屈你了
-
无罪判决被撤销,李在明参选韩总统之路再添波折
-
为什么丧亲也成了婚恋中的“劣势”?
-
日本急着跟特朗普签协议:中国都说你不可靠啦
-
美乌终于签了矿产协议,最后一刻仍在“拉扯”
-
黄仁勋劝特朗普:得改,中国紧追其后
-
爱尔兰瑞安航空想买C919,美国有人先跳起来
-
特朗普:他们都讨厌我
-
“美国鼓励印巴合作”
-
美国一季度GDP萎缩0.3%,特朗普嘴硬:关税没错
-
“如果没有人口大国愿意派遣兵力,这一计划将是死路一条”
-
泽连斯基暗示要袭击俄胜利日阅兵式?俄方回应
-
“美国负债超33万亿美元,没钱补贴欧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