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位中国专家畅谈:下一个科技拐点离我们有多远
关键字: 科技拐点SELF马约拉纳费米子贾金锋超导托卡马克
(主持人)陆朝阳:再次感谢三位嘉宾非常精彩的点评,总是有大拐点和小拐点的,就像一个曲线里面有些拐点很明显可以看到,另外一些你可能需要放大之后才能看到,这就是我们前面讲的第一个问题积累。在一些不断的小拐点的积累之下,是非常有希望能够在科技领域出现一些大的拐点,让我们的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与贾金锋教授聊“马约拉纳费米子”
贾金锋
今年初,上海交通大学贾金锋科研团队在实验室里成功捕捉到了一种物理学家寻找多年的神秘粒子——马约拉纳费米子。这种粒子既是困扰物理学界80多年的正反粒子同体的特殊费米子,也是未来制造量子计算机完美选择对象之一。
贾金锋教授在本次SELF演讲中表示:“量子计算非常有用,速度非常快,但并不容易实现,其原因之一就是量子比特纠缠会有很多噪音杂质的影响,而拓扑量子计算可以利用它的拓扑性质,来保护量子不受干扰,而马约拉纳费米子的发现向拓扑量子计算迈进了一大步”。
观察者网:除了马约拉纳费米子,有没有别的粒子可以用于量子计算?
贾金锋:是这样的,量子计算其实是很多种方法,都可以制造量子计算。马约拉纳费米子是制造拓扑量子计算的一个最佳选择。因为拓扑量子计算完完全全是人们想出来的这么一个东西,而且拓扑量子计算必须需要一个叫做任意子的东西,任意子其实在自然界中不存在,而马约拉纳费米子就是现在找到的唯一的一种任意子,所以我们说它是制造拓扑量子计算的一个最佳的选择。
观察者网:为什么马约拉纳费米子会发生正反粒子同体的特殊现象,也就是为什么没有发生正反粒子在一起就会湮灭的现象?
贾金锋:对,我知道你说的意思。一般人认为正反粒子碰在一起就会湮灭掉,马约拉纳费米子是正反粒子同体的,如果两个马约拉纳费米子碰在一起也会湮灭掉,确实有这个现象。但是我们找到马约拉纳费米子,我们必须在空间上把它给分开,不能让两个马约拉纳费米子碰在一起,两个马约拉纳费米子碰在一起确实会湮灭掉。
观察者网:您和合作者花了七年才找到马约拉纳费米子,那么主要的困难是什么?您们当时为什么会选择在拓扑超导体里面找,因为之前有人说暗物质啊,中微子里面都有可能会有马约拉纳费米子,您们是不是都试过,是怎么找到的呢?
贾金锋:我们找的这个马约拉纳费米子,和暗物质、中微子那个是完全不同的,我们找的是一种准粒子,它只能在拓扑超导体里面去找。我们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有两个,一个就是自然界中没有拓扑超导体,我们必须先造出这种材料来,有了这种拓扑超导体我们才能去找。另外一个就是在这之前,没有人知道这个马约拉纳费米子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性质,所以一开始我们去找也很盲目,必须从拓扑超导体里面和普通的超导体的不同的信息中慢慢去找,找到这种不同以后,我们还要用马约拉纳费米子来解释这些东西,看它是不是确实跟马约拉纳费米子有关。这两方面是我们遇到的主要困难。
观察者网: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您觉得最近中国在量子信息方面的研究成果有没有可能在将来迎来一个科技的拐点?我们知道20世纪初,因为物理学的爆发,改变了人类科技的面貌。
贾金锋:是这样的,我觉得是很有可能的。因为中国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研究经费和人力,中国在这方面也取得了非常多的进展,特别是潘老师在量子通讯方面取得了很多进展。我们最近在凝聚态方面,在量子调控方面也取得了很多进展。如果中国政府投入更多的钱,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在这个方面取得更多的突破,走到世界的前面!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孙武
-
加拿大“怂”了,欧盟也要让步? 评论 55特朗普威胁日本:被宠坏了,贸易协议要告吹 评论 138“欧盟想一石二鸟,结果可能两头空” 评论 64印度财长:对美贸易谈判有两条“非常大的红线” 评论 165欧尔班炮轰:是欧盟搞的鬼 评论 222最新闻 Hot
-
佩通坦被停职,泰国副总理出任看守总理
-
加拿大“怂”了,欧盟也要让步?
-
特朗普开炮:如果没有补贴,马斯克可能早就回南非老家了
-
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回应带头下馆子:我们都不消费,民生就没有钱了
-
急急急!特朗普拉了一张表,再怼美联储
-
俄方宣称完全占领卢甘斯克州
-
贬值超10%,美元今年开局表现创52年来最差
-
水均益晒新身份证,辟谣移民
-
伊朗警告乌克兰:这么做,将产生严重后果
-
立菲防长沆瀣一气:我们都有个“敌对邻居”
-
“稀土禁令让全球面临抉择:买中国的,不然没得用”
-
小布什、奥巴马罕见联手谴责
-
内塔尼亚胡7月7日再访美
-
和中国分庭抗礼?日本要开采海底稀土
-
特朗普威胁日本:被宠坏了,贸易协议要告吹
-
马克龙回过味儿来了:这是勒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