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蓝:不吹不黑,商业航天出海有可能获得巨大成功
最后更新: 2024-11-26 21:56:36第四,海外市场环境和中国相比差异巨大,语言、宗教、历史文化迥异,政商工作效率和规范化程度普遍较低,应用场景和需求肯定也不尽相同。对于市场高度碎片化的服务如卫星物联网,或应用型商业航天公司来说,对当地市场和应用需求的深入理解必不可少。这就需要投入足够的资金和大量的时间,更需要当地的人脉和合作伙伴。这对规模尚小的初创航天公司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
第五,和其他产业相比,中国航天长期以来主要局限于国内发展,和国际市场的连接非常有限。而中国商业航天的创业者很大比例来自于国家队,这就导致商业航天公司普遍缺乏国际化经验和国际化人才,尤其是市场营销人才。
困难这么多,我们出海还有机会吗?
有,当然有!因为市场空间很大,我们的优势也很大。
其实我们不必在意欧美市场。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即使不包括中印两国,也有36亿人,是发达国家总人口3倍以上。作为信息技术的有机组成部分,航天应用可以帮助落后国家消除数字鸿沟,实现跨越式发展。最近几十年,许多发展中国家,比如东南亚和中东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展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中国商业航天的出现使得他们在西方之外多了一个选择,也能减少风险。巴西接纳中国千帆星座,和前段时间星链不服从巴西法院命令不无关系。这就是我们的巨大机会。
在国家队几十年积累的基础上,中国商业航天经过十年发展,已渡过起步期进入产业扩张阶段,产品日趋成熟,已具备很强的竞争力。虽然和SpaceX相比,我们在火箭回收、超重火箭、可复用载人飞船、巨型星座、手机直连卫星等方面还有若干年差距并正在全力追赶,总体来说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更全面、产业链更长、性价比更高。
在天地运输系统方面,中国商业火箭型号更多。除各家公司目前主攻的可回收大中型液体火箭,还有小型和中型固体火箭,能满足各种载荷和轨道的发射需求。得益于中国的产业链优势,中国商业火箭和可回收的猎鹰九号相比,性价比差距并不大,实现可回收后甚至可以超越。我们还有SpaceX尚不具备的海上发射能力,可以拉到赤道发射,对同步轨道载荷和东南亚国家卫星尤为合适。
引力一号海上发射图源:中新网
卫星方面,中国商业航天公司具备从公斤级到吨级各种卫星的研发制造能力。商业光学和雷达(SAR)卫星分辨率已达世界顶级,有兴趣的读者可搜下最近发射的长光卫星“吉林一号高分05B星”。万星级巨型低轨通信星座,中美是仅有的玩家。文首提到的千帆星座和国家队星网计划都是我们对星链的回应。相信我们作为后来者,性能上不会太落后,手机直连大概率会跳过星链所用的4G制式,一步到位实现国际电联的NTN标准,对接6G。
吉林一号高分05B星超高分辨率卫星照片图源:长光卫星
载人航天和前沿技术方面,我们近几年发展尤为迅速。最近公布的中国空间站商业补给飞船“快舟”和“昊龙”航天飞机对标美国天鹅座飞船和追梦者航天飞机,且进度神速。我们的商业公司也在研发亚轨道载人旅游飞船(中科宇航)、在轨维护(国宇星辰)、商业临近空间飞行器(凌空天行)、掩星气象观测(云遥宇航)等前沿性项目。
中科宇航亚轨道载人飞船模型图源:中科宇航
至于卫星火箭背后的测控、零部件、材料、应用等领域,中国的世界级供应链造就了很多商业化“隐形冠军”,例如专注商业测控的航天驭星。值得一提的是,航天驭星已经出海开始全球化布局。
中国业航天已经具备很强的竞争力,但目前我们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与之很不相称。航天是新质生产力,是面向未来的战略产业。作为一带一路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航天出海战略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前面已经提到,商业航天出海可能遇到比新能源等领域的更多、更大的挑战。这不仅需要我们的商业公司付出不懈的努力,也需要得到我们政府部门更多的支持和扶植。这里,笔者提出三点不尽成熟的建议:
首先,可以借鉴新能源领域出海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商业航天现有产业政策作进一步的完善和补充,将出海规划包括在内,并制定相应的鼓励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研发和营销支持、销售补贴、出口退税、无息或低息外汇贷款、融资配套等等。建议建立中国商业航天出海专项基金,主要用来支持资源不足的出海民商航天企业。
其次,可以由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工信部、国家航天局、国有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等单位联合成立中国商业航天国际化协调中心,通过外交渠道和驻外商务机构帮助出海企业在所在国处理各种相关事务,如政府关系、资质和准入申请、合作伙伴推荐等。对于重大事项,如境外卫星发射,则还可能需要驻外使团人员直接参与和所在国相关部门的对接和交流。
最后,要充分发挥港澳桥头堡作用。作为亚洲一号诞生地,香港是中国商业航天先行者,有亲商传统、自由港税收政策、完备的法律体系、国际金融资源、国际化的世界级大学、丰富的国际化商业人才等内地城市没有的优势。特区政府也有科创转型的决心。所以,香港非常适合作为商业航天出海、辐射一带一路尤其是东南亚的基地。
中央政府应该将香港纳入商业航天发展整体框架。前面建议的产业政策应一视同仁适用于港澳企业。工信部对频率协调等事项甚至可以给与港澳企业更大优先权。特区政府方面,则要简化牌照申请程序、降低准入门槛,给予商业航天初创企业更多机会。同时,配合国家商业航天政策,特区政府生产力局、创新科技署等机构可以为企业提供专项配套资金。
诚然,出海比内卷难度更高。但我要引用一句话:我们做这件事,不是因为它容易,而是因为它很难!
产业政策是我们的制度优势。这一点,连很多反华的美国政客也承认,甚至还羡慕。我们有机会,也有优势和实力,理当再接再厉,继新能源后再下一城,成为全球商业航天领导者,带领人类走向星辰大海。
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征程已启,未来值得期待。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史岱君 
-
美将29家中企列所谓涉疆法案实体清单,我商务部驳斥
2024-11-26 20:24 中美关系 -
中国铁建投资集团副总坠亡?简历已撤下,公司回应
2024-11-26 19:37 -
国家税务总局人事司原司长杨江龙被开除党籍
2024-11-26 19:11 廉政风暴 -
死缓!刘连舸受贿1.21亿,违规放贷33.2亿
2024-11-26 17:06 廉政风暴 -
习近平会见新加坡国务资政李显龙
2024-11-26 17:05 -
-
剑指电诈!《惩戒办法》全文来了
2024-11-26 10:33 依法治国 -
受贿数额特别巨大,王一新被提起公诉
2024-11-26 10:27 廉政风暴 -
官方通报文件仅200余字现7处错字:对相关人员停职、问责
2024-11-26 08:27 基层治理 -
整体热效率超过35%!国内首台15兆瓦重型燃气轮机点火成功
2024-11-26 06:38 科技前沿 -
美媒称以色列和黎真主党就停火协议条款达成一致
2024-11-25 23:19 -
十二部门发文:深化基于5G的编队行驶、远程驾驶等高级别自动驾驶
2024-11-25 21:09 科技前沿 -
李强:反对搞各种形式的“脱钩断链”“另起炉灶”
2024-11-25 20:10 -
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凌成兴被公诉
2024-11-25 15:53 廉政风暴 -
野猪闯入家中撕咬老人,医院:失血过多,当场死亡
2024-11-25 15:53 -
李政道骨灰归葬苏州
2024-11-25 12:35 -
四川一公交失控撞人致1死4伤,警方:司机突发疾病
2024-11-25 11:42 -
谢某宇被执行死刑!反家暴,最高法再出手
2024-11-25 11:16 依法治国 -
黄仁勋现身香港大排档,一个月内密集访问亚洲
2024-11-25 10:36 -
违背一个中国原则,3本含“问题地图”书籍被海关查获
2024-11-25 07:15
相关推荐 -
巴基斯坦: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756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403“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74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129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7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