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枫:台湾和平统一的曙光实际上在悄悄升起
在乌克兰战争中,美国也痛苦地发现,当年的“民主兵工厂”已经坟头长草了。乌克兰每天需要2万发炮弹,美国的产能是每月2万发炮弹。“标枪”、“毒刺”导弹的库存见底更是尴尬的现实。美国还在谋划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防空导弹,哪一天“爱国者”导弹也库存告急,应该是不奇怪的事。
在太平洋的另一边、台岛的门槛上,中国这个“世界工厂”远没有开足马力进行军工生产,但像二战年代的美国那样转产军工的潜力显而易见,也使得美国不寒而栗。难怪在乌克兰战争初期,美国最紧张的就是中俄之间“上不封顶”的关系可能包括向俄军提供装备弹药。中国出于自己对战争性质的判断和国际责任,在俄乌之间保持中立。但美国明白,中国不是迫于美国的压力,中国改主意也是一念之间的事。
美国依然拥有核优势,但除了确保互相摧毁,美国的核优势并不能转化为“美国胜利、中国战败”。没有人为了互相确保摧毁而发动世界大战。这也使得美国的战争选项越来越狭窄。
在地缘战略层面上,台湾是第一岛链锁住中国崛起的门锁;在经济战略层面上,台湾的芯片工业是中国经济转型和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起跳板;在国际政治层面上,“丢失台湾”也意味着美国对盟国承诺的不可靠。这些都是动摇美国霸权根基的。
但中国崛起既不从收回台湾开始,也不会在收回台湾结束;中国经济转型或许可以得益于台湾芯片工业,但并不依靠台湾芯片工业。中国一定要收回台湾,其中的历史、文化、政治、军事动力就不用多说了。沃土也好,焦土也好,台湾是一定要收回的。
在台海,直到90年代台海导弹危机,美国对打退解放军的跨海进攻有信心,击退不是公开的战略,但在台海的“战略模糊”正是对击退战略的暗示。过去20年来,解放军的实力越来越强大,美军在台海赢得常规战争胜利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实际上在西太平洋的强大存在都越来越受到威胁,美军越来越退居第二岛链了。F-15从嘉手纳撤出,B-62转赴北澳大利亚,都是例证。
前些年美国的空海一体战和第三次对消是美国对华战略开始了从击退向报复的转变,现在,美国战略界已经在认真讨论焦土战略了,这是对美国实力和利益的写照:既没有能力在台海赢得常规战争,又不能对中国实行有意义的报复而不玩火自焚,更不想打第三次世界大战。
这不是说解放台湾会轻而易举,值得认真去做的事情从来就没有轻而易举的。
有意思的是:美国的战略思维没有考虑台湾人是怎么想的。
毋庸讳言,台湾存在不小的拒统势力。他们拒绝和平统一,但对于靠自己的力量拒绝武力统一根本不存幻想。不仅没有信心,根本就是直接躺平。他们拒统的希望在于美国在台海采取击退战略,而且必须是轻易击退解放军的打击和进攻。他们连报复战略都不能接受,因为那意味着彻底打碎台湾的坛坛罐罐。
这曾经是貌似有道理的期望,但现在已经明显靠不住了。不仅靠不住,美国还在加紧从台湾釜底抽薪,逼迫台积电为首的芯片工业把产业基地向美国转移就是开始。当然,现在只是“要求”台积电在美国建造最先进的5nm(据说要升级成4nm)和3nm芯片制造设施,并带上配套的工程师和管理人员。
不管从芯片科技和经济来说,还是从地缘政治来说,台积电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张忠谋对全球化终结的伤感应该是真心的。
台积电(资料图)
从马歇尔计划开始,美国就踏上了全球化的不归路。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复兴不仅体现了“美国制度优越性”,更是价廉物美进口替代的开始。这不是美国助人为乐,而是因为资本逐利的本性,是亚当斯密开始的市场经济使然。
在“让利”的同时,美国人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活成本显著降低,美国财富极大增加。美国的全球化当然是在美国控制下的有序转移,美国依然掌握科技方面的软供应链,在制造业的硬供应链方面,也保留了高端制造业和龙头制造业。全球化的制造业和供应链在美国控制的全球金融供应链的调度下,继续在美国控制之下。美国不担心丧失对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科技领导权。
在这样的背景下,台积电脱颖而出,还因为中国崛起而左右逢源。
但几十年全球化下来,美国吃惊地发现,中国在制造业的硬供应链方面牢牢占据了世界的“中场”,在科技的软供应链方面也日拱一卒,不知不觉之间也把美国赶上了孟良崮。依靠全球化坐收渔利的美国担心了,因为美国供应链已经高度全球化,把台湾变成焦土是一个问题,美国也没有芯片了是另一个问题。最符合美国利益的是把台积电的前沿和核心产能迁往美国,这样台岛焦了给中国添堵,但不给美国添堵。
因此,美国要重建制造业,以巩固领导权,其中的关键就是把台积电变成美积电,甚至还有把台积电关键技术人员撤离台湾的传闻。于是,台岛成为废土就不是美国考虑的问题了。
通过顶级芯片重建制造业是与里根“涓滴经济学”(trickledowneconomics)相似的思路,不是自下而上,而是自上而下。今天美国的经济困境和贫富悬殊的根源正是在于“涓滴经济学”,“涓滴式制造业重建”的命运不会更好,但这是另外一个话题。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最高法:不得以商品已拆封为由主张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
2022-12-28 07:24 观网财经-消费 -
张伯礼:康复后,这些人群要小心二次感染
2022-12-28 07:17 抗疫进行时 -
最高法发文明确居家办公或者灵活办公工资标准问题
2022-12-28 07:17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2022-12-27 23:08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金融稳定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2022-12-27 22:33 依法治国 -
2020年病毒株回来了?武汉疾控回应
2022-12-27 21:35 抗疫进行时 -
全国名中医危北海教授逝世,享年91岁
2022-12-27 21:20 -
交通运输部:国际道路客运将逐步有序恢复
2022-12-27 20:36 抗疫进行时 -
法国大使馆发博欢迎中国游客,网友@日本:看看人家的格局
2022-12-27 20:33 -
这家新冠定点医院封了?北京地坛医院回应
2022-12-27 20:06 网络谣言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2022-12-27 19:46 观察者头条 -
移民局:明年1月8日起恢复办理内地居民旅游、商务赴港签注
2022-12-27 18:48 香港 -
蔡英文:台湾地区义务役延长至1年
2022-12-27 18:26 台湾 -
中组部:两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活动
2022-12-27 17:59 -
国家卫健委:现在出现的所谓“白肺”与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种无关
2022-12-27 17:47 抗疫进行时 -
国家卫健委:部分省份重症床位资源接近临界值
2022-12-27 17:35 抗疫进行时 -
张玉卓任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
2022-12-27 17:11 高层人事 -
中方是否将于下月发放旅游签证?外交部回应
2022-12-27 16:29 抗疫进行时 -
如何防范措施调整后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 梁万年回应
2022-12-27 16:13 抗疫进行时 -
中疾控:疫情监测发布将调整为每月公布一次
2022-12-27 16:12 抗疫进行时
相关推荐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71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79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1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6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9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