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枫:米格29综合症
关键字:就米格-29的情况,在武器与电子系统与苏-27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武器系数必须加大,以控制正常起飞重量,代价只能是燃油系数降低,航程和留空时间因此较低,不适合现代攻势空军的作战思想。米格-29 的短板是与身俱来的,与苏-27在外销市场和俄罗斯空军的待遇差别很说明问题。
这是一张白纸从头设计的情况,各部分的重量精确已知,或者可以精确指定。但在根据公开数据分析的时候,详细的分类数据不易获得。不仅航电系统的精确重量的问题,还有发动机重量的计算问题。西方把附件计入,俄罗斯通常只计算裸机。这使得有意义的数据比较有困难。但主要现有作战飞机的正常起飞重量、空重和机内燃油重量是公开给出的,用空重占正常起飞重量之比的空重系数是另一个方法。空重系数可以看作机体系数、动力系数与航电部分和固定航炮部分的武器系数之和,只把燃油和外挂武器分离出去了。这是相对可靠的数据,有望从比较中得出定性结论。
各型战斗机的数据比较
可以看出:
1.在同一重量级里,双发的空重代价比单发要高一点。这不是两台发动机比一台更重。如果推重比相同,在同样的推力情况下,两台发动机与一台发动机的重量是相同的。但两台发动机需要两套进气道和发动机安装结构,这才是双发空重代价的来源。
2.在同一技术水平下,轻型(或者中型)战斗机的空重系数比重型战斗机更高。这是因为不管飞机轻重,有些东西并不随飞机增大而同步增加,比如发动机附件、发电机、辅助发动机、液压/电液系统、供氧系统的重量,这些重量对轻型战斗机的影响大于重型战斗机。
3.战斗机推重比适当降低的化,可以显著降低空重系数,F-18和F-18E就是例子,米格-35相当于米格-29也是降低推重比的结果。
4.隐身导致空重代价,比较F-22和F-15、苏-57和苏-27就容易看到这一点。
数据中还能读出一些有意思的东西。米格-29在正常起飞重量下满油起飞的话,只有400公斤的重量可用于飞行员、导弹、炮弹。换句话说,按照二中二近挂载的话,必须减油起飞才能控制在正常起飞重量。当然,二中二近依然满油是可以起飞的,只是超载起飞而已。但带上需要的弹药起飞了,是按照正常起飞重量还是超重,这有关系吗?有关系。正常起飞重量是设计的基准,机动性、航程、速度、升限等关键参数都是围绕正常起飞重量而设计的。为了在起飞后马上达到要求的机动性,还是需要减油起飞的。但换一个思路,只有在起飞出击到一定距离、投入战斗时才要求达到规定的机动性,那超载起飞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从米格-29改进而来的多用途战斗机米格-35,内油大为上升,
苏-27正是这样。按照最大机内燃油起飞的话,什么武器都不带,都将大大超过正常起飞重量。但机内半油的情况下,“正常起飞重量”下还有2520公斤的飞行员与外挂武器重量的空间,这就可以携带足够的空战武器了。因此,在很多文献里,已经不用正常起飞重量的说法,而是改为作战载荷重量(loaded weight)了。对于大多数战斗机来说,这两者是相同的,但对于苏-27这样的远程战斗机来说,正常起飞重量要包括出击飞行的燃油,因此大大高于作战载荷重量。苏-57也是一样的问题。俄罗斯加油机不足,苏-27和苏-57要求远程制空,所以对设计基点的这样“修正主义”做法是合理的。
不过,超载起飞而以作战载荷重量为设计基点只是换一个计算参照点,并不改变问题的实质,别的战斗机也可以照此办理,机内燃油系数更高的战斗机依然起点更高,航程更远。超载起飞最终还受到最大起飞重量(米格-29为18000公斤)的限制,副油箱的额外阻力也使得副油箱燃油对航程的贡献要显著低于机内燃油,这还不算占用武器挂架而减少武器挂载的问题。
比较起来,F-15的正常起飞重量最为“正常”,按照最大机内燃油起飞的话,还有1400公斤留给飞行员、炮弹和导弹,四中二近够用了。F-22也差不多,有1510公斤。考虑到F-22时代AIM-120(约150公斤)和F-15时代的AIM-7F(约230公斤)的重量差别,六中二近甚至略有富余。但由于优秀的设计,依然有30%的燃油系数。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于宝辰
-
离谱!涉华汇报,欧盟官员竟用这个词… 评论 33国产芯片迎来资本“及时雨” 评论 35“《士兵突击》该拍的都拍了,我没糟蹋这部剧” 评论 56北约叫完“爸爸”,欧盟想着:帮特朗普搞定下中国 评论 141“中方已批准”,欧盟仍喋喋不休… 评论 289最新闻 Hot
-
离谱!涉华汇报,欧盟官员竟用这个词…
-
国产芯片迎来资本“及时雨”
-
日本人怒了,日本政府却…
-
公开决裂?洪森4小时超长直播指控:他信父女“叛国”
-
中国记者受伤事件,俄方已按恐袭罪立案
-
“又一座!乌四大锂矿俄已夺其二”
-
“大协议”即将达成?特朗普高调预告,印方却称“没进展”
-
“编剧不能因噎废食,因害怕男女对立而拒绝女性叙事”
-
还来?以防长:必要时会再次袭击
-
党内初选失利,“科莫将以独立人士身份竞选纽约市长”
-
发布会上“大发雷霆”,美防长怒斥福克斯新闻前同事
-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蔡澜去世
-
中国菜谱+越南厨房:中美博弈下的越南式“突围”
-
“《士兵突击》该拍的都拍了,我没糟蹋这部剧”
-
“馆长”:这次大陆行打了民进党一巴掌,台湾有60%的民意不支持民进党
-
美驻俄大使即将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