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松:江苏“新高考”来了,哪些问题亟待调整?
新高考真的好吗?
改革开放40年来,如果说中国教育界的第一项改革大事就是“恢复高考”,重新打开了这个当代中国最公平的升学通道。40多年间,全社会对于高考的关注远远超过其他选拔考试,因为它真的是绝大多数改变了人生命运的中国人都经过的一条道路——我国有 1.2 亿人通过高考进入大学。也正是如此,高考给了国人一个追求公平的机会,而“公平”也犹如信仰一般成为高考必然的内在价值。
新高考开始于 2014 年的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可以说,这些年来,高考改革始终围绕着公平和科学两个维度展开。
然而,自“新高考落地元年”之后,争议就开始了。上海、浙江在第一年试点后进行评估,出现了“物理遇冷”、有学校以及考生选考过于功利等问题。清华大学朱邦芬院士等呼吁保障基础性学科的人才培养。为此,在后续的省份和年份中,物理、历史都成为了必选其一的科目,保障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基础。
新高考的“物理遇冷风波”,是改革过程中的插曲。但是也提醒了改革者,新高考不仅仅是专家们讨论的理性决策,也是考生和中学的“用脚投票”,必须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作出调整,以疏解广大考生和家长的担忧,与此同时保障学科的健康发展。
起点公平,这是高考改革的底线和原则。新高考也强调继续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专项计划,为相对落后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孩子构筑起新的希望,是以公平为核心的考虑。
在新高考对分数结构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的同时,还终止了同样备受争议的“自主招生”,而是取代为“强基计划”。虽然今年也是“强基计划”的元年,但是各高校也纷纷积极准备,因校育人打造更合适的学科教育平台。同时,部分加分政策取消,减少了弄虚作假现象的出现,为考生提供了公平竞争的环境。
考生填报志愿采用“专业(类)+学校”的志愿组合方式也给了学生更加广阔的选择权,使有长远规划的考生可以更主动地按照自己的理想报考合适的院校。考生依据学业成绩和个人能力、兴趣特长等选择对口的院校和专业,各级各类高校依据专业发展背景和自身的实际水平设置专业报考要求,这是基于双方的相互尊重,其目的是保障高校选拔合适的学生,学生就读“正确”的专业。
为了打破唯分数论的情况,新的选考模式对学生的评价和招生录取主要依据“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这三部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新高考录取依据意味着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思想品德等非智力因素纳入到高考评价之中。对学生的考试评价将“结果评价”转变为“过程评价”。
归根到底,新高考背景下的教育公平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每个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即教育权利的平等;二是每个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即教育机会的均等;三是每个人都有平等享受教育带来的成果,即教育保障机制的公正。
公平是科学性的前提,也是科学性必然追求的内在价值。只有在公平的原则下,高考规则产生的成绩差异才具备招生选拔的科学性。
虽然如此,新高考不代表就真的能够一帆风顺。传统高考教育不公平的诱因,仍需新高考改革竭力破除。
首先是家庭背景差异,“经济上的贫穷几乎会影响到个体发展的所有机会”,贫困学生、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在学业规划、师资配备上都有着天然的劣势。新高考更加复杂的竞争逻辑,可能会拉大不同水平的高中教学培养的差距,让考生在选科阶段就失去优势。其次是思想观念偏差,受就业压力影响,高等教育带来的收益受到否定,“新读书无用论”向全社会蔓延。“双一流”建设刚刚起步,只把职业教育作为接受高等教育最后的选项,职业教育“二等公民”观念依然有待改变。更可怕的是,教育腐败问题并没有随着新高考的制度设计而解决,弱势群体考生不仅面对教育资源落后的窘境,还会面临被腐败势力欺压的双重打击。
其次,新高考将竞争的时间从高考的三天拉长到了整个高中阶段。中学和考生都面临更大的挑战。从中学校长的角度来看,其目标是要在现有办学条件的基础上保持自己的办学优势,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考上好的大学是核心的业绩追求。一般的中学就会更倾向于教育的工具价值,部分中学选科会具有强制性,对学生选课走班进行“套餐制”的安排,甚至有学校劝导学生不要选择本校不擅长的学科。而“走班制”又挑战着传统的班级教学秩序,造成“同班不同学”的现象,给学校教学管理带来影响。对于中学教师而言,学科的价值可能会超过教学水平本身,自己的职业发展和升学率可能取决于“自己教什么”,而不是“教得怎么样”。对于考生,选择科目是必然带有功利性,有规避强者的选择倾向,出现“田忌赛马”的现象。部分省份实行的二次考试,初衷是减少“一考定终身”,实则是让考生“再刷一次分”,反而增加了考生的负担。
再次,新高考的很多政策细节仍需要不断完善,改革的社会阻力仍然不小。我国各省的情况差异极大,全面改革仍需要足够的耐心和定力。原定于2018年秋季入学新高一入学开始启动新高考改革的18个省市中,有10个省市明确表示推迟一年启动,包括安徽、河南、四川、山西、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江西、贵州、西藏。多个省份大面积推迟新高考改革,其实是有原因的,从这些推迟改革的省份不难看出,基本上都是教育相对落后的省份,由于教育落后,导致新高考的实施条件不够成熟。新高考改革试图尝试改变高校在各省招生计划实现教育机会公平。通过制度设计来进行名额分配调整,增加人口大省的录取名额,提高中西部省份的录取率。但是,这一利益调整一经试水,就引起一些省市出现了群众性抗议,比如,江苏、湖北是中国教育强省,高校数量稳居第二梯队。国家分配给这些省的招生名额也多。2016年国家从江苏2016年调出3.8万个、湖北省调出4万个招生计划,在当年国家调出志愿西部省份的16万名额中,两省就占一半,引发苏鄂两省家长在省教育厅聚集,酝酿成为群体事件。
2016年5月14日,近千人聚集在江苏省教育厅聚集。
很难说,高考的一次改革就能够彻底革除所谓应试教育的诸多弊端。也很难说,高考方式进行了变革,教育观念就会立马更新,教育质量就会立竿见影地提高,用人单位的人才观就会更科学,家长对孩子的培养就会少一些功利性。高考改革的成功,除了科学、公平的制度设计,更离不开全社会现代教育理念的集体觉醒。高考不仅在考975万考生,也需要我们把自己投入进去,来一场教育观念革新,在重塑考试制度的同时重塑自身对于教育本质的理解。
在某种程度上,高考被寄予了的期待已经远远超过一场高校统一招生考试本身,它已经成为了中国社会公平的一把标尺,也是中国社会公平的“晴雨表”。
高考从来就不是“家有考生”的自家事,而是全社会关注的民生大事。高考不仅是基础教育的“指挥棒”,而且是高等教育的“引水渠”,它还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减压阀”。高考的改革牵动着整个社会最敏感的神经。
新高考,必然要承受本不属于这场改革,但是又必然要承受的中国社会变革之重——毕竟这是“高考”——改变了数亿中国人命运,也将改变更多中国人命运的“高考”。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辽宁新增确诊8例,无症状感染者4例
2020-08-01 08:0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上海新增境外输入4例
2020-08-01 07:5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浙大:努某某被开除学籍
2020-08-01 00:30 中西教育 -
罗冠聪、郑文杰等6名逃往海外乱港分子,通缉!
2020-07-31 22:56 香港 -
八一建军节前夕,李强龚正等市领导分别前往驻沪部队慰问!
2020-07-31 22:03 上海观察 -
李强龚正今天率团赴东部战区走访慰问,共商军地合作,共庆建军93周年!
2020-07-31 21:59 上海观察 -
河北省委副书记赵一德跨省履新陕西省委副书记
2020-07-31 21:43 高层人事 -
安徽省委副书记信长星履新青海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党组书记
2020-07-31 21:32 高层人事 -
山西:“专升本押中分数超200分”系某教育机构虚假宣传
2020-07-31 21:27 网络谣言 -
习近平出席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并宣布正式开通
2020-07-31 20:52 航空航天 -
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抓紧工作 奋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2020-07-31 20:47 习主席带领我们强军 -
市场监管总局:瑞幸通过虚假交易等方式制作虚假业绩并对外宣传
2020-07-31 20:41 产业万象 -
林郑:立法机关空缺问题,将提请人大常委会决定
2020-07-31 20:22 香港 -
-
港澳办:推迟选举合理合法
2020-07-31 19:20 香港 -
中央决定派员赴港,协助大规模检测
2020-07-31 19:19 香港 -
中央政府支持港府决定
2020-07-31 19:12 香港 -
习近平出席建成暨开通仪式并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2020-07-31 19:10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胡和平任文旅部党组书记,雒树刚不再担任
2020-07-31 18:44 高层人事 -
武汉协和医院一护士坠楼,警方通报
2020-07-31 18:23
相关推荐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110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51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85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评论 422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评论 278最新闻 Hot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
果然,英国被用来“立规矩”了
-
印度官员:印军正做出回应
-
印方:一高级官员在巴方炮击中身亡
-
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已打击20多处印度军事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