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松:高考报志愿,如何避免“陈春秀悲剧”?
“权力不用,过期作废”冈纳·缪尔达尔提出的“腐败的民俗学”认为,“掌握权力的每一个人都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他家庭的利益或他觉得应忠于的社会集团的利益来利用权力”。这种通过权力攫取利益的行为即是“寻租”。在广大中国基层,特别是基层农村地区,往往由于权力过于集中,对农村基层干部权力的制度性约束不足,为农村基层干部寻租提供了制度上的便利,进而衍生出普遍存在的依靠权力寻租的文化。而对于一批拥有较好社会背景、较强经济实力的人也会通过与掌权者建立联系而达到追求个人利益的目的。目前曝光细节的三起案件中,孩子家长无不是在当地比较“有脸面”的工作,为了孩子也铤而走险。
腐败的另一个催化剂便是国人最常说的“人情社会”,甚至成为了一种文化正确,“不讲人情”成为了一种“原罪”,成为排除异己的理由。由于在大城市,人与人之间的原生家庭属性差异一般很大,所以不容易建立起牢固的、基于血缘宗亲的传统封建式家族利益集团。而在乡镇基层,往往庞大的熟人关系圈笼罩在整个政府权力系统。由于基层工作和相关人员在地域层面上的相对局限性,接触的人际圈并不大,都是熟悉的亲人和朋友。因此,这些人可能会要求基层干部为自身利益而行方便,以此来满足自身私欲。而基层干部碍于人情也很难拒绝。这就导致出现很多基层干部在工作中违规提供便利,进而损害公众利益。
当裙带关系下的“托熟人找关系”成为一种潜规则的时候,就会给权力寻租披上合“礼”化的外衣,如果村庄权力制约机制难以有效施行,镇长或党支部书记成为村庄集体资源的代理人,这种绝对的权力导致的必然是绝对的腐败,腐败的表现形式最终就会演化成为一系列的潜规则。而当利益集团形成之后,就会将公共利益私有化,地方公权力被小部分人占用并谋取利益。这也是近年来,只要是基层腐败案就会是窝案、串案,拔出萝卜带着泥。在此系列的冒名顶替中,几乎违规行为涵盖招生流程所有环节,甚至连邮政系统也参与其中,更不用说管辖档案、户口的人事部门、公安部门。
高校腐败
高校招生,一直是高校腐败案件的重灾区之一,其他还包括工程财务等方面。而由于高校相对独立的办学环境,使得很多高校比之政府更少了上级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管,行政权力更加集中,学术自治形同虚设,成为了“独立王国”。
在南昌大学研究人员对117个高校腐败案件的分析研究中,发现初次腐败案发年龄集中在39岁至59岁之间;腐败主体属于校级正副职领导的占56.5%,校内党政职能部门负责人这种关键岗位权力拥有者也是腐败行为的高发群体,占总案例数的35%,而院系负责人要少得多,仅占6%。从腐败领域来看,在可以收集到相关信息的103个个案中,基建、财务、采购、人事、招生等为腐败区。其中,基建领域腐败最为显著。
以上三张图都来自论文《治理结构,权力机制与高校腐败--基于177个高校腐败案例的分析》,作者曾明、郑旭旭、章辉腾
这些数据和高校的行政体制非常吻合。由于当代公办高校依旧采用类似政府的科层体系,在官员晋升金字塔的攀登中,能够晋升毕竟是少数,晋升无望的在面临退居二线或“提前退休”的情境下,官员极易产生“权力不用过期作废”的心态。同时,长期以来受“退休=安全着陆”的潜规则影响,“干最后一票大的”往往成为“权力变现”的关键时刻。因此腐败的“39 岁”、“49 岁”以及“59 岁”现象在高校也同样适用。再来看行政级别和职务,和基层腐败类似的,同样是党政一把手为主体,党政职能部门负责人这种关键岗位权力拥有者为主。
高校腐败实质上和基层腐败“制度性同型”:
首先,在组织结构方面,高校的机构设置与政府是相同的,高校行政体系的建设也基本按照政府行政部门机构设置。而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拥有对于高校的管辖权,行政级别还存在对应关系,干部也可以相互交流。从这个角度来看,高校俨然变成了政府教育行政单位的下级行政部门。
其次,决策机制也是同型的,高校采取这种与国家治理一致的方式,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政府的运转是权力的施用和服从。上下级关系本质是权威关系,上级制定决策下达指标,下级执行并完成指标。因此在这种关系下,极易也孕育出相同的官场文化,行政人员官僚化,行政关系圈子化。
再次,制度和文化也是趋同的,一方面高校在制度层面形成与政府相似的“一把手负责制”管理体制,“一把手”往往把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集于一身,使得“一把手负责制”蜕变为“开支一支笔,用人一言堂,大权一把抓”的畸形权力体制。另一方面,高校的晋升机制也同样是金字塔,各个领域都有权力寻租的需求。因此,高校“一把手”负责的权力体制与关系、圈子文化相耦合,就形成了同样的腐败现象。
而高校产生大量腐败案的五大领域基建、人事、招生、采购、财务里,招生算是高校特有的职能,也成为了区别于政府的腐败重灾区。
随着近年来高校扩招,体制内的各种招聘招考都有学历要求,对于学历的追求也成为了当代想要进入体制内的青年人的“刚需”。倘若高校游离于法律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之外,必然导致高校职务犯罪频发。
写在最后
因为一次顶替,整个人生被改写。这样的悲剧我们不止见过一次,眼下又到一年高考填志愿,我们希望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每一个学子都能通过收到心仪大学的通知书,让自己的大学梦不被腐败侵蚀。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标签 高校腐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徐俊 
-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在长春考察调研
2020-07-23 22:49 -
习近平在长春考察调研
2020-07-23 22:44 -
-
总书记牵挂的这方黑土地 是大有可为的热土
2020-07-23 22:06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吉林考察第一站,总书记这个举动蕴含深意
2020-07-23 22:02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杭州女子离奇失踪,警方正式通报
2020-07-23 21:07 依法治国 -
商务部回应美方对“人民币汇率低估”反补贴调查
2020-07-23 20:40 中美关系 -
林郑请求内地医护支援?香港护士协会竟发声明“反对”
2020-07-23 20:40 香港 -
今天,美国驻港澳总领馆前一幕
2020-07-23 20:17 香港 -
山西文旅厅官员偷拍女租客,刑拘
2020-07-23 19:35 依法治国 -
习近平同普京分别向中俄执政党对话机制第八次会议致贺信
2020-07-23 19:12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大连新增2例,活动轨迹公布
2020-07-23 18:5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李强龚正今天向市老领导老同志通报重点工作
2020-07-23 18:48 上海观察 -
习近平八一前夕视察空军航空大学
2020-07-23 18:37 习主席带领我们强军 -
杭州失踪女子小区禁入外来人员 进出10几辆抽粪车
2020-07-23 18:24 -
这件大事 总书记始终惦念
2020-07-23 18:08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可能关闭美国驻成都和香港领馆?中方回应
2020-07-23 17:57 中美关系 -
国家网信办:集中整治商业网站平台和“自媒体”违法违规行为
2020-07-23 17:17 网络监督 -
美国务院指责中国军民融合政策 外交部:典型双重标准
2020-07-23 17:06 中美关系 -
美方两次擅自拆开中方外交邮袋,事后未否认事实
2020-07-23 16:57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22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46“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评论 48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评论 123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评论 108最新闻 Hot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
越南总理:越美首轮谈判本周三举行,维持全年8%增长目标
-
“最美教师”邓滢,履新职
-
五一出游哪里人最多?河南接待游客6450.3万人次
-
美防长“动刀”美军高层,至少砍20%
-
以色列要全面占领加沙?“等特朗普结束中东之行……”
-
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