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一年市值蒸发近80亿,倍轻松不再“轻松”?
(文/李鹏涛 编辑/马媛媛)曾经“躺着”赚钱得倍轻松也迎来了艰难时刻。
8月21日下午,倍轻松披露了2022年上半年业绩,该公司上半年营收4.59亿元,同比减少15.65%;归母净利润亏损3545.81万元,较上年同期4136.32万元减少185.72%。这是倍轻松自2021年登录资本市场以来的最差业绩。
反映在资本市场上,倍轻松开盘即大跌,截至8月22日收盘,该公司跌6.09%至41.47元/股,当日市值蒸发1.66亿元,距一年前上市首日市值已蒸发79.95亿元。
业绩变脸
公开资料显示,倍轻松是一家主要从事智能便携按摩器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企业,其主要经营的自主品牌为“breo”与“倍轻松”系列产品,同时该公司还为其他知名品牌企业提供ODM定制产品。
自2016年以来,倍轻松的营收及净利润增速一直保持双位数增长,然而进入2022年,该公司却上演了业绩变脸,由盈利转为亏损。以2021年上半年经营数据为例,该年其营收同比暴增64.94%至5.44亿元,净利润同比暴增248.78%至4136.32万元。
继2022年一季度亏损995.55万元后,倍轻松二季度倍轻松亏损幅度扩大,今年上半年共亏损3545.81万元,同比暴跌185.72%。
针对业绩的下滑,倍轻松表示主要受新冠疫情反复,虽然各地积极采取疫情防控措施,避免了疫情的进一步扩散,但疫情的反复仍对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来带了较大的冲击。居民消费意愿下降,物流快递运输受阻,差旅出行人数明显下降,对国内消费市场产生了不利影响。
在销售渠道上,倍轻松采用线上和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2022年上半年该公司线下渠道收入1.29亿元,同比下滑38.94%。对此倍轻松解释称,“全国交通客运量的大幅下滑导致公司线下渠道位于机场、高铁枢纽的直营门店客流量骤减,对线下门店经营造成较大扰动。”
与此相对的是,倍轻松着力发展线上渠道。上述同期,倍轻松线上渠道收入3.14亿元,同比增长6.33%,其中倍轻松品牌在京东平台的市占率提升至23.7%,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8个百分点。
众所周知,线上用户更加注重性价比,对价格敏感,倍轻松在开拓线上渠道的同时,其毛利率也因销售费用等成本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今年上半年倍轻松的销售费用为2.27亿元,约占总营收的一半;该公司的毛利率则下滑了7.98个百分点至52.96%。该公司也在半年报中提示称,“受多种因素影响,该公司高毛利产品销售受限,将面临毛利率下滑的风险。”
具体到产品上,倍轻松仅有眼部类和颈部类产品的收入突破亿元。2022年上半年,该公司眼部和颈部产品分别收入1.04亿元和1.15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22.69%和25.12%;另外肩部、艾灸、腰背部等10类产品共收入2.4亿元,占总营收的52.19%。
行业竞争激烈
近年来,受年轻消费群体“健康焦虑”的影响下,像倍轻松这类智能便携按摩器行业也快速增长。
今年麦肯锡发布的《健康消费图鉴》显示,有超过60%的中国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视健康为头等大事,而该比例在美国是37%,在日本是14%;26岁至30岁左右的90后成为真正的养生主力,有超过七成的90后年轻人把健康看得最重。
在此背景下,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15年至2021年,我国按摩器市场规模由96亿元增长至18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1.05%。
与此同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在2030年达到16万亿,国家鼓励各企业探索推进可穿戴设备、智能健康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移动应用服务等发展,按摩仪市场仍有一定发展空间。
但需要指出的是,以个人消费按摩仪的现状来看,按摩仪产品复购率低,尽管产品更新迭代较快,人们也很少有意愿在短时间内购买功能相差不大的新产品。
此外,目前智能便携按摩器行业已然不再是有待开发的蓝海市场,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营业的按摩器企业数量已经超5000家,资金、流量更优的京东京造、网易严选、小米有品等互联网公司们也在争相进入,同样推出“便携、小巧、智能”的按摩仪,与倍轻松竞争。
有业内人士指出,“按摩仪行业进入门槛较低,市面上有很多同质化的产品,按摩仪品牌较难形成技术层面的护城河。对于按摩器来说,产品能否获取消费者的认可,提升产品的渗透率,核心要素在于产品能否解决用户的核心痛点问题。”
对于日益激烈的竞争,倍轻松也在半年报袒露了自己的忧虑,“如果公司不能不能持续保持技术领先、压缩新产品的上线周期,不能及时根据市场需求持续推出高品质的产品,则公司存在产品价格下降、营业收入增速放缓、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
或许是为了提升产品竞争力,倍轻松的研发投入开始增加。今年上半年,倍轻松的研发费用就达到3031.05万,同比增长38.77%;而2021年全年,该公司研发投入为4720.5万元。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公司将持续加大产品研发创新力度,着力优化用户运营体系,重构以产品和用户为核心的组织架构,多措并举进一步提升公司全面服务用户的能力,以构建更多维度的竞争壁垒,提升应对更大市场波动的能力。”倍轻松指出。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李鹏涛 
-
独家回应:原爱家集团执行总裁段静确认加盟东原
2022-08-22 14:05 中国房市 -
诺辉健康上半年营收2.26亿,净亏损率收窄至47%
2022-08-20 21:14 观网财经-健康 -
巨轮转向中的稳与难:平安健康营收减26%,减亏51.6%
2022-08-20 12:33 观网财经-健康 -
-
越秀地产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林昭远称有信心完成年度目标
2022-08-18 19:35 中国房市 -
走出地产母公司舒适圈,雅生活如何布局未来?
2022-08-18 19:32 中国房市 -
销售额腰斩、库存去化难,央企中海宏洋危机显现
2022-08-18 13:00 观网财经-房产 -
48万入手环沪文旅康养圣地,新湖绿城海上明月交付在即
2022-08-18 08:05 中国房市 -
前七月新房销售下降超3成,二三线城市量价齐跌
2022-08-17 20:52 中国房市 -
无视现金流下滑92%,顾家家居仍花5.7亿营销
2022-08-16 21:39 观网财经-房产 -
发不起司机工资而停运?河南郸城公交折射行业经营困境
2022-08-13 20:23 产业万象 -
17家房企联名请求合肥市政府:打击专业房闹及“恶意维权”
2022-08-13 14:50 观网财经-房产 -
营收净利双降、市占率下滑,即将赴港上市的中国中免忧虑隐现
2022-08-12 23:15 观网财经-消费 -
冲击A股年内第二大IPO,联影能否破局高端装备“卡脖子”困境?
2022-08-12 14:29 观网财经-健康 -
越秀服务上市一周年,第三方外拓在管面积增长151%
2022-08-11 20:26 中国房市 -
郑州百亿纾困基金,首个“幸运儿”为什么不是住宅?
2022-08-11 19:57 中国房市 -
营收净利双增背后,华东医药靠收并购转型走出集采失利阴影?
2022-08-10 22:19 观网财经-健康 -
龙湖管理层回应股价大跌:商票逾期系谣言
2022-08-10 19:21 中国房市 -
千亿新华联,被3000万欠款逼到墙角
2022-08-10 19:05 中国房市 -
扣非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新明珠能成为上市陶企第一股吗?
2022-08-10 19:04 中国房市
相关推荐 -
“7年造不了一艘船!美国对华下毒,只会毒死我们” 评论 101中方没续牛肉,“美国对华出口量逼近零” 评论 191果然,美媒用“亲华”来猎巫马斯克 评论 90AI与国运:AI发展到了向西还是向东的节点 评论 28最新闻 Hot
-
“7年造不了一艘船!美国对华下毒,只会毒死我们”
-
王文:要消除国内对巴基斯坦安全的恐惧
-
中方没续牛肉,“美国对华出口量逼近零”
-
王文:奉劝美国不要再想侵犯中国的上空
-
由于癌症治疗副作用,查尔斯三世短暂住院
-
“美国高校总想收中国的钱,得好好检查下”
-
特朗普汽车关税,“只会让中国电动汽车领先”
-
郑永年:中国不是美国,不会加入瓜分世界的行列
-
欧洲太想“上桌”了,但…
-
真有极光!NASA拍到了
-
交割日逼近 ,“港府正接洽长和”
-
“怪事!穷国用上先进技术,富国还在用落后技术”
-
“我们列出3个与美方不重复的AI安全风险后,基辛格发出赞叹”
-
“‘奥本海默时刻’是否到了?我们要边发展边治理”
-
“特朗普都能和普京谈了,欧洲为什么不行?”
-
又现“社死级”泄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