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厉打击!微信3个月永久封停恶意营销账号超19000个
“哮喘病女儿在校遭遇老师凌虐,体罚至吐血住院!”5月30日,一条“骇人听闻”的消息在社交平台上疯狂传播。一时间,这条消息迅速发酵,点击量超亿,引起群民激愤。
然而,在短短不到24小时内,事件就发生180°大反转:广州白云公安接连发布2条官方通报,称发帖人员所诉内容系故意捏造,这种通过恶意注册账号冒充他人、雇请网络水军进行炒作的形式涉嫌寻衅滋事,已被警方立案侦查。
在这场自导自演的闹剧背后,关注“恶意流量”传谣恶行、学会正确甄别网络资讯成为重要的话题。
“恶意流量黑产”盛行
事实上,这次引发热议的“教师凌虐学生”事件还仅是“恶意流量黑产”的冰山一角。
疫情期间,“华商难”、“XX国家想要回归中国”、“XX地区女性渴望嫁到中国”等一系列批量复制的自媒体文章就曾在网络上发酵过一轮“病毒式传播”,营销号通过批量炮制文章的手段,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消费大众的爱国情怀。
近年来,“恶意流量黑产”正以夸张、猎奇、病毒化的方式,有组织地传播不良信息来谋取私利,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日渐出现“趋利化”、“组织化”的特征。
去年4月,腾讯守护者计划安全团队依法配合广州警方破获了全国最大利用虚假信息推广引流的网络黑产案件,经侦查,该犯罪团伙注册了多家空壳公司,并以这些公司的名义注册了2000多个网络账号,为网络黄赌平台、网络诈骗网站等进行广告投放和信息推送。
据微信安全风控中心总监、安全专家钟广君介绍,恶意流量利用低俗或者其他吸引眼球的信息诱导正常用户去访问特定页面或完成转发、关注等操作,这些特定页面就可能包含有色情、赌博、盗版文学、制假售假等可变现的下游黑产。
也有的恶意流量控制海量账户去人为或者仿冒人为刷流量,如文章的阅读量,点赞数,投票,评论,网店交易量,视频播放量,互联网广告点击量等,利用互联网的“从众心理”,转化为实际的经济利益,或者是通过制造虚假点击和访问,干扰对象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比如网店刷差评等。
恶意营销主要包括垃圾营销、夸大误导、谣言。垃圾营销分为涉及丰胸、减肥、增高、壮阳、性保健的黑五类;医疗保健夸大;介绍某种食用或者养生产品时编故事,鼓吹产品好,对安全性断言或者保证;知名品牌的高仿;诈骗型营销等。
夸大误导也就是常说的“标题党”,此类标题通常会歪曲事实,误导社会公众。包括恐吓侮辱、低俗、煽动夸大等。谣言主要包括生活常识养生类、恶意造谣、社会时政类谣言。
违规链接不仅助长了恶意营销的风气,破坏了微信的生态环境,也对微信用户造成骚扰,部分违规外链还存在恶意绑架用户的社交关系链、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的行为,隐私信息的泄露很可能给用户带来安全隐患。
恶意流量正在危害市场经济环境,当“刷量”成为一些企业的思维惯性和常态做法,质量、服务、创意、价格的比拼可能会变成流量的比拼。
官方全力打击
恶意引导和制造流量行为都是不被法律和平台所允许的。2020年3月21日,微信正式开展为期100天的“清风计划”内容生态治理专项行动,进一步清理标题党、恶意引流、低俗炒作、地域攻击、传播伪科学等内容。同时通过技术审核、人工巡查和用户举报等多种方式,加强内容治理。
据悉,今年3月1日至6月9日,微信公众平台对于恶意营销行为,共计删文29065篇,能力封禁账号8804个,永久封停账号19316个。
今年1月份以来,微信共计对超过100万条确认违规的外部链接进行了处理,用户举报量整体下降35%,诱导分享类链接下降40%,红包欺诈类持续下降了60%。
自5月22日起,国家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8个月的2020“清朗”专项行动。“清朗”专项行动将全面覆盖各类网络传播渠道和平台,集中清理网上各类违法和不良信息。
此外,微信提出了携手治理公共舆论空间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落实通信实名制的规则要求。从注册流程的源头——手机号码的实名制入手,从根本上杜绝各种非实名的黑卡和虽有人员信息登记但与实际使用人不符的黑卡的出现和泛滥,为互联网服务的实名提供基础性保证。
2、互联网行业不断增加技术识别恶意账号的安全保护措施。包括发现、识别、判定、溯源、处罚、打击、救济在内的一系列的安全举措也应不断升级,在不断识别和清理虚假流量的同时,采取多种手段遏制新增虚假流量的产生,不断压缩抽干虚假流量生存空间。
3、加强法律保护,实现精准打击。实践中,已有法院以非法经营罪、破坏生产经营罪对“刷单”定罪量刑。对于刷阅读量、刷点击量则并无定论,建议可以从“刷单”的判决中寻求法理支持。对于刷量后骗取广告费或其他经济利益的,可以考虑以诈骗罪进行惩处。
4、倡导虚假流量的多方共治。打击治理恶意营销和违规外链必须依靠多方联动机制,如公安司法机关、工信部门、工商管理部门、银行、通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和学界,推动共同建立预警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反馈机制等,形成合力。
(编辑 卢思叶)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卢思叶 
-
注意力稀缺时代,直播数据已经不买不行了吗?
2020-06-11 17:36 -
苏宁置业新增57万元执行标的
2020-06-11 15:37 商业 -
AI视觉全球挑战大赛成绩揭晓,支付宝夺冠
2020-06-11 13:47 商业 -
前Netflix副总裁加盟爱奇艺,负责海外战略
2020-06-11 11:01 商业 -
华为或独占维信诺屏下摄像头方案
2020-06-11 10:46 手机 -
京东香港上市定价据悉为226港元/股
2020-06-11 09:55 股市 -
腾讯攻入阿里后院 电商梦不止步
2020-06-10 19:57 商业 -
布局生活服务领域 欢聚集团1亿美元领投同程生活
2020-06-10 18:15 -
Arm中国突传“夺权大战”
2020-06-10 16:20 大公司 -
年内4次减持,刘炽平套现腾讯6亿
2020-06-10 16:13 商业 -
未尽审查等义务,饿了么又被罚20万
2020-06-10 15:42 商业 -
乐视1300余个商标起拍价约13万,贾跃亭所持股票也要拍
2020-06-10 14:19 大公司 -
总投资10亿美元氢能源项目在嘉兴开工 拟打造“中国氢谷”
2020-06-10 12:06 -
国货“山寨”日系 “北海道酸奶”原来是国产
2020-06-10 11:34 商业 -
万达旗下电商平台计划注销,已在做最后债务清算
2020-06-10 10:42 大公司 -
赴美设厂悬而未决,台积电董事长称不想失去华为
2020-06-09 16:27 大公司 -
民航局:海南试点开放第七航权
2020-06-09 15:43 商业 -
客运收入跌至去年1%,国泰航空重组港府入股6.08%
2020-06-09 14:56 香港 -
阿里云:今年再招5000人,重点吸引芯片AI等人才
2020-06-09 10:40 -
不包邮区也能“次日达”,京东物流大提速
2020-06-08 18:29 商业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拜登这损招反逼他人找中国买”,特朗普想修改…
-
“我想当教皇”
-
美国新驻华大使:曾在香港居住多年,对特朗普“忠诚”
-
白宫怒批是“敌对政治行为”后,亚马逊和沃尔玛怂了
-
法国也来,要对中国小包裹下手
-
尴尬!“特朗普上回庆百日的美国工厂,已迁至中国”
-
韩国打脸美财长:没这事
-
蔡澜回应“入ICU观察”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
“特朗普关税反倒加强了中国决心,危机正化为机遇”
-
“我们无法在美生产任何产品,销美商品将涨价”
-
“这是逼中国放弃美债,特朗普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套餐十元起,多地宣布五一假期向游客开放机关食堂
-
17万粉放牛网红,竟是10年前的“绝命糖师”
-
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旦增,主动投案
-
仝卓公开举报33家公司偷税,相关部门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