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现场问答实录
关键字: 华为
路透社: 我之前也听到华为多次澄清,你们没有意愿成为一个独立的芯片厂家。 但是,近期任总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到对于给苹果公司提供芯片持开放态度。 这是不是意味着华为在做根本的战略调整和改变? 如果这不是改变的话,是不是只是为了公关? 另外一个问题,如果华为是认真要做出这样的改变的话,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时机呢? 以及你们有没有就这件事情,与苹果公司开展沟通?
胡厚崑: 我们的芯片战略没有任何改变。像过去一样,我们在芯片上既要坚持自主可控,同时又坚决走开放合作的道路。我们有很多不同业务,目前的业务结构对于现有管理能力来说已经很挑战了。
所以,我们没有意愿和计划在现阶段把芯片变成一个独立业务。在这方面,我们和苹果也没有具体的讨论。
我们认为苹果是一家非常伟大的公司,对整个移动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果没有苹果的努力,移动互联网时代不会这么早到来。
5G现在正处于激动人心、万箭齐发的时代,在这个时候,像苹果这样优秀的公司是不应该缺席的。从整个产业的发展角度看,我们认为一个优秀的公司参与到竞争里,会让其他选手都变得更优秀。所以,我们非常期待苹果加入到竞争中,共同促进5G手机发展。
San Francisco News : 第一个问题,我们知道您刚才讲到,对于运营商业务来说,未来期待是两位数增长,但是今年和明年只有少数国家会开展5G部署,其中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也已经明确表示不使用华为的设备来部署5G网络,你们的主要增长将会来自于中国以及欧洲。 请问,在2019年华为运营商业务,在5G方面的发展,主要来自于哪里? 第二个问题是华为在4G时代,你们的战略是有最好的产品和最合理的价格,5G时代华为已经是产业龙头,你们对产品的价格定位有什么改变吗?
汪涛: 5G在全球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发展节奏是不同的。有些国家已经开始了一定规模的部署,有些国家还处于前期的试验阶段。
在移动通讯产业过去3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产业节奏十分明显,每10年一代技术,从2G到3G到4G,现在进入第四个10年。
在每一代技术部署中,有些国家处于第一波,有些处于第二波,有些处于第三波。但移动通讯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是连续的,虽然有些国家现在还处于5G的试验阶段,并不是在商用部署阶段,但是运营商由于准备部署5G,要提前对4G网络进行扩容和调整。
5G技术的VoNR发展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5G建设初期是没有话音能力的,5G话音要回流4G,而4G要提供很好的话音就必须要进一步完善覆盖,所以很多国家里虽然5G在2019年还不会规模部署,但是4G网络的完善和VoLTE的部署会成为今年建设的重点。
另一方面,由于5G带宽达到了4G的10倍甚至到100倍,对移动回传网络和传输网络带来极大的扩容要求,因此运营商在部署5G的前夕,提前部署回传网络和传输网络。华为在全球移动回传网络和传送网络中占据领导地位,所以,2019年华为运营商业务在中国、欧洲以及整个中东、非洲、拉美,都相比2018年有明显的增长趋势。
刚才这位先生还提到我们被某些国家明确不参与建设,有些媒体报导还不尽准确。其实美国市场是我们主动放弃的,澳大利亚的4G还在继续扩容建设。
在其他国家,越来越多的政府和运营商已经意识到华为是最可靠的5G合作伙伴。因此,在地域方面,2019年华为运营商业务并没有特别大的变化或者恶化。
另一个问题是讲华为在5G产品上是什么样的价格策略。华为参与市场的竞争从来都是以最创新的产品来帮助客户实现商业成功为基本目标。我们认为一代新技术的引入,一定要能够帮助运营商客户,也帮助最终用户真正改进用户体验,同时能够显著提升性价比。
大家知道4G相对于3G,在提供同样的移动数据流量情况下,它的性价比提升了将近10倍,我们的目标,是在5G时代,希望能够和全行业共同努力,也实现相对于4G的性价比有10倍的提升。
要实现10倍的提升,需要各国政府频谱发放的方案支持100MHz的频谱,同时在网络建设方面,政府在法律法规方面能够给予合理的支持。因为建设一张高速好用的移动通讯网络,会造福于整个社会,所以我们也希望整个的产业界共同努力,使得5G这张网能够相对4G来说有10倍甚至更高的性价比提升,真正带来繁荣的移动通信产业。
人民日报: 徐总您讲华为创新将从1.0进入2.0时代,从产品研发转入基础研究,这对业界来说都是非常令人振奋的消息。 我有三个问题: 第一,基础研发不仅周期长、风险大,投入量也高,华为在投入资金上是否有计划? 比如成立基础研究基金或者在今后五年、十年投入多少? 与产品开发的投资比例是怎么样的? 第二,华为是以自己的战略研究院为主,还是与大学合作? 知识产权的成果是怎么分享的? 第三,刚才您提到是抱着一个开放合作、包容的理念,我个人非常赞成,但是有的人不赞成,比如说麻省理工在近期中止了许多和企业的合作,您对此怎么评价?
徐文伟: 首先非常感谢你的问题。从我的演讲题目 “From Innovation to Invention:with the world,for the world” 中可以看出:当前的理论创新以及基础技术的突破遇到了瓶颈,为了行业和产业持续的健康的发展,当然包括华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必须加大投入在未来的理论研究创新和基础技术的发明。
因为未来的研究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而大学的研究是在不确定性中走在领先位置,所以我们一定是首先和大学合作,我们每年和大学的合作经费会超过三亿美金,投入主要是几个方面:
一个是采用Gift money和Funding money形式,资助科学家对未来的探索,尤其是基础理论的探索。对于现在来说,科学界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在一些著名的杂志上发表文章,有一定短期行为的,很难再有以前的搞科学研究“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
所以我们希望资助的这些研究,能够真正对人类未来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而不关注于短期在杂志上发表研究,同时资助他们去招聘研究生、博士生进行长远研究。
第二,我们会和大学合作,建立联合的创新中心和实验室,从事于基础技术的发明。
第三,和大学的合作实际是双方互赢的。我们可以看到创新的周期中,大学里产生理论的突破,同时包括一部分的关键基础技术的发明,当然企业也会参与这些发明,这些发明通过行业和产业的商业化,包括华为公司在内的企业参与以后,通过运营商或者客户,为最终消费者服务。 所以企业最终获得的商业利益,再投到大学里进行基础研究和理论创新,这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就像很多和华为合作的教授所表达的一样: 工业界对大学的价值是非常巨大的,因为工业界可以对行业的挑战、未来的发展以及趋势和他们分享。
另一方面,大学里和教授产生的IPR和产生的专利必须通过企业界、工业界的产品化,最终才能对社会、对人类产生价值,否则专利只是一张纸,没有任何价值。
所以企业和产业包括大学的合作,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合作,开放的合作包括了能力的全球范围的共享,同时要包容性的成长,也就是最终合作的成果为全人类,为产业,为企业等服务。我们希望技术归技术,谢谢大家。
来自墨西哥的分析师: 刚才在主题演讲中提到了零搜索和超级视觉,这些是依赖于多个应用服务和多种平台的,然而这些平台应用和服务并没有基于一个开放的标准,华为有什么计划去说服或者与这些服务平台应用的拥有方共同来分享这样的技术? 如果他们不同意的话,华为又有其他什么打算呢?
胡厚崑: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 刚才谈到的零搜索和超级视觉体验,技术使用上有标准化及非标准两种情况。 从长期发展来看,非标准只是在向标准化演进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已。 市场与创新的力量以及技术拥有者的开放意愿,都会影响标准化的进程。
从华为战略来讲,我们会从两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方面,我们积极支持已经形成的全球化标准并做出贡献,比如5G。 另一方面,对于一些目前还缺乏标准的应用场景,如IoT,华为会积极利用自己的创新力量推动其标准化。
以华为HiLink为例,我们希望通过市场和技术的力量,让这个平台逐步演变为被业界所接受的、开放的公共标准。 这是我们在消费者领域IoT标准化上做出的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尝试,目前效果还不错。
汪涛: 最近几年,我们看到了有很多新的技术层出不穷,创新节奏日益加快,传统的基于标准的创新体制对新技术的响应已经变得十分吃力。
所以今年来,我们将在生态发展上进行很大的投资。我在演讲中提到,华为公司追求的不仅是商业的成功,我们追求的是整个产业的成功,而产业要取得成功的话,必须基于一个开放的生态,让更多的生态合作伙伴能够共同参与,把产业做得更成功。
刚才胡总提到了HiLink,这是华为终端面向家庭的一个生态的平台,除此之外,华为还有多个类似的平台,如ARM64生态、Ascend芯片生态发展等,目的是推进整个产业能够加快对ARM64、AI的快速商用,解决业界面临的算力短缺、算力昂贵的挑战。
在加大生态投入的同时,华为云的战略目标是打造一个开放的黑土地,能够使得行业的合作伙伴共同把各自的创新基于开放平台,面向一个个行业应用场景快速形成解决方案,快速把创新进行商业的变现,加快行业数字化的发展。
标签 华为- 原标题:精彩实录!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现场问答
- 责任编辑:连政
- 最后更新: 2019-04-17 20:56:46
-
全球手机利润份额:苹果73%,三星13%,中国所有厂商13%
2019-04-17 18:44 大公司 -
索赔5000万!腾讯起诉抢微信红包软件运营方
2019-04-17 12:20 商业 -
华为徐直军:华为不造车,聚焦ICT技术
2019-04-17 11:25 -
连续三日跌停后,视觉中国今日开盘一度涨停
2019-04-17 10:26 商业 -
苏宁张近东:长三角未来3年再布局超2000家智慧零售门店
2019-04-16 18:16 大公司 -
杨元庆:PC第一不是最终目标,征服的快感永远在于战胜下一个高度
2019-04-16 18:04 -
奔驰中国CEO:换我也不会只要求换发动机
2019-04-16 14:57 奔驰车主哭诉维权 -
泰禾集团副总裁被带走调查 曾任深圳福田区委副书记
2019-04-16 12:58 大公司 -
为何收8%管理费?如何保证相互宝分摊费用不超0.1元?蚂蚁金服回应
2019-04-16 12:05 商业 -
内测仅一月,知乎短视频App“即影”解散
2019-04-16 11:43 -
“13岁让老师怀孕”,B站又现低俗内容
2019-04-16 11:21 -
京东小哥要开始送外卖了?
2019-04-16 11:17 -
海信回应华为“大屏终端”:不一定是电视
2019-04-16 10:39 -
“隐形巨头”比亚迪电子:代工苹果三星 5至10年冲击3000亿
2019-04-16 09:38 大公司 -
微信群公开叫卖大量车站安检扣押物品,货源疑北京机场车站
2019-04-16 07:02 -
抛弃人设,刘强东重回狠角色
2019-04-15 21:21 商业 -
2019年Q1全球PC出货量排名,联想、惠普各夺第一
2019-04-15 20:31 大公司 -
八大国智能手机市场:OV中国霸榜,小米印度称雄,苹果成欧美赢家
2019-04-15 17:43 手机 -
顺丰优选多地关店,顺丰零售梦缘何难实现?
2019-04-15 17:42 商业 -
显示器领域中国崛起 拿下液晶第一后瞄准OLED
2019-04-15 11:01
相关推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03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40“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0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42最新闻 Hot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