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野蛮:为什么西方仍觉得印度比中国更有希望?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曹野蛮】
4月,有两条关于中印的新闻,又让大家津津乐道起来:
一条是联合国专家的研究预测显示印度人口将在4月中旬超过中国,这意味着印度将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另外一条源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2023年4月期《世界经济展望》,对全球和世界各经济体发展增速做出预测。这项预测指出,到2028年,中国对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贡献率预计将达到22.6%,排名第一。印度紧随其后,占12.9%。美国则排名第三,占11.3%。
对于第一条,我的中国朋友似乎并没有太多惋惜,但对于第二条,很多人都表示:西方机构又在吹捧印度了。
显然,印度和中国都是大国,都有超过10亿的公民,都有快速增长的经济,都有强大的军队和核武器。不过,西方国家对印度和中国的看法却截然不同。
互联网世界有一个说法,大多数西方人更喜欢印度而不是中国,这确实是一个事实。最核心的原因只有两点:制度因素和恐慌心理。我从来没见过西方有人害怕印度,而我认为大多数西方人对中国是有恐惧心理的。
中国的计划是什么?中国将来要做什么?很多西方人一直在问这些问题,造成这种不信任感和恐慌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印度超越中国成为人口第一大国 资料图来自美联社
西方殖民统治的深刻影响
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的经历至今影响着这个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印度也失去了自我认同。
在过去,世界各地的商人都到印度去交易丝绸、香料和纺织品。1700年,印度的经济规模超过所有西欧国家的总和,占全球经济的近25%。可印度不仅没有发生工业革命,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也没有机会发展工业,跟上步伐,到1973年,这个数字下降到只有3%。
在殖民时期,英国对印度的经济资源进行了充分的开发。他们从印度取走原材料,以较低的价格在英国经营工业,并将所有制成品倾销到印度市场。在那个年代,印度经历了无数次饥荒,数百万人死于饥饿。
英国人故意利用这些饥荒和食物管制作为统治的手段。他们把挨饿的人当作廉价劳动力来建造印度的基础设施。据估计,到1938年,大英帝国已经从殖民地印度榨取了45万亿美元。
在英国人到来之前,这里拥有发达的文化。他们离开时,这里成为了贫困地区。而许多西方人很快就忘记了这一切,认为英国实际上帮助了印度,并为之带来了现代文明。
他们强调英国人把英国和西方的教育带到印度,在那里建立大学,建设印度的基础设施;把西方的价值观和文化引进印度,建立西方的法律。英国殖民者也给印度带来了英语的普及。尽管印度有自己的印度语言,但他们正在努力使英语成为印度的官方语言。很多印度人会说英语,似乎在印度每个人都对用英语交流感兴趣。这使得英语普及的西方国家和印度之间能够更好地相互了解。
而尽管西方人认为汉字有趣、漂亮,但他们完全不懂中文,也不能理解中国的文化,所以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着这个几乎不可能逾越的巨大鸿沟。印度人讲英语的能力受到西方国家的高度肯定,他们觉得讲英语的印度似乎在说:“我想成为你们中的一员,我是你的朋友,你可以相信我。”
所以西方人的期望是,印度人民忘记痛苦和尴尬的过去,利用大英帝国留下的遗产,更好地融入西方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联盟。
印度选举 资料图来自法新社
国家治理模式
印度是一个议会制民主国家,它的政治制度得到了所有西方国家的高度认可。另一方面,中国有自己独特的政治制度,大多数西方国家对此不理解,认为这是西方民主制度的大敌。因此,尽管印度和中国在文化上都不同于西方国家,但今天西方人相对更了解印度人民,更亲近印度人民。印度被认为是盟友,而中国对大多数西方人来说仍然是个谜。
但西方每个人都忽视的问题是,印度的国家治理能力非常差。印度的大多数政客并不真正关心改善印度人民的生活,让国家更富裕。他们只关心当选,让自己更富裕。在印度还有传统的种姓制度,基本上保证富裕阶层的生活更好,使穷人和未受教育的人处于贫困之中,没有任何改善他们生活的选择。贫穷和未受教育的印度人民没有代表权,而且他们的人权几乎得不到保护。
令西方民众不屑的是,中国的治理体系截然不同,人民把政府中最重要的角色交给最有经验、最有技能、最有能力做好公共服务的人。这保证了重要的职位总是在正确的人的手中,但西方人永远不能接受这一点。
移植给印度的西方政府制度模式更倾向于把权力和重要职位交给在选举中获得最多选票的人,即使这些人根本没有资格胜任这项工作。
中产阶级现在在中国占不小的比重,但印度有很多人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看到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取得的成绩,很明显中国政府的民生投资到今天还是有回报的。那么,为什么西方国家拒绝看到中国取得的进步呢?为什么他们支持印度却怀疑中国?
产生这些不同观点的原因是:印度试图与西方国家建立更紧密的关系,而中国似乎希望保持距离。印度采用了西方的政治制度——议会制民主。这对西方国家来说是一个信号,表明印度并不危险,他们可以信任印度政府。
尽管西方人对印度的支持和理解更多,但他们并不认为印度的经济比中国好。西方人只是相信印度人民是自由的,尽管他们现在经济状况不好,但他们的政治制度比中国的政治制度“优越”,这意味着未来印度必须战胜中国,取得更大的成功。西方人认为中国人生活在“可怕”的共产主义中,没有自由,没有安全感,对未来更好的生活没有希望。西方人想象中国人民在“专制”的中国政府治下受苦受难。
为什么西方人会相信呢?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过去,西方国家对共产主义的经验是不好的,与西方国家相比,欧洲所有的共产主义国家都很穷。西方人常常忘记中国不同,中国的共产(社会)主义模式也不同。
对西方人心态的理解其实很简单。西方人认为西式的“民主”国家是好的,“不民主”的国家是坏的,毫无例外。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人试图在全世界传播民主,即使他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发动新的战争。民主是一个国家走向正义的必由之路,这种信念在西方世界很普遍。这实际上是非常愚蠢的想法,但这是西方人自从进入学校以来一直在学习的东西。
一些西方人不在乎世界上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他们不在乎许多国家的“民主”没有历史,没有人民的支持;他们不在乎许多国家的所谓“民主”政府极度腐败,有大量未受教育的人和极端贫困的人。
唯一好的治理形式是自身的民主制度,这是西方人在学校学到的东西,这是他们每天都能听到西方媒体重复的东西,所以如果你告诉他们有比西方民主更有效的制度,对他们来说是不可能理解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也门首都发生踩踏事件,至少80死220伤
2023-04-20 07:21 -
美国将为乌克兰提供价值3.25亿美元军事援助
2023-04-20 06:42 乌克兰之殇 -
迪亚斯-卡内尔连任古巴国家主席
2023-04-20 06:39 -
北约秘书长谈军控:从长远来看,需与中国对话
2023-04-19 22:56 -
美国警告俄罗斯:别碰扎波罗热核电站,有美方敏感技术
2023-04-19 22:45 -
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经济呢?
2023-04-19 22:36 印度惊奇 -
“巴西没义务听从美国的所有意见”
2023-04-19 22:22 -
中方约见日本高级外交官,外交部回应
2023-04-19 21:47 中国外交 -
个别媒体无端指责中方向乌克兰冲突地区出口无人机,商务部回应
2023-04-19 19:16 乌克兰之殇 -
拉夫罗夫到访委内瑞拉:美国是欺诈专业户,人尽皆知
2023-04-19 19:04 俄罗斯之声 -
中加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23-04-19 18:28 中国外交 -
习近平:将中加两国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23-04-19 18:15 中国外交 -
卢卡申科见顿涅茨克领导人,乌克兰召回驻白大使
2023-04-19 18:02 -
巴西外长驳斥“鹦鹉般模仿俄中”批评,白宫持续破防
2023-04-19 17:58 -
习近平将同加蓬总统邦戈举行会谈
2023-04-19 16:43 -
说一套做一套?“美将出台‘史无前例’对华投资限制规则”
2023-04-19 16:21 中美关系 -
“中国车企加速迈向电动化,将国际老牌车企甩在身后”
2023-04-19 16:15 新能源汽车 -
法国将与中方合作推动俄乌谈判?外交部回应
2023-04-19 16:02 乌克兰之殇 -
危地马拉总统将“访台”,汪文斌:不要助纣为虐
2023-04-19 15:54 中国外交 -
印度人口将在年中超过中国,汪文斌:既要看总量,更要看质量
2023-04-19 15:48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33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686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5“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61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1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
“中国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终结”
-
“接到指示,美情报机构加强搜集力度”
-
“双方出动125架战机,交火距离一度超过160公里”
-
门票价格从10元上涨到85元?西安碑林博物馆回应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