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野蛮:明明早和病毒共存了,欧洲人为何惧怕“放开”的中国?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曹野蛮】
在过去三年,人类一直与新冠肺炎病毒进行着斗争。
包括欧洲在内的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曾尝试过某种形式的封锁,通过管控人的流动来抑制病毒的传播。但西方人不愿意牺牲自己的自由,并不断抱怨、抗议任何他们认为正在影响个人自由和经济发展的新冠防控措施。于是,他们牺牲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换来了现在的生活。综合种种考虑,西方政府把走出疫情的希望建筑在疫苗接种上,他们早早宣布不会与新冠病毒作战,而是选择与之共存。
就在最近,中国也决定调整过去三年来一直坚持的新冠疫情防控政策。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现在流行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在形成高传染性的同时不那么致命了。
鉴于中国与日俱增的国际影响力,这一决策引发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广泛关注。
新冠感染成为了“乙类乙管”传染病
与病毒共存的生活
当新冠肺炎病毒于2020年首次在欧洲传播时,唯一能描述它的词就是“末日降临”:医院里挤满了生病和奄奄一息的人,医护人员疲惫地应付着医疗挤兑的局面,政府无助地试图阻止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人们大量囤积各种食品和药品以求自救……
当这个世界正在与新冠病毒交战并节节败退的时刻,中国政府决定暂停与外界的交通和流动,以此保护中国人民,挽救他们的生命。那时正是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至暗时刻。我记得在欧洲最严重的新冠肺炎爆发期时,我和妈妈通了电话,她告诉我,她很高兴我在中国,因为这里似乎是世界上唯一安全的地方。
随着新冠病毒的演变,欧洲人对它的看法也在逐渐转变。一年前,奥密克戎变种在欧洲肆虐,情况就像它现在在中国蔓延一样紧急。新闻报道中充斥着诸如“欧洲半数地区将在数周内感染奥密克戎”之类的标题。但在那个时候,人们并没有真正感到害怕,因为他们知道奥密克戎导致严重健康问题或死亡的可能性很小。这似乎预示着人类与新冠病毒共存的生活将成为某种新常态:新冠肺炎病毒不会消失,人们必须习惯它,因为别无他法。
于是,大多数欧洲国家决定废除所有针对新冠肺炎的防控措施,让时钟倒回前疫情时代。很快,疫情幸存者的生活确实回归平常。而欧洲著名的文化活动——威尼斯狂欢节、慕尼黑十月狂欢节、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也悉数回归。
欧洲这样对待奥密克戎,有4个主要原因:
奥密克戎被证明不那么危险;
人们受到群体免疫的保护(当然,这建立在大量人口染病的代价之上);
疫苗接种率相对较高;
人们不再愿意接受严格的限制,并要求政府取消这些限制。
我的家人成功抵御了席卷欧洲的所有新冠肺炎病毒的侵袭,对此我们深感庆幸。
我没那么幸运。我住在杭州,在最近所有限制措施解除后,我看着认识的人一个接一个地被感染,直到轮到我。一周前我得了新冠肺炎,经历了发高烧、头痛、喉咙痛的窘境,不过今天一切都恢复了正常。我的朋友也被感染了,但他们现在都很好,而且都恢复了工作,没有任何健康问题。我认为中国等到现在才放松管控是正确的,因为今天的新冠肺炎病毒不像两年前那么危险,大多数感染后的人在家里恢复得相对较快。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看到的身边的情况。
居民排队做核酸的场景 新华社发(储焱摄)
谁在全球散播恐慌?
尽管欧洲人已经学会了如何与新冠肺炎一起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相信它已经消失了。只是人们意识到,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无论政府实施多少次封锁,个人接种多少次疫苗都无法根除新冠肺炎,所以他们必须学会忍受它。
那么,已经经历了这一过程的欧洲人对中国选择逐步“放开”的政策有什么看法呢?
情况大致是这样的:
当中国仍然坚持用动态清零的方式保护民众的时候,大多数欧洲人觉得中国人很可怜。因为人们并不确切了解中国的情况,他们只是从西方媒体那里得到信息。而西方媒体往往以黑化和片面的视角描述中国的“可怕”,对待中国的防疫政策时,他们显然不会忘记这套模式。
在西方媒体笔下,所有中国人都被关在家里,他们没有食物或医疗帮助,尽管他们很想出门,但根本没有办法走出自己的家,只能慢慢忍受着饥饿和病痛……我在中国已经4年了,我知道这不是事实,但大多数欧洲人从未去过中国,也不认识住在这里的人,所以他们认为中国人在过去三年过着个人权益得不到保障、水深火热的生活。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菲总统马科斯:美国要当中菲之间第三方,不会成功
2023-01-07 07:56 观察者头条 -
-
美国会议员宣誓就职准备区,一堆《圣经》中混入了《超人》
2023-01-06 21:39 -
俄国防部:俄方实施停火,乌军继续炮击
2023-01-06 20:45 俄罗斯之声 -
拜登呼吁2023年买美国货,美网民:买不起,我们买中国货
2023-01-06 20:19 -
梅德韦杰夫:听到乌军不愿休战,俄军“长舒一口气”
2023-01-06 20:15 乌克兰之殇 -
墨西哥毒枭之子被捕引发混乱,毒贩袭击机场“抢人”
2023-01-06 20:00 薄荷四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土库曼斯坦联合声明(全文)
2023-01-06 19:45 中国外交 -
我外交部回应“美国愿向中国提供疫苗等先进技术和帮助”
2023-01-06 19:38 中国外交 -
岸田文雄与泽连斯基通话受邀访乌:会根据情况考虑
2023-01-06 19:35 日本 -
罚了
2023-01-06 17:53 -
注意,这真不是电影画面
2023-01-06 17:26 -
美传染病学权威机构发话!涉及中国
2023-01-06 17:18 -
众议院陷入混乱,美媒拍到了一些奇奇怪怪的画面…
2023-01-06 16:59 -
拜登向拉美4国喊话:别偷渡了,每月给3万个入境名额
2023-01-06 16:38 -
波兰不跟:没理由特殊对待中国旅客
2023-01-06 16:13 中国游客 -
中国旅客被欧盟“针对”,中方回应
2023-01-06 16:06 中国外交 -
“中方对前教皇本笃十六世逝世表示哀悼”
2023-01-06 16:06 -
哈里承认在阿富汗服役时曾杀死25人:就像下棋“吃棋子”
2023-01-06 16:02 不列颠 -
习近平会见土库曼斯坦总统:将中土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023-01-06 13:42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33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686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5“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61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1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
“中国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终结”
-
“接到指示,美情报机构加强搜集力度”
-
“双方出动125架战机,交火距离一度超过160公里”
-
门票价格从10元上涨到85元?西安碑林博物馆回应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