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昉:个人和社会对生孩子看法不一致,如何打破这个悖论?
导读: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人口结构的战略选择。但对于个体和家庭来讲,生育、抚养孩子却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压力,也承担着一个家庭代际流动的期望。
如何解决家庭和社会在生育问题上的悖论认知?如何推动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如何形成新人口红利的创新机制,发现经济增长的潜力和新机遇?
长期关注人口问题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在新著《新人口红利》中,基于对中国人口经济的长期研究,重新定义并着力培育新人口红利,论述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关键领域的着眼点和发力点。
《新人口红利》,蔡昉著,中信出版集团2025年3月出版
【文/ 蔡昉】
认识、适应和引领人口发展新常态
人口发展新常态的主要表现是少子化、老龄化和区域人口增减分化,根源则是生育率长期下降并处于低水平。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便进入低生育率社会,总和生育率一直低于2.1这个更替水平。近年来,我国总和生育率更是降至极低水平,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2020年的总和生育率为1.30。根据联合国2024年最新的估算数据,我国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的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24、1.12、1.03和1.00,位于全球总和生育率极低的少数国家之列。
长期处于低生育水平,结果必然是人口增长停滞及负增长,老龄化速度和程度超越经济发展阶段,形成未富先老的特征。实际上,我国人口从2022年开始负增长,老龄化率在2021年超过14%,跨越国际公认的老龄化社会到老龄社会的门槛。2023年,我国人口继续以1.48‰的速度减少,老龄化率已经达到15.4%。根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2032年我国老龄化率将超过21%,进入高度老龄社会。
生育率持续下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是一个普遍观察到的、具有规律性的现象,也是各国现代化过程中表现出的共性。而且,生育率从极低水平向更替水平回归面临极大的困难和挑战,几乎没有成功的先例。
不过,如果把目标设定为生育率朝着更可持续的水平提高,则是经过努力可望实现的目标。归纳人口学和经济学研究成果,观察和分析长期经济发展经验及跨国和时间序列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生育率的变化,通常表现出一种“回归均值”的趋势或“趋中律”,即各国分别从或高或低的方向上,以2.1这个更替水平生育率为中心变动。
因此,借鉴各国人口转变的一般规律,从我国人口转变的特殊性出发,实现研究视角从关注降低生育率的因素到关注提高生育率的因素转变,从认识和适应人口发展新常态入手,可以达到引领人口发展新常态,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
解释生育率下降的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低生育意愿和低生育率的微观动机在于家庭生育、养育和教育孩子的成本日益提高,而孩子作为未来的劳动者能够为家庭带来的收益倾向于减少。这就是说,家庭的生育意愿与社会的生育期望之间必然产生激励的不相容,导致家庭所生的孩子数量通常少于社会的期望数量。
这里,我们实际上面临一个悖论:若要提高生育率,只有作为生育单位的家庭才能做到,然而作为一个生产和消费活动的主体,家庭却无法做到按照理想的状态生育。也就是说,只有家庭肯生育更多的孩子,社会整体的生育率才能提高,但是生养孩子的成本过高,以致家庭无力履行生育社会期望孩子数的“职责”。
打破这个悖论的关键应该是政府承担更多的相关支出责任,显著降低生育、养育和教育成本,改变家庭生育决策中的成本—收益方程式。
完善生育支持体系和激励机制
生育率下降和老龄化程度加深是渗透到经济社会所有领域的全球性挑战,因此,各国都在探讨实施各种鼓励生育的政策,我国一些地方也出台了多种类型的物质奖励措施。
对这些措施的效果进行总体评价可知,目前的生育激励措施虽然有益无害,但由于缺乏整体配套性,难以根本性逆转生育率下降的趋势。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生育支持体系和激励机制,要求以具有顶层设计和基于制度建设的思路、做法及路径予以推进。具体来说就是立足于提高普惠性的社会福利水平,政府承担更多的生育、养育和教育成本,在拓展公共品边界的前提下,从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着眼和入手,有针对性地提供更充分的基本公共服务,从公共财政上落实“七有”,从而形成有利于理性做出家庭生育决策的成本—收益关系,进而实现家庭生育意愿与社会生育期望相一致。
首先,通过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范围、改善服务水平等方式,降低生育、养育和教育的直接成本。
一是在整合各种补贴形式、逐步提高补贴水平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生育补贴制度。与生育保险覆盖范围扩大相协同,形成广泛覆盖的家庭育儿支持基本制度,提高生育、养育和教育成本的公共化程度。
二是提高基本生育和儿童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能力,扩大辅助生殖技术服务资源,完善母婴健康、生殖健康和儿童健康服务体系。
三是加强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推动育幼活动从家庭向市场和社会逐步转变,育幼布局从生活社区向工作社区合理延伸。
四是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特别是以基本公共服务的方式,加强学前教育和儿童早期发展项目,实现减轻家庭生育、养育和教育负担同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有机统一。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阿拉腾达来委员:内蒙古75支乌兰牧骑队伍,每年演出1万多场
2025-03-10 11:33 2025两会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将于11日下午3时举行
2025-03-10 10:08 2025两会 -
柯文哲穿囚衣出席父亲告别式,未按规定“戴戒具”
2025-03-10 09:48 台湾 -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闭幕
2025-03-10 09:41 2025两会 -
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决议,通过
2025-03-10 09:17 2025两会 -
“截至去年底,港交所上市的内地企业有1478家”
2025-03-10 09:06 2025两会 -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闭幕会
2025-03-10 08:55 2025两会 -
委员建议:将赡养配偶父母纳入个税抵扣
2025-03-10 08:37 2025两会 -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将于今天上午9时举行闭幕会
2025-03-10 08:33 -
C929总设计师:一定要研制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宽体客机
2025-03-10 08:19 航空航天 -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五号
2025-03-10 06:49 航空航天 -
国家卫健委主任花7分钟谈论体重管理
2025-03-09 18:03 2025两会 -
今年在稳楼市方面将有哪些措施?住建部回应
2025-03-09 17:11 2025两会 -
住建部: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纳入城市更新改造范围
2025-03-09 16:47 2025两会 -
人社部:推动工资分配向生产一线和急需紧缺的技能人才倾斜
2025-03-09 16:47 2025两会 -
人社部:将面向高校毕业生等出台新一轮支持政策
2025-03-09 15:58 2025两会 -
今年国防费预算如何安排?吴谦回应
2025-03-09 14:13 2025两会 -
最高检:对缅北明家犯罪集团39人提起公诉
2025-03-09 13:32 打击网络诈骗 -
“正告民进党当局:执迷不悟死路一条”
2025-03-09 13:32 台湾 -
国家统计局:受春节错月等因素影响2月份物价有所回落
2025-03-09 10:56 宏观经济
相关推荐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17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98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2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127“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评论 83最新闻 Hot
-
“很明显,几乎所有美国出口都受到了打击”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我们国家正处于脆弱时刻,美国却在丑陋地炫耀权力”
-
涉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欧盟考虑:谈不成就动手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