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白彤东(一):儒家和基督教都提倡要爱别人,有什么不一样?
近年来,随着西方国家在政治和社会层面乱象丛生,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探讨起了西方的民主制度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以及该如何解决,其中就包括复旦大学的哲学系教授白彤东先生。他的英文新作《反对政治平等:儒家的案例》(Against Political Equality: The Confucian Case)已于2019年12月24日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
在这本书中,白彤东教授指出了西方“一人一票”选举制度存在的问题,比如可能会忽略后代以及其他国家的利益等。在他看来,儒家的“贤能政治”与“民主”的混合政体将会更有效地处理现代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另外,在国际政治层面,他还讨论了为何儒家的“新天下体系”(Confuian New Tian Xia Model)比如今世界上主流的“民族国家”模式(Nation-State Model)更为理想。
最近,观察者网对白彤东教授进行了专访,请他就书中的内容详细谈谈他对于儒家思想和民主政治的看法。本文为专访记录的第一部分。
白彤东教授照片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提供
【采访/观察者网 徐俊】
观察者网:您在《反对政治平等:儒家的案例》中谈到,儒家的公民教育比民主的公民教育更合适现代社会,因为民主的希望取决于一种“公民友谊” (civil friendship),如果人口庞大的话就无法达成了,而儒家提倡对陌生人也要关心。那基督教也提倡要爱别人,是否和儒家的教育一样适合呢?
白彤东:人类进入了青铜时代以后,有两类社会政治形态,一类是小国寡民的共和政体,或者像周代那样通过分封把一个很大的帝国分成一个个小的政体。这两种政体有相通的地方,都是小群体。而小群体有小群体的办法,就是通过家族关系,比如五伦或者宗法,或者像古罗马以及古希腊那样通过“公民友谊”来进行凝聚。
但无论是家族纽带还是公民间的友谊都有“上限”,就是说人口超过一定程度后就无法维持下去了。当代学者也提出了“邓巴数”(Dunbar's number)的概念,说的是一个人能维持的朋友数量也就150个左右。到了中国的战国时代和欧洲的现代化早期,“小团体”模式就被打破了,人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许多陌生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凝聚起来?我觉得儒家的“推己及人”是一种方式,法家的“赏罚二柄”是一种方式,马克思的“阶级斗争”是一种方式,当代的“民族国家”也是一种方式。
基督教诞生于罗马帝国时期,它的“泛爱”理论有意无意地回应了当时凝聚陌生人的情况。罗马帝国崩溃以后欧洲走向了类似中国的封建制度,所以“陌生人”的问题就不那么明显了,基督教的“泛爱”特征也随之被忽视。到了欧洲现代化早期,这一条又重新“发扬光大”,因为“陌生人世界”又出现了。
而基督教的“泛爱”思想和后来出现的“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有些类似,就是不去区分民族和国家地爱别人。但是从儒家的立场来看,基督教的“博爱”思想和“世界主义”的问题在于取意过高会适得其反,因为这并不是人自然的状态。在自己的孩子和一个陌生人之间一般人会选择在谁身上花钱去接受更好的教育?肯定是自己的孩子。
当然,儒家一开始并不知道基督教,但是儒家知道墨家,而墨家就是讲不分差等的“兼爱”。在儒家看来,墨家的“兼爱”和杨朱的绝对自私其实是一回事,因为“兼爱”是维持不了的,一旦崩溃,人就会退向“狭隘自我”。孟子讲的“逃墨必归于杨”就是这个意思。现在的某种对欧盟的想象其实也是一个例子。一开始默克尔说要开放边界去接纳难民,这是一种具有“世界主义”的博爱情怀,但其实人不可能把一切都照顾得面面俱到,所以后来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之后就开始反弹,帮助了右翼势力的崛起。
儒家意识到“极端自私”很危险,而“彻底的大公无私”虽然很好,但是无法长久维持。坚持一方就会出现两极摇摆的情况。因此,儒家希望我们的社会不要那么自私,但是也不要逼着人去做一些做不了的事。儒家采取的是一种“差序”的做法。
观察者网:所以您在书中批评了费孝通对于“差序格局”造成中国落后的观点。
白彤东:对。不过我认为费孝通的一些观察还是很有意思的。比如说,城里人觉得农村来的人比较笨,也不识字。但是费孝通说,在农村不需要写字,有事情直接和别人说就行了,也不用说普通话,乡音大家都听得懂。文字和普通话只有在和陌生人交流的时候才需要。农民的所谓“笨”其实是因为不需要,人都是适应着周边环境的。在我们现代社会,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那自然是需要学说普通话和识字的。
我认为中国落后于西方不是“前现代”对“现代”的落后,而是“现代的第一期”对“现代的第二期”的落后。中国在战国时代其实已经进入了类似于欧洲现代化早期的情况,当时思想家们对于社会问题的反思对我们现在仍有借鉴意义。我觉得他们的思想可以和霍布斯、洛克这些人放在一个平面上比较,看谁给的解决方法更好一些。欧洲在1500到1800年之间做的很多事情,其实中国在战国时期都已经做过了,比如土地私有化和全民战争。贵族制度逐渐瓦解之后,战争就不再是贵族的特权了,民众也可以参加;土地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自由买卖。但是1820年工业革命以后中国被西方迅速地甩开。本来中国的GDP是世界第一的,但是工业化以后经济增长模式跟前工业化时期是完全不一样的。中国缺的其实是这个。本来中国应该从“现代的第一期”,就是有人口的自由流动和自由市场,进入“现代的第二期”,变成工业化的国家。但是当时病急乱投医,以为中国要从“前现代”进入“现代”,做了很多并不一定有利于发展的事。
再说回费孝通的“差序格局”。其实费孝通对于“差序格局”的观察并不是完全错误的。他所说的“差序”就像小石头投进水里,涟漪一点一点扩展,这样到最后就会很弱,不足以维护团体的凝聚力。这种说法是对的,但是儒家提倡的并不是一点一点地扩散,去关心陌生人的时候先想着要关心父母,再关心邻居这样一步一步来,而是直接通过类比来进行沟通。此外,他还说中国缺乏一种大的连接,这其实是因为他所观察的是民国社会。那时候因为战乱,国家内部的流通被打乱,退回到小村落的内部流通,因此他的观察是有局限性的。不过他的洞见的确对儒家是一次很好的质疑。
观察者网:您在书的开头说您讨论的“儒家”以儒家的四书为主。虽然“四书”的说法是宋朝才定下来的,但都属于先秦典籍。请问您是否认为儒家的发展在孟子之后就“走歪”了呢?如果是的话,“走歪”的原因是什么呢?
白彤东:儒家是一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传统,其内部有各种不同的流派,所以我觉得直接说儒家怎么样是不太恰当的。当然,有些人会说儒家有共同的精神,不过做出这个结论之前必须把每一种儒家都看过才行。很多人说儒家怎么样的时候其实缺乏这样的考察。
有两位老师对我影响最大,一个是施特劳斯(Strauss)的学生斯坦利·罗森(Stanley Rosen),另一个是蒯因(Quine)的学生伯顿·德雷本(Burton Dreben)。这两人研究方向不同,一个是分析哲学,还有一个有点反分析哲学,但是他们对文本都非常尊重。所以我非常不习惯说像“康德主义者(Kantians)会怎么想”这样的话,我觉得还是要落实到具体的文本。有的文本可能比较有争议,所以我要选择一些比较公认的、属于儒家体系的文本。另一方面,我觉得要集中一些,太旁征博引的话看似能互相支持,但实际上文本之间是互相冲突的。
标签 儒家传统-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徐俊 
-
蓬佩奥发表反华演讲,华春莹推特双语回击
2020-07-24 11:39 中美关系 -
全力以赴打好旧区改造攻坚战!上海设立这一重要平台,李强龚正今日前往调研
2020-07-13 19:59 上海观察 -
-
中国武协:习武者不得自封大师、掌门等称号
2020-07-09 13:27 -
恐怖主义头领也常争论:敌人是英美异教徒,还是不纯净的穆斯林?
2020-06-17 07:56 -
浙江温岭一槽罐车爆炸,致10死117伤
2020-06-13 18:20 安全生产 -
最新排名:清华首进前15,英美高校显疲态
2020-06-10 16:01 中西教育 -
武大老牌坊遭搅拌车撞击后受损,建于1937年
2020-06-06 16:18 -
网信办等8部门集中开展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
2020-06-05 14:05 -
全力救治109天 四省医护接力救回的小伙回家了
2020-05-30 11:3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总书记与我们在一起丨听党指挥 闻令而动 做党和人民信赖的英雄军队
2020-05-28 09:30 2020两会 -
某法律团体曲解香港国安法,全国人大香港代表团发表声明
2020-05-27 06:43 香港 -
教育部:不盲目追求来华留学生规模
2020-05-26 11:42 中西教育 -
政府工作报告:今年要编制好“十四五”规划
2020-05-22 10:00 2020两会 -
多年来,习近平始终惦记着这些“小事”
2020-05-22 08:41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第一观察 | 两会前夕,总书记作出一个重要指示
2020-05-21 08:20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民政部:整治低俗婚闹等不正之风
2020-05-20 19:25 婚姻故事 -
中国人喝的鸡汤,一代不如一代
2020-05-18 07:42 -
应对疫情要靠“政治能力”,它从何而来?
2020-05-17 08:34 -
担心中国或学习中国,是硬币的两面
2020-05-17 08:20 这就是中国
相关推荐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72“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54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01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15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8最新闻 Hot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