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大龙:别再误读中国的民族主义,地球的明天就靠它了
最后更新: 2021-01-16 13:10:24在美国未被传颂的故事和历史
在21世纪,美国和中国会因争夺势力范围,在繁杂的小矛盾中争论不休;还是携手并肩,共同维护地球的生态呢?这个双向选择简单直白,但是我们必须超越短期经贸盈亏、就业岗位流失、非理性遏制和货币操纵;必须超越集体vs.个人权利自由的表述;摒弃关于零和博弈的错误叙事。我们必须快速做出团结合作的选择,因为地球危机不等人,人类需要分秒必争 。
我在中国拍摄电视节目和开展商业活动已经有十五年了,亲历了中国的蜕变。中国话语从温和的“和平崛起”,到更强势的表述。这种语气变化,跟美国1823年宣布门罗主义并无太大不同。美国这个曾经殖民过菲律宾的国家,在面对中国崛起时,竟自封“亚洲监察员”,一边秀军事肌肉,一边占据道德制高点,对中国自然而然的崛起指手画脚。
美国门罗主义的目标本来是通过划分势力范围,保护南北美洲免受重商而好战的欧洲势力侵扰。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即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把英国殖民者赶回大西洋彼岸,门罗主义是有道理的。但是放在今天,美国自己的势力范围超过夏威夷群岛,一直延伸到关岛和塞班岛,却跑去规定另一个崛起大国(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不得与其邻国提出类似的双边对话,不免显得有些虚伪。更何况,中国和邻国的对话,并没有什么逾矩的地方。回顾美国种种“助纣为虐”的历史,从在上海划分租界,到韩国的李承晚政权,再到菲律宾的马科斯政权,应该时刻警戒我们不要再犯相同的错误,别再想着要美国去指挥亚洲如何正确地开展地区内对话。
西方很多人为中国新展现出的强硬态度感到惋惜,但他们不应觉得太意外。自2012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主义情绪越来越强烈,在最近的南海仲裁案后达到高点 。中国为了让世界听到她的诉求以及被平等地对待,共产党需要动员和利用一切媒体/网络/舆论、经济、军事力量,来“争取信息时代传统战场以外的地区冲突的胜利”。为什么要聚焦于综合国力?在中国的“屈辱百年”(关于这段历史西方学生知之甚少)中,她饱受外国列强铁蹄蹂躏,被大英帝国的鸦片毒害,终于挣脱了桎梏。中国人坚信,在历史性的科技和环境挑战面前,如果保持团结,捍卫中华文明的权利,便能守卫住自己的历史地位——也就是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所说的,中国过去两千年靠贸易(而非征服),取得的卓越经济文化成就。
开战的理由?
中国崛起意味着中美之间必有一战吗?我不这么认为。除非西方(及其盟国)与中国严重误判对方,或因情绪过激导致对话退化,否则中美之间不会发生高强度冲突。对中共而言,介入武装冲突的前提必须是为了捍卫领土完整;或者是为了维护执政党的地位和秩序。
虽然许多人可能有不同意见,但中国这个人口最多的国家要快速和平地发展,不用担忧外国势力干涉或入侵,就必须拥有强大而统一的中央政府。看看18世纪以后的中国历史,你会发现中国人的这种观念不是凭空出现的理论,而是在一次次汲取经验教训之后总结出来的。当中央政府软弱无能时,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文化瑰宝被洗劫。中国人以史为鉴,自然将中央政府(中国共产党)的统治视为国家领土完整的保证。从理性角度来看,这种看法无可指摘。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国际上打交道时,经常被指责在全球冲突中作壁上观。虽然中国越来越多地参加维和行动,但中国一直遵守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在非洲、东盟和欧洲均是如此。虽然这条原则不无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我们很难想象一个遭受过被殖民苦难的大国,面对西方在亚非拉等地留下的所谓“更优越”的旧范式,能够立即推出更加稳定、更公平的政策。中国对内重视发展,对外表现得谦谨克制(除了在南海问题上——但即使如此也比殖民时代的西方列强温和得多),这种做法应该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中国不打算把自身的道德标准、价值观或经济制度强加于人,仅这一点,对文艺复兴之后的世界事务来说,便是革命性的。
与此同时,中国以身作则,领导世界经济从化石燃料向绿色可再生能源转型。这样一来,中国的传统经济支柱——靠化石燃料推动的出口制造业——便面临风险。从长远来看,中国在环保战略上迈出重要一步,应该得到肯定。这种巨大的转型,意味着中国领导层决定牺牲部分短期增长,换取全世界的长期繁荣。
- 原标题:China seeks to create a sustainable environment through galvanising nation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杨晗轶 
-
联播+丨开业五年 习近平推动这家银行“点石成金”
2021-01-16 12:04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特朗普即将下台,美国最大拥枪组织申请破产
2021-01-16 11:47 美国一梦 -
疫情防控工作失职,吉林扶余市三干部被问责
2021-01-16 11:3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三星发布新手机:全线降价200美元应对变局
2021-01-16 11:02 手机 -
全球车企因芯片断供停产,路透社:特朗普对华科技战间接导致
2021-01-16 10:52 -
警方通报女子打骂高铁乘务员:患双相情感障碍,送医治疗
2021-01-16 10:23 -
时隔8年,京东方再次开出200亿定增大单
2021-01-16 10:06 上市公司 -
台湾当局:今年大陆返台过年人数可能仅剩2万多
2021-01-16 09:50 台湾 -
多地影院关门,2021春节档危急
2021-01-16 09:33 中国电影 -
联播+丨总书记去年两提“正气充盈、政治清明” 成绩单来了
2021-01-16 09:28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互联网存款监管文件来了!禁止商业银行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揽储
2021-01-16 09:13 互联网金融 -
凶手跑了!目的地都是…
2021-01-16 09:04 香港 -
中方允许滞留在港口的部分澳大利亚煤炭清关? 外交部回应
2021-01-16 08:38 中国外交 -
31省新增本土病例115例:河北90例
2021-01-16 08:3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脑子发热”踩踏国旗,男子被判刑10个月
2021-01-16 08:34 依法治国 -
去年访港旅客跌93.6%
2021-01-16 08:28 香港 -
官方公布孙杨禁赛判决撤销原因:仲裁员存在歧视
2021-01-16 08:06 观察者头条 -
黑龙江新增23+30例
2021-01-16 07:4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新增确诊25.6万例、死亡4176例
2021-01-16 07:41 美国一梦 -
石家庄:继续居家防疫到1月19日24时
2021-01-16 07:14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98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6“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407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