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锦涛:美国为何总为以色列“出头”——游说集团的力量
关键字: 教科文组织美国推出教科文组织游说以色列美以关系以色列游说集团【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左锦涛】
10月12日,美国国务院宣布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同时寻求保留观察员席位。这次美国的退出,公开的理由之一是为以色列“出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持续增长的反以色列偏见”。所谓“反以偏见”的表现,基本都与巴以争端有关:2011年巴勒斯坦加入教科文组织,引发了以色列的强烈不满;今年7月教科文组织宣布,希伯伦核心地区为巴勒斯坦的世界遗产,被以色列斥责为“伪造历史”。而作为以“无与伦比的盟友”,美国一直以“拖欠会费”作为对组织的要挟,直至今年一系列矛盾激化后,美以携手退出了教科文组织。
这并不是美国第一次退出教科文组织。1984年里根政府就曾退出过,理由也如出一辙:“教科文组织已经沦为第三世界批评美国和以色列的讲坛”、“是个浪费的官僚组织”。直至2003年小布什政府时期,美国才又重新加入。就此而言,教科文组织实际上是美国外交的“出气筒”——由于不像国际原子能机构或者世卫组织那样重要,因此遇到国内财政、国会压力或者以色列问题等,美国就会拿教科文组织的经费乃至席位来做筹码。
不过值得玩味的是,一方面美国经常在外交上力挺以色列,另一方面以色列时常对美国的中东政策“指手画脚”,甚至直言不讳地表达自身的态度(例如以色列对伊核协议的批评)。
图片来源:中国国防报
这种“小国影响大国外交”的现象虽有先例,但如以色列与美国这样的“异乎寻常”也堪称外交史上的“奇观”了。那么这种美以之间的亲密从何而来呢?以色列何以频频“干涉”美国的外交政策呢?这些功劳很大程度上要归于在美国的以色列游说利益集团。
美国对以色列:“总是选择原谅它”
建国之初,以色列并是美国的天然盟友,至少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两国关系还不是那么密切。那时英法是以色列主要的后台。苏伊士运河战争期间,英法不仅向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而且还亲自参与入侵埃及;美国反而因为在这个问题上“试图保持公正”,与英法以三国起了不少冲突。
美以关系的转折点出现在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时期。进入60年代,美国出于冷战的战略考虑,开始提升对以色列的援助,以平衡苏联对埃及的支持。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的大获全胜,证明了这笔战略投资是十分划算的,以色列可以成为美国在中东的桥头堡。美国开始在经济、军事和外交上全面支持以色列,充当以色列在国际社会的“保护人”。
在此之后,美以之间虽然偶尔有交恶,但是美国从未实际上停止对以色列的支持,双方的合作达到了亲密无间的地步。
因此有学者将美以之间的关系描述为“异乎寻常”。在很多时候,以色列可以无视美国的关切而自行其是(例如定居点问题),而美国总是会选择原谅它。相比较面对欧洲盟友时那种相爱相杀的纠结,美国对以色列可谓是“百依百顺”,以色列从美国获得的支持甚至比英国还要多。
这种奇特的关系下,如果以色列对美国一直很重要,那称得上也还合理;但问题在于,支持以色列并不总是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和价值观。
从利益论的角度来看,以色列真的能给美国带来巨大的安全和政治收益吗?以色列当然是美国在中东的重要盟友,但以色列是否如某些政客所说“维护了美国在中东的秩序”?
这个论调在冷战时期不无道理,苏联对埃及和叙利亚的援助确实构成了威胁,美国需要以色列这样一个强力的盟友来维持其存在,打击对方的地区代理人。然而美国对以色列的偏袒也恰恰阻止了巴以和解,并在阿拉伯世界培植了根深蒂固的反美情绪。从这个角度说,以色列虽然有价值但也有负面效果,因此美国本不应该无条件地予以支持。
当冷战结束后,这种无条件支持的负面效果开始浮现:以色列对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血债”,都被记在美国的头上;反美情绪在中东蔓延开来,或演变成伊朗这样反美的地区大国,或演变成基地组织这样反美的恐怖组织。美国的中东政策则因此进一步被以色列“绑架”,从而形成“反美”的恶性循环。
不仅如此,以色列还会经常自行其是,以至于危害到美国利益,比如间谍活动。美国司法部的一名前官员就承认,在美国活跃的外国间谍中,以色列人排名第二。
除此之外,从美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看,以色列也作为盟友的价值也要打一个问号。
美国政客常用的一个论调是,以色列是中东的受害者,不仅受到周边阿拉伯国家的挤压,而且还是恐怖主义的直接受害者。然而真实情况却是,叙利亚和伊拉克陷于分裂,埃及签署了和平协议,沙特加入美国阵营,恐怖主义活动不足以威胁到以色列生存,美国想要“锄强扶弱”也是搞错了对象。
相反,以色列一直在打击巴勒斯坦,他们反而是中东的“施害者”。美国政客常用的另外一个论调是,以色列是中东的民主国家、世俗国家的样本。然而就是这个“民主国家”的样本,在对待本国的阿拉伯裔国民时采取了种种歧视性政策;“这个世俗国家”的样本,代表极端犹太教势力的哈瑞迪犹太人开始大力推行宗教保守主义,相比于其他宗教的极端势力相差无几。可以说,以色列的“民主”和“世俗”都是值得怀疑的。
然而就是这种情况下,以色列仍能让美国近乎无条件地对其进行支持。这些功劳很大程度上要归于在美国的以色列游说利益集团。
为以色列利益服务的美国人:游说集团
以色列游说利益集团在美国政治中深耕多年,可谓根深叶茂。追溯历史,从20世纪初开始,移民美国的犹太人逐渐形成犹太人社区,最早的犹太人利益集团出现。当然,这一时期犹太人利益集团还没有涉足美国外交。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中国在南美建巨型码头,确保替代美国粮食” 评论 10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评论 126“英美贸易协议这项‘毒丸’条款,中方狠批” 评论 145“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国打了个样” 评论 125“显然特朗普先退一步,虽尴尬但有用” 评论 79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