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历史研究院| 孙元良缘何引争议
关键字: 飞将军孙元良抗日战争国民党【文/中国历史研究院】
近日,某导演微博中提及孙元良,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在微博中,他贴出一张合影,配文:“1937年,全线溃退情况下、下令留守上海四行仓库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88师师长孙元良之子——xx先生! ”
微博发出后,网友们纷纷留言,指出孙元良是个在战场上习惯性临阵脱逃的“飞将军”“小戴宗”,并且因贪污好色等问题声名狼藉。
历史上的孙元良真的像网友们所说,是一个临阵脱逃的“飞将军”吗?网友的疑惑主要集中在以下八个问题。
1、英雄将领?还是需“枪毙”的罪犯?
2、真“枪毙”?还是假问责?
3、坚守战线,下令死守?还是他人死守,自己撤退?
4、“抗日英雄”?还是民族罪人?
5、得力将领?还是未部署便私自撤退?
6、忍痛奉命抛弃部队?还是自己临阵脱逃?
7、在栖霞山游击?还是脱离部队躲在使馆?
8、严惩?还是假办真放?
相信本文通过回答以上八个问题,会让大家有一个答案。
孙元良(1904—2007),原籍浙江绍兴,叔父为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孙震,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华阳。黄埔军校一期毕业。曾任国民革命军第88师师长、第22集团军司令官、国民军第5绥靖区司令官等职。
孙元良在晚年完成回忆录《亿万光年中的一瞬》,从他自己的角度对当时的历史时期进行了回忆。
而这本回忆录的内容却与多年以来孙元良的官长、同僚、袍泽们生前发表的回忆文章内容相去甚远。这些当事人在回忆文章中,强烈谴责和批判了孙元良在关键时刻无视命令、抛弃袍泽、坑害友军的行径,他的黄埔同学曾赠言:成功虽无把握,逃跑却有决心!
随着包括当时往来电报在内的一系列原始档案近年来的逐步解密公开,当事人们和孙元良本人的说辞孰是孰非这一问题开始逐渐清晰起来。
1、英雄将领?还是需“枪毙”的罪犯?
北伐战争期间,蒋介石曾于奉新,在召集一师官兵的训话中提到孙元良的逃兵行径:
“这次打仗,第一团孙团长没有命令退却,应照革命军的连坐法拿来枪毙。这次失败,是我们革命军最不名誉的一件事,也是北伐史上最耻辱的一页。倘使第一师不退下来的时候,我们的战事一定不会失败。所以孙团长没有命令,擅自退了下来,一定要按法枪毙。我们第一师从前是最光荣、最有名誉的军队,现在被孙团长个人毁坏,难道还能不枪毙他吗?”
——《蒋介石假令枪毙孙元良》,杨天石《横生斜长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84-86页。
4 日,又召集第六军官兵和一师孙元良团全体将士训话,重申必须枪毙孙元良。两次训话,第一次一小时,第二次两小时,每次都慷慨激昂、声色俱厉,听者莫不怦然心动。
——《蒋介石假令枪毙孙元良》,杨天石《横生斜长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84-86页。
此事发生在1926年,国民革命军攻打江西南昌失败之后。当时孙元良正在王柏龄的第一军第一师,任第一团团长,临时随全师归第六军军长程潜指挥。由于指挥失误,江西军阀邓如琢和孙传芳的援赣军迅速由南北两面合围,以优势的兵力、火力反扑。
王俊、孙元良和敌军甫一接触,即向南昌西面的奉新地区撤退。
程潜感到孤城难守,下令放弃南昌。结果,第六军和第一军第一师都受到惨重损失。程潜剃须化装,靠了江西老表的领路,才得以摆脱敌人。王柏龄和第一军党代表缪斌则下落不明。事后,孙元良团被程潜派驻奉新,向东警戒,掩护主力部队集结,但孙元良却拒不执行命令,一闻敌讯,便继续西撤。
10 月1 日蒋介石得悉南昌败讯。2日,又接到加伦将军报告,孙元良不守奉新,退至罗坊,并得悉王柏龄、缪斌逃避不归。第一师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表现如此不济,使蒋介石大为恼怒。3 日,蒋介石匆匆赶赴奉新,召集一师官兵训话,就有了上文中蒋介石痛斥代师长王俊指挥无方,并下令枪毙孙元良的训话内容。
训话结束后,第六军十七师有一个下级军官一度以为孙元良已死,还曾经写过一篇追悼孙元良的文章,反映出蒋介石的训话和执行军纪所引起的震撼:
孙元良同志原是我第一师的一个团长,他现在已受连坐法枪决了,我以同志的资格追悼他几句话。我们革命军人是不怕敌人的,不怕死的,虽千军万马的围中还要杀条血路冲出去。你这样的死,真是为你可惜。我们要晓得,敌人是怕革命的,他哪敢向我深入呢?查当日来奉新的敌人不上两百,所有枪支不过数十支,以为他作一个很猛烈的进攻,被他骗掉了你的性命,我实在替你可怜。但是,你这一死,一面表示了我革命军的连坐法精神,一面促起好多同志的奋发,总算说是死也值得。可我回过头来敬告我最亲爱的同志们,我们的总司令说的,我不怕敌,敌必怕我;我们怕敌,敌必杀我。我们大家要紧记在心。
——《蒋介石假令枪毙孙元良》,杨天石《横生斜长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84-86页。
- 原标题:孙元良缘何引争议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吴立群
- 最后更新: 2019-06-26 07:17:10
-
余则成已经牺牲!
2019-06-11 22:49 -
升温10度曾灭绝95%的物种,我们在十字路口上
2019-06-11 08:00 -
前方高甜!七旬奶奶抽血 老伴这个动作羡煞网友
2019-06-03 13:46 暖心闻 -
《切尔诺贝利》热播,中国女生走进了真实的辐射无人区…
2019-06-02 14:10 -
“我是毒贩!”姐姐收到弟弟一段骇人视频,真相更可怕
2019-05-30 10:38 禁毒战争 -
70周年,你不知道的上海丨那些激荡人心的“第一”
2019-05-24 11:16 上海新高度 -
揭秘“解放军露宿街头”照片拍摄始末
2019-05-22 18:57 -
既然提起高加索人种,那何不一起谈谈欧罗巴人种和日耳曼人种?
2019-05-08 08:23 70年对话5000年 -
青春的颜色,叫奋斗!
2019-05-03 11:54 新时代之声 -
西藏考古大发现:发现青藏高原首个史前人类洞穴
2019-04-20 15:04 考古 -
在菲律宾发现新的古人类物种
2019-04-12 16:42 考古 -
侵华日军细菌战又添新罪证!
2019-03-25 19:19 -
选举产生官员是反民主的,在过去两千多年里曾是妇孺皆知的常识
2019-03-25 17:38 观学院 -
“今天,向40年前那场战争中的英雄和烈士们敬礼!”
2019-02-17 22:47 -
长城城砖被撬坏60余延长米,谁干的!
2019-02-05 20:23 考古 -
在中国,不管官多大学问多好,都不该忘记自己来自人民
2018-12-11 08:05 新时代之声 -
尘封百年,甲午海战沉船致远舰设计图在英国重见天日
2018-12-10 19:59 考古 -
直播:今天我们该如何纪念“三大战役”
2018-12-09 12:14 观学院 -
即使在最穷的中国面前,英国人也摔了跤,美国人也碰了壁
2018-11-30 07:10 新时代之声 -
唐代公主谁也没见过,怎么知道复原得准不准确?
2018-11-22 07:44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