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起底“威虎山”
历史上的“威虎山之战”不费一枪一弹,而《林海雪原》中则描写了20分钟的枪战。历史与艺术之间是作者曲波对战友的深情。他曾因自责焚毁15万字的初稿,在写到杨子荣牺牲时他潸然泪下,当江青令其改书时婉言拒绝。[全文]
-
我评《智取威虎山》就一个字:痛快
用情调超克战争?用爱情驱逐敌我?徐克对他们竖起了中指。他竟然还敢这么拍——好人就是好人,敌人就是敌人。荣耀全部属于我们,滑稽全部属于他们!人民英雄摧枯拉朽,夏志清李欧梵王德威龙应台们三十年来里应外合的暧昧文学教育在这一刻全白搭了。[全文]
-
全年的影视都过来!统统让我捏一遍
如果中国导演的最大追求是得奥斯卡奖,那么我要说,迷失是必然的。中国电影的价值取向、立场、特质,还是得向内寻求,倚赖洋枪洋炮洋腔洋调,或者搞成自我东方化的历史空壳子,铁定都要砸。这些年,中国的大师们做得太不够。[全文]
-
智取威虎山:坦克是谁?叫啥名字
《林海雪原》中的“坦克”是个形象突出、性格鲜明的人物;而在徐克导演的电影《智取威虎山》中,竟然出现了真坦克!观众大呼过瘾,但看看搜索引擎里的查询结果,已经被真坦克刷屏,那个“坦克”都快找不到了!不妨翻开原著读一下。[全文]
-
《智取威虎山》:解放战争研究的五层境界
教科书一直声称土改是共产党胜利的原因,农民“保卫胜利果实”的决心是解放军战斗力的基础。但解放军有上百万人,农民子弟参军,分到的土地不过增加了百万分之一的安全,自家减少一个壮劳力却是100%会发生的事实。这套逻辑明显低估了农民的精明,降低了共产党法统的可信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