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宁:为何安徽不是水乡却饱受水灾之苦?
一省南北,各有活路
在多山的安徽、江南,最有威胁的是骤然爆发的山洪,古人称为“蛟水”。直到今日,短时间强降雨带来的麻烦仍难以克服,甚至会影响到高考的进行。可以想见,古人所受影响更大。
以徽州为例,晚明以来水灾频发,特别是随着清代中期大规模开垦山地、破坏植被,水灾对社会经济的损害变得更为明显。山洪裹挟泥土而下,不仅毁坏庄稼、房屋,还毁掉了民众费心力气才开垦成熟的山区土地。
不过,徽州人还另有生路,世人皆知大名鼎鼎的“徽商”,其实皖南在文化教育方面也很有成果。有清一代,安徽各府州考中进士接近一千二百人,仅安庆一府就占比约四分之一,徽州府占比约五分之一,歙县、桐城都是科举考试的“大户”。
歙县风光俯瞰
相较之下,皖北的情况就显得非常尴尬了,淮河流域的皖北凤阳、六安、滁州、泗州、颍州五个府州,占全省总面积五分之二,却只有238名进士,还没比如徽州一个府。
皖北没有名商巨贾,也少有著名的文人,但要说起“造反”,却是轻车熟路、名人辈出。元朝末年的主要红巾军将领大多来自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其中最有名气的当然是朱元璋和他手下的“淮西勋贵”。
晚清时代,皖北又爆发了捻军起义,威名赫赫的蒙古郡王僧格林沁就折损在捻军小兵手下。就连最终镇压了捻军的淮军,也多多少少和皖北有些关系。美国学者裴宜理从近代皖北历史出发,为之贴上了“灾害——贫困——造反”的地域历史标签。
频繁的灾害,特别是毁灭性的水灾,的确严重损害了皖北的社会民生,是造成经济贫弱的重要原因。然而,贫穷就一定会造反吗?皖北的灾害,很大程度上缘于“被牺牲”的地位,是天灾基础上加了人祸,牺牲皖北是为了保全国家利益,倘若皖北陷入无休无止的动荡与叛乱,国家利益还能够得到保全吗?明清时期的帝王将相并非不知道这个问题,也不会坐视皖北因灾害爆发动乱。
证明这个历史判断,其实并不难。提起皖北的叛乱,总要提到元末的红巾军与晚清的捻军,然而在这二者之间将近五百年的时间里,皖北爆发过大规模的起义吗?并没有。翻越史书,更多看到的是乞丐、流民,甚至是遍野的饿殍。
王朝国家既然要牺牲皖北,就必须先强力控制皖北,也正因如此,当太平天国打碎了清朝在皖北的统治机器,反抗才随之爆发,而且成捻成伙,无休无止。而归根结底,最可怜的还是普通百姓。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下游的繁荣,他们承担了本不应该承担的灾难,被迫沦为灾民、流民,甚至是叛民。
客观地说,治水总要有牺牲,但关键是如何做出牺牲。所幸在今天,治水有了科学的支撑,民生成为第一要务,牺牲可以既有限,又值得。但即便如此,奉献的人也应该得到尊重,特别是同饮一江水的上下游,当别人舍弃家业保全了你,你却觉得理所当然,这恐怕是一种无知的傲慢。不如多一份感谢,多一份帮助,这才是同舟共济的共同体。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北史》中鲜有美人故事,鲜卑人真的颜值不在线吗?
2020-07-20 07:36 -
从全民族抗战汲取复兴力量,习近平这样论述
2020-07-08 12:59 -
不忘“七七事变”,听习近平这样论述“战争与和平”
2020-07-08 08:56 -
83年前的今天,危急!危急!危急!
2020-07-07 08:31 -
台湾学者否认原住民来自大陆,然而我们有一个直接证据…
2020-06-27 08:16 -
重建中国历史的“大一统”叙事,是关乎国本的大事
2020-05-05 08:56 -
遥望两千多年前的秦人如何防疫和治病
2020-04-21 08:28 -
宗教新右翼与当前美国的对华政策
2020-03-07 09:01 中美关系 -
“官僚主义式”政治留下的历史教训,值得警惕
2020-03-03 08:45 -
为什么施政严猛?雍正自己这样解释
2020-03-02 07:27 -
对口支援,疫情下的制度优势
2020-02-12 07:3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汉景帝不吃老鼠吗?我们如何看待过去
2020-01-18 08:45 考古 -
中国粉丝送礼物的韩国军队,曾被志愿军按地摩擦
2020-01-14 11:04 -
“超历史的”眼光与古典教育
2020-01-14 07:16 -
没有战争,西方怎能“脱胎换骨”?
2020-01-10 07:53 -
为什么我们总迷恋盛唐风华?
2020-01-01 08:44 -
古装剧里“刘海儿”泛滥,历史上到底什么样
2019-12-20 07:46 -
薛绍墓找到了,你还记得昆仑奴的梗吗?
2019-12-19 08:03 -
历朝历代都禁酒,想要畅快喝酒得等到…
2019-12-16 08:04 -
200余件七三一部队罪行新史料首次公开
2019-12-13 20:55 国家公祭日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