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赟子:在美国,如何才能避免章莹颖的悲剧不再发生
关键字: 章莹颖UIUCFBI博士生助教中国赴美留学生美国治安但是由于学生数量的大幅度减少,平时和学校有关的服务,例如公交系统,都会适当进行调整,运行时间可能会有所缩短,线路变更也是在所难免。留校学生中,研究生是主流,其中博士生最多。我并没有统计过,但根据每日所见,研究生以来自亚洲的学生为主体,例如中国、印度、韩国等。
UIUC校园一角
章莹颖女士的失踪引起了某些人的揣测:是否这是针对中国人的犯罪行径?根据我上面的介绍,可以推断出,并不是针对中国人的。因为暑期这个时间节点,校园内活动的人口大部分是国际学生,所以这个群体碰到不幸的概率就有可能增加。不过,这次事件有一点我很在意,就是章莹颖女士还没有自己的车,平时乘坐公交出行。汽车在美国是非常普遍的代步工具,留学生在“大农村”大多会开车。作为女生的我,还同时把汽车作为自我保护的屏障。
汽车内的空间是私人私密的,在“大农村”的环境,或许单独步行会把自己“暴露”在外。我并不是鼓励每个人都开自己的车,只是在周围环境复杂的情况下,或许开车除了方便以外,还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保护膜。也许并没有数据表明夏日的校园里犯罪率会上升,但在人口大幅减少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注意到公共的监督力下降了,更应该提高防范意识。
夏日的校园其实是非常美丽的。尤其在四季分明的地区,夏天虽然炎热,但绿地、花草都彰显出自己的颜色。很多人虽然不能休假,但享受安静的校园是被很多人所津津乐道的。而且我相信,大部分时候我们是安全的。
关于留学生择校的几点思考
此次失踪事件又把留学生群体推到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安全问题。越来越多的中国父母们计划着把孩子送出国,越来越多的本科、硕士毕业生计划着来到美国深造。在做这些计划的时候,我们往往考虑的是和学业有关的问题:大学声誉如何?专业排名如何?学业很重要,但是想想,留学的几年也是人生的几年,要在什么地方过怎样的生活,难道专业和排名应该成为唯一的考量吗?在全球反恐的浪潮中,父母们或许也开始问了:这个地方还安不安全?所以,我以下简要就留学美国聊聊对于择校的思考。
我认为首先要问自己两个问题:你要去哪个地区上学(东岸,西岸,或中部)?以及,你要去城市还是乡村上大学?或许国内的父母大多对美国高校不太了解,综合排名就自然成了选择的依据。但是对于来美国读本科的学子,这四年真的太重要了,世界观、人生观都是在这四年成型的。学校的地理位置,所在地区的文化、人口构成都能对人的思想发展有很大影响。所以,我建议通过四点更加清晰地作出学校的选择:
一、美国大地理
东西岸/中西部/南部大概构成了我们对美国地理的理解。东岸从北到南,有波士顿、纽约、费城、华盛顿特区、亚特兰大、奥兰多这些耳熟能详的城市,是美国“旧钱”(Old Money)的聚集地,历史悠久。西岸包括加州、俄勒冈州、华盛顿州在内的生机勃勃的科技开放地区。而美国中西部(the Midwest)事实上很少人提及。中西部以农业为主,芝加哥为代表的一些大都市,治安一直是政府的心病。
铁锈地带的公路
一大部分的中西部地区处在“锈带”(the Rust Belt),也就是传统制造业衰落的地区,人口流失,经济走低,人人熟知的底特律已经被称为“鬼城”。但同时,中西部有很多知名学府,例如城市里的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乡村的俄亥俄州立、普渡大学以及UIUC。在中西部择校,这是很难的取舍。
要安全?要都市?还是要排名?所以最好先问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环境?我的性格是不是符合这样的环境?有不少本科生新学期后和父母抱怨:我生活的地方就是个大农村!是不是因为去之前没有了解清楚,所以想不到美国也有“大农村”呢?
二、 治安/犯罪率
美国的大学在治安方面都作出了很多努力。首先,他们都有自己的警署,并提供各种和安全有关的服务。例如,我的本科学校乔治华盛顿大学警署在夜间提供免费护送,好多次我需要晚上去超市,只要打电话他们都会派警车接送我。我也听说其他学校,像佛罗里达大学,也有类似的服务。其次,大学校园内都会广泛设置紧急电话,警察会马上赶到现场。犯罪在不同国家的界定是不同的。
美国犯罪的种类繁多,大学附近多发生未成年人嗜酒、吸食毒品事件,而伤害到他人利益,甚至谋财害命极为罕见。
三、人文环境
地理位置和历史的不同,导致美国的大学都有迥异的文化,有些坚持保守的价值观,有些积极包容和拓展多元文化。所以,留学择校并不是只影响到就业和前途,还关乎到你看到的是怎样的美国,进而思维受到何种启发。在这里,“安全”就不单单指人身安全,还包括国际学生是否能感受到被学校及他人尊重。人文环境大致包括:学生构成,商业发展程度,当地居民构成以及学校历史。
很可惜,大部分国内的学子在报考之前没有机会,或没有意识提前来校园逛逛。其实每个大学都为高中生和家长提供免费校园“一日游”,帮助他们做出最后的择校决定。如果时间和金钱允许,不妨借着到美国旅游的机会去了解心仪的大学,也是旅行的宝贵收获。
四、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美国城市和乡村的差别在基本生活保障上差距不大,吃住行,尤其是大学附近,都有高质量的保障。在我眼里的美国“城市”大致分两类:国际级都市,例如纽约和旧金山。这类城市人口高度密集,就是我们一般意义的“城市” :生活方便,出门左转就是超市。另一类是州府城市,例如哥伦布(俄亥俄州)和印第安纳波利斯(印第安纳州)。大部分生活及娱乐所需都要开车走环城高速才能到达,商业发达但是生活不如前者便利。
普渡大学的夏天
美国的乡村是一个特别的存在。这里有质朴的美国人,但是文化又不如东西岸那样极致的包容和自由。这里的风景很美,虽然很多人都说只有“玉米地”。可是,相较大城市,安全问题并不复杂。这里要介绍“大学城”(College Town)这个概念。大学城多在乡村地区,顾名思义,这个小城就是因为有了这个大学才存在:当地人口多数被大学雇佣,商业也因大学的各种官方和个人消费而兴起。要强调的是,大学城的“大学”存在感要强于所在的“城”,而至于“大学”和“城”的彼此存在关系会导致不同的人文效果。
拿UIUC来讲,“城”和“大学”是交叉并存的,“城”里的人口和“大学”的人口多少是混杂在一起的。相比之下,一个半小时以外的普渡大学,其所在的西拉法叶市更具“大学城”的特点,大学师生活动区域是非常集中的,小城的各服务行业也主要针对大学需求。而当地的工业发展,例如斯巴鲁(Subaru)和卡特彼勒(Caterpillar)的厂房,都修建在河对岸的拉法叶市。这种情况导致了“校内”与“校外”的人口分离,这样大大规避了“闲杂人等”在校园的出没。
如图中所示,河东边的拉法叶市较多黄色/红色区域,犯罪分布较广。而相对应河西岸的西拉法叶市(普渡大学主校区)几乎全是绿色,仅有的黄色区域其实是一个小规模的商业区,周末深夜可能会发生非法嗜酒或聚众打架的案子。
结语
像很多人一样,我用最虔诚的心期盼这次失踪案件的彻底告破。同时笔者要强调,一起案件也许并不能代表美国整体的安全情况。我相信,警务人员此刻正在努力地确认着失踪者的位置。在夏天留校的同学们,也和我一样在享受着校园的安宁。请记住,生活中总有一盏明灯,可以照亮黑暗,而黑暗总会过去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武守哲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069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0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60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8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要“帮忙”,印度拒绝了
-
“他想在大马士革建特朗普大厦”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