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诚信:“颜色革命”典中典的格鲁吉亚,为何与西方渐行渐远?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张诚信】
近期,格鲁吉亚和西方的关系闹得很僵,双方展开了激烈对峙。
10月9日,欧洲议会以495票赞成和73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一项名为“格鲁吉亚民主倒退和政治多元化受到威胁”的决议。
该决议声称格鲁吉亚的民主正受到执政当局的威胁,谴责第比利斯通过的“外国代理人”法案和限制LGBT宣传的一系列相关立法,以及各种所谓的“反欧盟”和“反民主”言论。有议员呼吁制裁所有“破坏格鲁吉亚民主”的格鲁吉亚人。
对此,格鲁吉亚嘲讽该决议“毫无意义”。
一周前,美国驻格鲁吉亚大使馆也因涉嫌散播“格鲁吉亚梦想”执政联盟打压反对派的虚假信息遭到格鲁吉亚议员的批评。而在上月底,格鲁吉亚总理科巴希泽率团赴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本已被邀请参加美国总统拜登举办的欢迎晚宴,却在最后一刻被“放鸽子”。
格鲁吉亚总理伊拉克利·科巴希泽出席第79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 IC Photo
美国驻格大使馆发布消息称:“由于对第比利斯的反民主行动、虚假信息和针对美国及西方的负面言论愈发感到担忧,拜登政府取消了对科巴希泽参加年度招待会的邀请,并拒绝会见格鲁吉亚代表团。”科巴希泽表示,美方的行为荒唐至极,第比利斯不得不重新考虑与美国的关系。
看起来,西方似乎是因为所谓的“民主问题”与格鲁吉亚不对付,但事实真有这么简单吗?遥想20年前,格鲁吉亚曾是西方的坚定追随者,甚至一度到了狂热的程度,如今却出现了反目成仇的迹象。20年来,西方究竟是诚心诚意地促进格鲁吉亚的民主和进步,还是仅仅将格鲁吉亚视作手中的棋子,以至于让后者逐渐看穿了其中的伎俩?
“玫瑰革命”开启与西方蜜月期,却沦为地缘政治牺牲品
在政治学界,要研究“颜色革命”就绕不开格鲁吉亚,毕竟它太典型了。
2003年11月2日,格鲁吉亚举行议会选举,时任总统谢瓦尔德纳泽所在的党派联盟获得了最多选票。然而,反对派却指控谢瓦尔德纳泽存在选举舞弊行为,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示威抗议活动。
11月23日,谢瓦尔德纳泽被迫辞职,时任反对派领袖、“统一民族运动”领导人萨卡什维利最终于2004年1月当选为新任总统,并于3月的议会选举中赢得了90%的议席。由于萨卡什维利每次在示威集会上都会手持一束玫瑰,其支持者纷纷效仿,这次政权更迭也就被称为“玫瑰革命”。
2003年格鲁吉亚爆发“玫瑰革命”
在此过程中,美国的介入无疑极大地推动了事态的发展和演变。早在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就开始通过非政府组织来干预格鲁吉亚内部局势。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和索罗斯基金会在格鲁吉亚成立了三个分支机构,分别是非政府组织大会、非政府组织协调委员会和格鲁吉亚联合联盟。这些组织对辨识能力有限的民众散布各种夸大其词的反政府言论,尤其是煽动政治精英、青年学生和媒体从业人员上街“闹革命”。
在“玫瑰革命”期间,索罗斯基金会和美国国际事务民主协会累计为格鲁吉亚反对派提供了5000多万美元,用于资助反对派从全国各地招募人员到首都闹事。此外,通过“玫瑰革命”上台的萨卡什维利不乏西方留学经历,曾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人权学院和意大利佛罗伦萨法学院学习。1993年,萨卡什维利获得美国国会奖学金,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系。
就在“玫瑰革命”爆发的半年前,萨卡什维利还曾前往美国政府在贝尔格莱德开办的讲习班参加培训,培训内容是如何发动“温和革命”。上述留学和培训活动均属于美国“支持新生独立国家”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致力于在欧亚地区推广“民主模式”,其目的不言而喻。
通过“玫瑰革命”上台的萨卡什维利
萨卡什维利上台以后,立刻奉行追随和依靠西方的政治、外交与安全战略,并以融入西方为最终目标。在“玫瑰革命”之后,俄罗斯曾抛出橄榄枝,普京亲自邀请萨卡什维利到莫斯科访问,设法稳定双边关系,却事与愿违。
在亲西方路线的指引下,萨卡什维利政府一方面申请加入北约,接受美国的军事援助,还允许美国和北约军队在其境内训练和演习,一方面又旗帜鲜明地反对俄罗斯,与俄罗斯公开对抗,例如纵容车臣恐怖分子从格鲁吉亚领土攻击俄罗斯,以间谍罪的名义逮捕5名俄罗斯驻格军官并进行公开羞辱,对部分俄罗斯商品加征进口关税,等等,导致格俄关系迅速恶化。最夸张的是,连在格鲁吉亚建军阅兵式上都要演奏美国国歌。
在一系列“骚操作”之后,“敬酒不吃吃罚酒”的萨卡什维利政府“如愿以偿”地吃到了罚酒。俄罗斯开始驱逐境内的格鲁吉亚公民,暂停与格鲁吉亚的海陆空交通联系,禁止从格鲁吉亚进口葡萄酒、矿泉水和各类农产品,并提高了对格鲁吉亚的天然气和电力供应价格。这些制裁措施掐住了格鲁吉亚的经济命脉——俄罗斯是格鲁吉亚进出口的最大市场之一,格鲁吉亚高度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而葡萄酒又是格鲁吉亚的支柱产业。
结果,2007年,格鲁吉亚贫困线以下人口占比升至38.8%的历史新高,失业率也升至13.3%。而在谢瓦尔德纳泽的两个任期内,哪怕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和俄罗斯“休克疗法”的冲击,格鲁吉亚的失业率均值也只有10.2%。
然而,一意孤行的萨卡什维利政府决定尝试更大的冒险。在西方的怂恿下,萨卡什维利决定用武力一举收复分离主义地区南奥塞梯,并相信西方将为其提供安全保护,甚至认为仅凭西方的影响力就能阻止俄罗斯参战。
2008年8月8日,萨卡什维利下令军队进攻南奥塞梯,导致俄军以维和的名义介入南奥塞梯局势。不出意外,战争显然是以格军的惨败而告终,南奥塞梯不但被俄罗斯承认为独立国家,还被俄罗斯重新驻军,格鲁吉亚完全丧失了对这部分领土的控制权。而自始至终,萨卡什维利都没有盼来西方军队的驰援。
经此一役,格鲁吉亚本就不大的地缘战略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外部安全形势进一步恶化。在战争的冲击下,2008年格鲁吉亚经济实际增长率跌至2.4%,而在谢瓦尔德纳泽执政的最后一年,格鲁吉亚经济实现了11%的高速增长。同年,格鲁吉亚的失业飙升至17.9%,贫困率也居高不下。后来,随着华尔街金融危机蔓延至全球,格鲁吉亚经济遭受进一步打击。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
新加坡部长:对待中国发展,不是简单看涨或看跌
2024-10-11 13:39 -
“他躲过以军暗杀”
2024-10-11 13:24 -
俄罗斯欲修改核原则后,“五核国即将在纽约开会”
2024-10-11 13:17 -
中国正制定全球技术标准,西方却担忧坏了它们的“规矩”
2024-10-11 12:12 -
朝鲜派兵了?佩斯科夫否认
2024-10-11 11:57 俄罗斯之声 -
我大使会见孟学生运动领袖代表:赞赏孟青年的勇气智慧
2024-10-11 11:07 中国外交 -
“中俄两国,我们不偏向任何一方”
2024-10-11 10:51 中国外交 -
外交部:中方跨部门工作组抵达巴基斯坦,要求巴方彻查真相
2024-10-11 09:55 巴铁 -
法国总统外事顾问:欧洲无意将中国企业和产品排除在市场之外
2024-10-11 09:13 中法关系 -
李强会见泰国总理佩通坦:加快推进中泰铁路建设
2024-10-11 09:07 -
李强会见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加紧开展中柬铁路前期工作
2024-10-11 09:07 中国外交 -
担心伊朗报复,海湾国家敦促美国“阻止以色列”
2024-10-11 09:05 巴以恩仇录 -
联黎部队遭以军袭击,中方表态
2024-10-11 08:53 观察者头条 -
巴勒斯坦代表问安理会:“你们有这份勇气阻止纵火犯吗?”
2024-10-11 06:58 巴以恩仇录 -
阿根廷过去12个月累计通胀率达209%
2024-10-11 06:45 -
黎巴嫩贝鲁特市区遭以军袭击,已致22死117伤
2024-10-11 06:34 -
联合国副秘书长:维和部队在黎巴嫩的行动几乎停滞
2024-10-11 06:33 -
6万年一遇,这颗彗星即将飞越地球
2024-10-10 23:06 天文 -
巴总统扎尔达里吊唁恐袭事件中遇难中国公民
2024-10-10 22:46 巴铁
相关推荐 -
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403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69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评论 407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评论 267“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评论 86最新闻 Hot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
果然,英国被用来“立规矩”了
-
印度官员:印军正做出回应
-
印方:一高级官员在巴方炮击中身亡
-
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已打击20多处印度军事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