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圣明:看看贩奴的历史与现实,法国总统在非洲被喷可不冤
关键字: 马克龙奴隶法国非洲奴隶贸易利比亚【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于圣明】
11月28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西非国家布基纳法索一所大学演讲时,面对观众有关当今利比亚人口贩卖的提问情绪激动地做出了回答。他在回答中强调进行奴隶贩卖的是非洲人而非法国人,并认为法国和非洲双方应当协作解决这一问题,而非互相推卸责任。
这一表态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有人说这是“殖民主义腔调的回归”,也有人认为总统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的确,今天已经没有法国人千里迢迢前往非洲贩卖人口了,在一片混乱的利比亚进行人口买卖的则大多数是当地的蛇头和军阀,和法国人没什么直接关系。因此马克龙的这个表态虽然不能说是滴水不漏,但是大概也算没什么问题。
但是,尽管已经表示了“通过这一行为得利的欧洲人也应当受到惩罚”,马克龙的此番讲话依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在利比亚出现的猖獗的贩卖人口行为是否确实与法国官方的行为毫无关联。实际上,和17-19世纪的法国需要为奴隶贩卖活动给非洲造成的种种恶劣影响负责一样,今天的法国也应当对非洲的现状承担一部分间接责任。
公允地来说,在19世纪之前,从非洲贩卖奴隶这一行径并不只由欧洲人进行。非洲本土的奴隶制在欧洲人到来之前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阿拉伯人在非洲的贩奴活动也持续了上千年之久。甚至欧洲奴隶贩子的“货物”也大多是从当地酋长和阿拉伯奴隶贩子手中收购的。
但是,正是欧洲人相较前两者而言规模远为更大的贩奴活动使得奴隶买卖迎来了其利润最高的时代。也因此给非洲带来了远甚于之前的伤害:由于欧洲贩奴者每次都要购买大批奴隶,因此非洲酋长们就要扩充军队,发动更多战争来掳掠人口,然后将战俘作为奴隶出售,向贩奴者换取欧洲商品。作为交换而输入非洲的欧洲火枪和刀剑则又被进一步地用于掳掠人口为奴,军队规模的扩大有时也需要更多奴隶,这就在非洲,尤其是西非形成了恶性循环。
不仅如此,在传统的非洲社会中,也存在将犯罪者罚为奴隶的现象,在欧洲贩奴者到来之前,罚为奴隶只是对罪行较重的人的惩罚方式中的一种。而在贩卖奴隶更加有利可图之后,无论犯下什么过失,即使是很轻的过失也要被罚为奴隶并被卖掉。这无疑是对当地传统社会秩序的一种破坏。
贩奴者押送黑人奴隶的画面,图中并没有清晰地出现欧洲人的形象,但这些奴隶最终的买家却非常可能是欧洲人,图片来源:作者收集,下同
此外,贩奴者在购买奴隶之后,并不能马上将他们运走,而是要在非洲等待合适的风向才能出航,在此期间需要为奴隶提供谷物作为食品,这些谷物的种植和搬运也是由当地统治者的奴隶进行的。如此一来,虽然大多数欧洲贩奴者并没有亲自对奴隶进行抓捕,而只是从当地酋长手中“收购”奴隶。
但欧洲人的需求带来的奴隶贸易的繁荣却不仅使得被卖往遥远美洲的奴隶被迫背井离乡,强制劳作。同时也使得非洲本地连年战乱,传统的社会结构受到巨大冲击。为了服务奴隶买卖而在非洲本地沦为奴隶的人也为数不少。欧洲贩奴者和使用奴隶劳动的欧洲庄园主对这一局面难辞其咎。
今天塞内加尔的戈雷岛,该岛从17世纪末开始就是西非法国奴隶贸易的重要中转站之一
就法国而言,虽然其贩奴规模与葡萄牙和英国存在差距,但也是大西洋和印度洋奴隶贸易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美国全球封杀华为昇腾芯片?“无理且自大” 评论 223“特朗普最大的中东外交豪赌” 评论 57拿错剧本?特朗普在沙特演讲:美国不再说教了 评论 193脑洞很大!前北约秘书长:新组织D7,可对付中美 评论 486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