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归:文艺复兴时的欧洲,对“一带一路”可比现在热情多了
关键字: 奇迹喜马拉雅喜玛拉雅美术馆洛可可中国瓷器一带一路丝绸之路【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云归】
张维为教授在NEXUS的论战,很多读者应当已经看过。已经放出来的几个片段里,焦点之一在于“中国是否将输出模式”。近年来,西方似乎常有此类担忧,除“模式之争”外还有“影响力之争”,如干涉他国内政等,前几天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不远万里,对中国喊了句“澳大利亚人民站起来!”
真是……别这样有什么话我们好好坐下说。
近来外媒一惊一乍,动辄“中国威胁论”,不值一哂。但笔者想感慨的是,几百年前对中国的“脑残粉”时光,竟然这么快就被西方人忘在脑后了。
14-15世纪,四大发明陆续传入欧洲,即我们耳熟能详的“火药把骑士阶级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大杠杆”。但传入欧洲的文化可不止四大发明。
众所周知,丝绸之路上最受欢迎的商品即是丝绸与瓷器。1470年威尼斯人已从中国瓷品上学会了制造青花软瓷的本领,但最初的仿制品并非真正的瓷器,英国人直到1750年才建成了第一座瓷器厂。在此之前,他们对瓷器制造工艺的认知基本都是这样的:
“古地奥•潘西罗尔斯(GudioPancirollus)解释说中国瓷器的制作方法是把蛋壳、虾蟹盖等物埋在地下80年左右后拿出即成;斯盖雷格(Scaliger)等学者比较认同这一说法,而拉姆瑞斯(Ramuzius)在其《航海记》则持相反的观点,他认为瓷器是由土制作而成的,不是埋在地下,而是借阳光与风力变得坚硬,时间需要40年。
但只有门多萨的说法更接近于实际。他说中国瓷器是由白陶土制成的,先将陶土放在水里加热浸泡,之后在其上涂一层奶油或是脂肪,待油脂大量下沉至底部时,除去奶油和多余的物质,精美的盘子就做成了,然后把作品拿到户外成形,将其涂金或是彩绘,不是过了百年,而是不久就被送进壁炉里烧烤……1”
把蛋壳虾蟹埋在地下来造瓷器……感觉造出奶油虾酱的可能性还大些。
所以这种情况下,欧洲人依旧主要以进口的方式来获取瓷器。人们也认为中国瓷器非常贵重,1487年埃及国王赠给佛罗伦萨的统治者劳伦佐·美狄奇的便是中国瓷器,他也因此而得到重视。
中国生产的瓷器、丝绸,都有着丰富的装饰花纹。中国的瓷器花纹在宋元时代已有了写生花鸟图案,民窑瓷器上尤为明显。等到了明宣德(1426一1435)时期,彩瓷已是“人物毫发具备,俨然一幅李思训画”了。
中西贸易发展之时,欧洲正巧也处于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之中。大量文艺作品的创作离不开丰富土壤的滋养,而中国的瓷器、丝绸与山水画,无论从形式还是精神上,都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从许多文艺复兴时代的作品中,似乎也能一窥中国艺术的芳踪。如曾有论者指出,达芬奇的素描作品中,对于山石的处理,某种程度上,与国画中的皴擦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2:
列奥纳多·达·芬奇 钢笔素描 1473年 现展于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又如这幅挂毯:
中国艺术风挂毯 18世纪 奥布松工厂 法国 183*360cm 织物 现展于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这一挂毯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画面左下方有一只仙鹤,远处楼台轩榭,这是传统的中国元素,侧面反映了当时东西方文化传播交流的现象。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韩京霏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378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32“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59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07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2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
“中国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终结”
-
“接到指示,美情报机构加强搜集力度”
-
“双方出动125架战机,交火距离一度超过160公里”
-
门票价格从10元上涨到85元?西安碑林博物馆回应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