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川汽车评论:中国电动车的命,拜登说了不算
【文/王磊】
上世纪80年代,当时还是参议员的拜登见证了里根政府如何通过“出口限额”一步步打压日本汽车工业。如今,身为总统的拜登也想拿中国电动车行业开刀。
5月中,拜登政府动用“301条款”,毫无根据地将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新能源车关税从25%一口气提升到100%。虽然100%看上去不是一个小数字,但这本质上是一场“形式大于内容”的政治作秀。
里根当年主动发起贸易战的背景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汽车数量一度达到200万辆,占美国20%的市场份额,对底特律三巨头构成了巨大威胁。相比之下,美国出口到日本的汽车只有1.5万辆,严重的贸易赤字使得美国不得不对盟友下狠手。
如果说里根政府打着贸易平衡的角度这么做还情有可原,那么拜登这次不仅“师出无名”,甚至可以说是“恩将仇报”了。
美国工人打砸日本车
去年,中国对美出口的新能源乘用车只有1.25万辆,同比减少16.2%,仅占国内乘用车出口的0.3%。根据乘联会的数据,一季度,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新能源车只有2000多辆。
反观美国车在中国的表现,底特律两大豪门——通用和福特去年在中国分别卖了210万辆(包括上汽通用五菱)和40多万辆,作为中国首家外商独资车企的特斯拉去年更是在中国卖了超过60万辆,创始人马斯克每次来华几乎都受到了政府最高规格接待。
在不亏反赚的背景下,拜登突然发难主要是为了即将到来的总统选举。
民意调查网站显示,今年3月以来,拜登民意支持率一直落后特朗普[1],而且由于近期美国高校掀起的“反战浪潮”以及拜登政府采取的强硬措施,民主党内部对拜登的态度也出现了动摇[2]。
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拜登想要借打压中国的新兴产业来转移国内矛盾,并且尽可能争取摇摆州的选票。
在这轮针对中国的贸易打压中,除了电动车,动力电池、光伏、医疗产品、起重机等产品的关税也被上调至25%或50%,这些产业与拜登想争取的票仓几乎一一对应。
不过,看似严苛的关税政策涉及的产品价值其实不过180亿美元,大约占了2023年中国对美国出口总额的4.2%,影响远不及特朗普时期发起的全面贸易战。
中国电动车行业不可能会因为拜登的“一纸公文”而偃旗息鼓,相反,拜登政府此举更像是“一拳打到了棉花上”,甚至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01.“含华量”最小化
2018年,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推特(现在的X)上大发牢骚:
“中国运往美国的汽车只需缴纳2.5%的关税,而美国运往中国的汽车却要交高达25%的关税,这听起来像是一场公平贸易吗?不,这是一场持续多年的愚蠢贸易。”
这是有史以来,美国总统第一次指名道姓地批评中国的汽车产业政策。不久之后,特朗普政府就将国产车的进口关税上调至27.5%,中国也很快“回敬”了一份40%的关税大礼,自那之后,两国之间的汽车贸易占各自总量的比例日益缩减。
但这并没有打消美国当局对中国汽车产业崛起的担心,反倒是随着2020年全球电动车行业迎来大爆发愈演愈烈。
2020年拜登上台后,《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文中写道:“特朗普的目标是将大量外包给中国的工作机会带回美国,而拜登的目标则是寻求与盟友协作,在新兴高科技领域击败中国[3]。”
这点在2022年拜登签署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上(以下简称“IRA”)体现得淋漓尽致。
出台IRA的目的之一就是精准遏制中国电动车行业的崛起势头,法案细致地圈定了关键矿物(40%)、电池组件(50%)、电动车生产(100%)在美国及盟国生产的本土化要求,相当于中国动力电池行业此前“白名单”政策的加强版。
按照美国人的设想,这理应是一场由美国主导,与盟友合作,将中国排除在外的产业内循环。
但与中国脱钩的困难程度远超美国人的想象,强行脱钩意味着从原材料到整车的各个环节,美国甚至是盟国的电动车行业都要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
- 原标题:远川汽车评论:中国电动车的命,拜登说了不算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日方通报:丰田、本田等5大车企发现欺诈行为
2024-06-04 16:41 -
墨西哥首位女总统曾宣称:支持能源转型及电动汽车生产
2024-06-04 13:49 -
与大众合作夭折后,雷诺或联手中国企业开发低价电动车
2024-06-04 12:04 -
5月车企销量出炉:理想反超问界,蔚来逆风翻盘
2024-06-03 19:27 -
问界M7时隔不到9月再升级,新能源厂商内卷走向分化
2024-06-03 17:11 -
德国研究机构:欧洲汽车消费者将受损
2024-06-03 16:58 -
新一代电动汽车,醇氢电动何以塑造新质生产力?
2024-06-03 14:06 -
银河Flyme Auto发布,吉利径直入局智能座舱混战
2024-06-03 09:45 -
64.4亿元!财政部下达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
2024-06-03 09:35 -
当昔日德系车王牌,被中国“大脑”主导
2024-05-31 20:20 -
电动化浪潮下,吉利、雷诺“逆势”成立合资公司研发内燃机
2024-05-31 18:29 -
工信部:禁止汽车单踏板模式完全刹停,易误操作
2024-05-31 14:43 -
意大利的“反复横跳”,无法浇灭中国车企赴欧步伐
2024-05-31 13:51 -
上海车展爬特斯拉女车主被判道歉,律师:双方仍有上诉可能
2024-05-30 19:05 -
欧盟挥舞“关税大棒”,长城关闭欧洲总部
2024-05-30 18:24 -
比亚迪发布第五代DM,需求猛增推动“技术爆发”
2024-05-29 18:13 -
混动911入局,保时捷挽回中国市场的第一步
2024-05-29 16:35 -
美国电动汽车政策“翻烧饼”,全靠两党拼演技
2024-05-29 15:25 -
应对中国竞争,大众将在欧洲开发低成本电动车
2024-05-29 11:39 -
为“大G”代工的麦格纳-斯泰尔,或成为中企欧洲建厂伙伴
2024-05-28 19:01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想搞新世界秩序,但美元要先遭殃” 评论 15“因为普京不喜欢”,特朗普将自家俄乌特使降格 评论 43英首相:向乌派遣维和部队的计划进入“行动阶段” 评论 417涉多个知名品牌!翻新卫生巾、纸尿裤竟被二次销售 评论 251“争夺软实力确有挑战,但中国产品表现堪称惊艳” 评论 48最新闻 Hot
-
欧尔班提要求:欧盟应驱逐索罗斯代理人
-
“美国无权决定伊朗的外交政策,那个时代在1979年就结束了”
-
美国靠不住,欧盟想要自己建
-
英首相:向乌派遣维和部队的计划进入“行动阶段”
-
“美国之音被噤声”
-
特朗普用18世纪“战时法律”驱逐非法移民
-
“特朗普认为南非政府反白人、反美以”
-
“看起来像战区”,龙卷风席卷美国多地致32死
-
武契奇发声:谎言推动的“颜革”是无法获胜的
-
滞留太空9个月的美国宇航员,要回家了
-
这一次,特朗普挥刀“自割喉舌”
-
美国驱逐南非大使:他是“种族主义政客”,憎恨美国和特朗普
-
涉多个知名品牌!翻新卫生巾、纸尿裤竟被二次销售
-
加拿大新总理:这太疯狂了
-
“争夺软实力确有挑战,但中国产品表现堪称惊艳”
-
美国确认将韩国列入,“拜登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