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颖:佛教徒昂山素季反穆斯林?来自缅甸的宗教冲突
关键字: 缅甸佛教伊斯兰教穆斯林宗教冲突昂山素季单从宪法上来看,缅甸似乎延续了开国元勋昂山将军的设想——保持政治与宗教之间的距离。虽然佛教徒占绝对多数,但缅甸与伊朗这样最高宗教领袖高于世俗领导人的国家有较大区别。2008年《缅甸联邦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神职人员无权当选议会代表。宪法同时还将“出于政治目的滥用宗教,旨在挑起民族和宗教团体之间相互仇恨、敌对和分裂的图谋或行为”视为违宪。在这一点上,2008年宪法与大部分的民众意愿相符。2014年亚洲基金会(Asia Foundation)一项在缅甸全国范围的调研显示,近70%受访者认为宗教领袖不应参与政治。
那么,宗教领袖是否应该专注从信仰上引导信众而不应参与政治?
佛教不会成为直接主导政治的力量,但未来仍然会对缅甸政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部分佛教徒对非佛教徒的不容忍会阻碍缅甸形成多元主义社会,并可能进一步激发既有的族群矛盾。缅甸学者钦佐温认为,缅甸民众对民主制度的上层建筑关注过多,如修宪和选举;而对民主制度的实质,对少数群体的尊重和包容等关注不足。在一个周围都是佛教徒的国家,穆斯林如何自在生活?昂山素季说恐惧来自双方并不假,但作为少数的穆斯林一方,面对作为绝对多数、组织动员能力都极强的佛教集团,恐惧感无疑更加强烈。
放在全球的环境下,伊斯兰国的恐怖主义行径已经让欧洲伤痕累累,缅甸温和穆斯林的日常生活也同样受到负面影响。一位刚从仰光回华盛顿的美国朋友告诉我一个听起来荒诞的故事,他在仰光的公司老板劝他不要留胡子,仅仅因为有客户误以为他们公司招了一个穆斯林。我曾经租车从内比都到仰光,长途夜车忍不住跟司机聊得比较深入。他碰巧是一位卡曼穆斯林——唯一一个被缅甸官方承认的穆斯林少数民族。即使是这样,他说平时自己也不敢公开自己的穆斯林身份。他的卡曼族同伴们从2012年全部搬出了若开邦,来到了内比都。
2013年,一大批缅甸罗兴亚族穆斯林为躲避国内宗教暴力出逃,在孟加拉国边境被拦截
社会层面已经如此压抑,政治制度上没有提供压力出口。议会中没有一个穆斯林政党代表,在简单多数制的选举方式下,穆斯林政党难以突围并不让人惊讶。这也是为什么有学者认为比例代表制更适合缅甸,他们认为比例制下少数派的政党也能有发言权。虽然昂山素季在选人方面也考虑了少数民族和宗教比例上的平衡,但似乎这种平衡并没有包含穆斯林。
2015年公布的一项缅甸全国范围的调研(如下图所示),佛教徒和非佛教徒对于缅甸宗教自由的看法有显著不同。对于“公民身份是否应该建立在宗教基础上”这个问题,三分之二的佛教徒强烈同意,但绝大部分的非佛教徒表示强烈反对。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缅甸若开邦的穆斯林问题——缅甸政治中最敏感的神经。登盛政府甚至不承认“罗兴伽人”这个称呼,坚持称“孟加拉人”。这个群体的身份问题在昂山素季手中是否能得到解决还未可知。
很多人向往缅甸,就是因为它有着平和自在的佛教文化,大多数佛教徒也非常友善,“做一个缅甸人就是做一个佛教徒”这句俗语概括了缅甸佛教徒占多数的情况,但同时也意味着对非佛教徒存在的忽略。如果在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在国家身份认同的建设过程中,把宗教身份等同于公民身份而拒绝承认其他教徒和民族的公民身份,民主则会意味着对少数人的暴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美国全球封杀华为昇腾芯片?“无理且自大” 评论 120“特朗普最大的中东外交豪赌” 评论 47拿错剧本?特朗普在沙特演讲:美国不再说教了 评论 189脑洞很大!前北约秘书长:新组织D7,可对付中美 评论 485“特朗普,听听劝吧,我们需借鉴中国” 评论 140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