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默:台湾“发钱”三次,结果是好是坏?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雁默】
政府发钱给人民,为什么发,怎么发,发多少,发给谁,是门很大学问,说起来相当复杂。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大陆一直有媒体和学者呼吁给民众发钱。别人怎么做?欧美举债发钱的经验,参考价值不如台湾,毕竟,两岸人民务实的民族性是一致的,因此台湾发钱的结果,很可能就是大陆发钱的结果。
对老百姓而言,政府“发钱”当然是好事,但对政府而言,得反复精算,并累积实际经验,才可能发挥正面效应。
于此,经济理论让专家去说,本文就整理一下台湾发钱的实际经验,供各方参考。
为什么发?
发钱的目的,无疑是最重要的问题面向:
台湾发钱三次,第一次是因应2008年金融海啸,台湾百业萧条,经济一度负增长,失业率攀升,前景难料。2009年马英九普发“振兴经济消费券”,目的是为全台产业纾困。
第二次是2020年疫情,属短期经济冲击,情况不像2008年时那么严峻,经济主体制造业未遭损害,但消费紧缩。蔡英文于该年发放“振兴三倍券”,目的是避免滑入“通缩”,以及为产业纾困。
第三次是2021年疫情蔓延到台湾,蔡英文再度发放“振兴五倍券”,这一次主要是想救观光业等民生服务业,纾困对象较为缩小。
2020年,蔡英文发放“振兴三倍券”
总的来说,台湾发钱的效果,在经济面向上不如预期,但论短期收益,可谓不无小补,还不至于浪费人民纳税钱。
在政治面向上,蔡英文的“振兴五倍券”,更多隐含“稳民心”的用意。当时“挡疫苗”、“有疫苗官员先打”引发民怨滔天,发钱至少能稳住基本盘。2022年选举,执政党虽在席次上大败,但总得票率仍与对手保持在10%以内的差距,维持41%的支持度。
对这类政府“发钱”政策的正确认知是,此举旨在解决短期问题,特别是对陷入困境的产业纾困,而不是为了增加人民收入,也就是“救急不救穷”。
当然有人会说,这是劫贫济富、图利富人的政策,但这种看法有点极端,产业兴衰与就业率直接相关,政府有责任在大环境转恶的时候保护产业,连带稳住就业。
至于有人认为,提升蓝领收入,解决分配不均的问题才是正道,所以反对发钱。这则是中长期的问题,当然应该有对策,但不妨碍政府解决当前的燃眉之急,政策不能只有“救穷不救急”。
在民间消费层面,大陆经济目前的燃眉之急是什么?通缩?生产力远大于消费力?实体店面不振?民众虽愿意在国内旅游,但消费仍太保守?只要明确了目的,就能明确为什么发钱,以及怎么发钱。
怎么发?发给谁?发多少?
然后就是怎么发的问题:发现金还是发消费券?发给谁?排富不排富?发多少?一个月工资好不好?
一者,尽管过程中许多人力主发现金,但台湾三次发钱,都是发券,而且还明订使用期限,为什么呢?因为怕民众存起来不花。
承上述,这是“救急不救穷”,偶而为之的政策,目的就是短期刺激消费,钱不会多,更不是月月发放,所以发出去了就是要全数收回。人民拿到了政府“赠予”的商品与服务折扣,政府获得了额外的税收,理想上是双赢。
如果是发现金,不用想也知道财务上较紧的多数人会存起来,我们都是中国人,心思是一样的。如果是我,就会存起来拿去抵税,这就等于政府自动减少了税收。
也有经济学者认为,只要钱不多,有价礼券与现金一样可以存起来,只是消费配置的问题。然而,有些人就是穷到光屁股,连税都不必缴,没有什么“消费配置”可言。
再者,这三次“发券”都不排富,因为目的主要是“振兴经济”,其次才是“产业纾困”。
振兴与纾困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前者希望全民一起参与“买买买”,后者是援助陷入困境的对象,所以旨在刺激消费的“振兴”不应该排富。
然而,三次发钱也都有“纾困”的目的,排富也不是不应该,但这在执行层面上会使行政复杂化。行政一旦复杂化,发钱效率就会降低,争议就会升高,搞到不发还好,发了反而引众怒。
对政府而言,发钱“振兴”是一种投资,要的是实质收益;发钱“纾困”是一种支出,目的在照顾弱势。广撒钱,若只视为支出会造成财政负担,更别说举债发钱了。
虽然钱不会多,对富人而言有与没有一样,但发券原则上都会使用,无论是赠予他人,或凭券加码消费,基本不会影响政府的总体收益。
但如果钱多到一定程度,比如每人可获取一万元人民币以上的等值消费券,情况就会有所不同。对许多大陆劳动者而言,一万元超过一个月工资,钱不可谓少,若不排富,会怨政府何不干脆“劫富济贫”,将发给富人的钱都分给穷人,这样还能分多点。富人是无所谓,但一般人有所谓。
还有,发放有效期限的券,在政府财政上负担较轻,今年发,明年再核销即可;但若是发现金,就要立刻找到财源,而通常在年度预算之外的支出,需要举债应付。
三者,怎么发,也涉及让民众“无偿获取”,或“有偿获取”的问题。
无偿获取,即马英九的消费券与最后一次的五倍券,都是直接发券。有偿获取,即蔡英文的振兴三倍券,民众要花钱买。3倍券就是花1000元买价值3000元的券,等于政府补贴人民2000元。
为什么要让人民花钱买券?说到底,就是减轻财政负担,还拉高杠杆(也就是乘数)。2300万人都花1000元买3倍券,政府立刻笑纳230亿现金。而民众若花光3000元,等于每人总共消费4000元以上。如果你用3倍券买了5000元的商品,实际支出就是3000,超过政府补贴的2000元。
要说这是割人民韭菜也无不妥,但意在实质收益的发钱政策,本质就是如此,天上不会无缘无故掉馅饼。觉得这是消费陷阱的民众也可以选择不买券,但实际状况是,嫌归嫌,几乎没人不买。
标签 台湾-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煜 
-
谷歌计划在越南建超大规模数据中心
2024-08-30 11:24 观网财经-科创 -
共同增资四维智联,四维图新“获滴滴团队及相关IP注入与加持”
2024-08-29 21:29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何立峰会见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
2024-08-29 21:05 中美关系 -
变阵半年,美团营收增长21%,净利增长142%
2024-08-29 21:0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华为上半年营收4175亿,同比增长34%
2024-08-29 16:23 观网财经-科创 -
垃圾焚烧发电也过剩?这家上市公司果断跨界转型
2024-08-29 15:43 -
3个月净利润超千亿,英伟达称中国仍是“重要贡献者”
2024-08-29 13:28 观网财经-科创 -
2024沙利文新投资大会开幕
2024-08-29 11:49 -
“期待这样的国家保障自由,如同相信妓院老板推崇贞洁”
2024-08-29 11:36 法国见闻 -
OpenAI接近完成新一轮融资,估值超1000亿美元
2024-08-29 11:32 观网财经-海外 -
“中国出了款登顶全球的游戏,有人这么不开心吗?”
2024-08-29 10:11 观网财经-科创 -
中国AI芯片独角兽燧原科技启动IPO辅导,腾讯为第一大股东
2024-08-28 17:46 观网财经-科创 -
AI给传统制造带来什么?我们去看了看电气机柜这条小赛道
2024-08-28 16:21 观网财经-科创 -
为购学区房少交税,男子打算离婚后与卖家结婚,结果…
2024-08-28 16:20 观网财经-房产 -
海通证券副总经理姜诚君被遣返回国
2024-08-28 16:13 依法治国 -
汽车赛事运营能力出海,力盛体育上半年海外收入占比过半
2024-08-28 16:09 -
3分钟会议在华裁掉千人,美企计算机巨头怎么了?
2024-08-28 14:49 观察者头条 -
阿里巴巴正式完成纽约香港双重主要上市
2024-08-28 13:2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近期蔬菜价格上涨,到底咋回事?
2024-08-28 12:03 观网财经-消费 -
零下40℃也能飞!氢动力长航程多旋翼无人机全球首飞
2024-08-28 10:47
相关推荐 -
“想在电动车领域迎头赶上,底特律需邀请中国加入” 评论 26“如果中国不再试图拯救世界,那时会发生什么?” 评论 148填补研究空白!嫦娥六号挖回的月背土壤成分揭秘 评论 223他“狂热”挺乌,等待12小时只为… 评论 153最新闻 Hot
-
美遏华战略改变?“正大量囤积廉价反舰武器”
-
美国施压遏华,日本“恼火”:没人唱红脸,全在唱白脸
-
“想在电动车领域迎头赶上,底特律需邀请中国加入”
-
俄媒回应遭Meta全球范围内封杀:不担心,我们最擅长找突破口
-
非法滞留船只撤离仙宾礁后,菲律宾竟叫嚣起“B计划”
-
哈里斯:很高兴知道特朗普没事
-
在中国,什么“吓到”了福特CEO?
-
为了让移民离开,瑞典政府拿出巨额奖金
-
非法滞留仙宾礁的菲海警船撤离,中方表态
-
北约高官下场:乌克兰要求合理
-
他为新日铁站台:美日别窝里斗,一起对抗中国
-
梅德韦杰夫:当我们没有耐心了…
-
想把中国踢出局,美国又拉欧盟“使坏”
-
300家德企催她:签证得快,在华取得成功至关重要
-
他声称:为获“中方军援”,俄正对华提供军事技术
-
遭美施压,他喊话美大使:武契奇给你开的工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