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默:今年的国民党主席选举,“蓝委”还会变成“阑尾”吗?
关键字: 台湾政治国民党不分区立委蓝委是阑尾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王金平马英九【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雁默】
阑尾,即盲肠,人体里的多余之物,2014年太阳花运动期间,“亲绿”民众发起罢免“蓝营立委”的行动,蔑称“蓝委”为“阑尾”。原本对“泛蓝”民众而言,“绿委”才是该割掉的盲肠,但在2016年大选中,国民党“立委”大幅萎缩,似乎,连“泛蓝”选民都觉得“蓝委”亦是阑尾。
2016年,随着民进党政府执政荒腔走板而大失人心,民怨沸腾,“泛蓝”选民归队,今年国民党主席大选,那些原本“隐逸”的党内要角,突然一个个“义无反顾,勇于承担”起来,纷纷表态参选。洪秀柱决意在两岸政策上走政治谈判,反独促统的路线,一直受到党内保守势力的排挤,架空与羞辱,随着选举逼近,党内倾轧愈演愈烈。
参选人吴敦义的主要支持力量,是现任“立委”。在宣布参选的场子上,六成的“蓝委”现身支持,而吴的主要诉求,就是“我能团结所有人,洪秀柱不能”。然而,“泛蓝”选民不禁要问,吴敦义所能团结的国民党,与过往有何不同?台湾的民主化政制使得“立法院”的重要性大增,成为“总统”之外的另一个主要的权力中。因而“立委”的战力,攸关政权与政党的延续。
吴敦义确定参选2017国民党主席
那么国民党籍“立委”(以下称“蓝委”),有战力吗?他们与党中央的相互间关系是什么?会不会重蹈马英九时代“蓝委”与党主席互斗,又让民进党渔翁得利呢? 以下我们从制度面,与近期党与“蓝委”的交手,了解一下“立委”与党。
从“立委”得票率看国民党的衰退
台湾立法院的选举,看政党支持度不能单从政党总席次上看,要从“不分区立委”得票率来看。因为“单一选区两票制”的缘故,选民在选“立委”时,手上有两张选票。一张选票选政党提名的“区域立委”(“立委”票),另一张选票选政党(政党票)。选民一方面可选地方上有民望的政治人物,另一方面也可表达支持的政党。也就是说,选民的意向上,候选人与政党可以分开投票,你可以只支持候选人,但不支持该候选人所属的政党。
所以若某区域某候选人得票率高,但所属政党投票率低,代表该候选人在地方上经营有成,但其所属政党不受该区域选民青睐。
“立委”票产生“区域立委”,政党票产生“不分区立委”。
“区域立委”很单纯,得票率最高者胜出,“不分区立委”则按照政党票总得票率,按比例选出,所以政党提出的“不分区立委”,有排名先后。政党票总得票率若低,可能提名了30席“不分区立委”,最后只有5名(按排名顺序)当选。这意味着,“不分区立委”的排名,代表该政党属意候选人的倾向。例如,朱立伦为国民党主席时,提名第一名的“不分区立委”为王金平,代表朱立伦最希望王金平能继续在立法院为国民党效力,究其实,也是朱立伦拉拢王金平派系的举措。
一般而言,“不分区立委”名单,代表政党政策路线与形象,所以最好能提名社会上各领域有良好声望的民间人士。这些人士不必花费钜额资金与时间投入选举,只需搭政党支持度的顺风车,即可担任国会议员,条件是,“不分区立委”必然要与政党路线步调一致,而不像“区域立委”有时为了地方利益,而与党中央意见冲突。
以“不分区立委”的性质而言,朱立伦提出的第一名“立委”王金平,就遭人非议,因为这显然是党内权力分配的考量,而非代表政党的理想性。再者,吴敦义表态竞选2017年党主席选举,“不分区立委”也不宜表态支持,因为不分区效忠的是政党,而非党内个人。而公然违反此原则的“不分区立委”有陈宜民、许毓仁、曾铭宗、黄昭顺、王育敏,所以现任政策会执行长蔡正元日前通告党内“不分区立委”,应避免介入党主席选举,因为不分区是党的法人代表,应该保持中立。
2013年“马王”内斗,严重损伤了国民党党内的团结度
这届“不分区立委”总共11名,其中不符合理想性条件的,有王金平、黄昭顺、曾铭宗、吴志扬、张丽善、徐榛蔚六名,故而,当初朱立伦提出不分区代表,就连党内都批评是史上最差的名单,为了权力分配,而斲伤国民党形象。这次吴敦义宣布参选,六名“不分区立委”表态支持,即证明了这届“不分区立委”的政治性。 2012年“立委”选举,国民党不分区政党票得票率44.55%,取得16席。民进党不分区政党票得票率34.62%,取得13席。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武守哲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