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云飞:南奥塞梯问题与俄国对外军事战略战术的历史源流
关键字: 俄罗斯南奥塞梯格鲁吉亚战争普京斯大林白沙皇【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扬云飞】
四月初,一条来自俄罗斯的新闻吸引了中国读者们的注意力——南奥塞梯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签署条约,将部分武装力量划入俄罗斯国防部的管辖范围。一时之间各种猜测四起,其实俄国国内对这事的反应很平淡,新闻只占据了很小的一个角落,而各种时事评论节目几乎都没有触及此事。造成这种差别对待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于各种观念上的差异和对相关历史的了解不足造成的,下面我们将尝试对这一问题以及俄罗斯长期的对外军事战略做一个简单评述。
奥塞梯问题起源
奥塞梯人被记入历史,最早是在15世纪,当时独立的格鲁吉亚王国在其编年史书和对外文书上记载了奥塞梯人的存在。就像绝大多数高加索民族一样,奥塞梯人也被格鲁吉亚王国和莫斯科公国的外交人员记载为“山民”。
典型的奥塞梯村庄,群山包围下的小块平原上散落的小聚集点
就像所有古典时代的族群关系一样,远远不是当代文艺范儿们想像的田园牧歌贴近自然,奥塞梯人和格鲁吉亚人也是相爱相杀了数百年。有时是山上歉收缺粮奥塞梯人下山来打草谷;有时是格鲁吉亚人觉得平原上住的太拥挤想进山去换换生活环境;也有奥塞梯人为格鲁吉亚国王服役劝说同乡下山定居种田完粮纳税。基本上来说整个高加索地区的“山民们”,都是这种生活状态。
炮楼这种防御建筑,在高加索地区也是非常流行的,几乎可以达到每个村子必备的地步
那之后俄国人来了,邪恶的沙皇骑着白马,带着大军占领了这一地区,用铁血征服了这一地区,给之前自由的各个民族戴上了枷锁,将其关进了“民族监狱”……咳咳,不好意思,拿错剧本了,编写这个剧本的那批人已经下岗回家了……
根据最新出土的原始剧本,当年的剧情是另外一种方式展开的。我们知道西欧国家在非洲美洲殖民,先行者都是传教士和商人,去各个地方与当地人交朋友,了解风土人情,治病卖玻璃球博取好感,探查当地人之间的矛盾,时机成熟的时候才会有新的武装殖民者前来,逐渐的吞食土地,建立殖民政权。
俄国在莫斯科大公国后期,能够向外围拓展,除了火器等技术条件外,其政治经济军事体制本身就很适合低成本的快速扩张,过去对这一现象关注较少,或是将其简单地负面化评价之后了事。
和西欧国家的传教士一样,俄国也有扩张的先行者与探路先锋,主要是小股的以哥萨克为主的武装集团,不过与过去印象中以征服者形象出现的不同,他们主要是出卖武力的佣兵队伍。每到一个新的地方,他们主要介入的方式是加入冲突的一方,以自己的武力作为交换友谊的方式,获得其帮助的一方,自然而然就对其产生依赖,同时有外部敌人,更加可以巩固这种同盟关系。
当对周围的环境彻底熟悉,就会对当地盟友说要想获得进一步帮助,遥远的西方有一个“白沙皇”,他仁慈而又公正,判决纠纷公道,只要宣誓效忠就能得到他的庇护。所以当真正由沙皇或是边疆军事总督派出正规军的时候,当地早就有了合适的“土壤”,了解内情的带路党,知道谁是要被团结的朋友和谁是要被打击的对象。
这一种独特的扩张模式是从罗斯基辅时代陆续演变出来的,最早的留里克王朝创始人,就是这种被邀请来的佣兵集团首领,之后兼职了法官。大公爵一词,本意就是“我是法律”的意思。而那时大公爵的收入有三种,每年巡回收取贡金是收武力保护费用;同时到各地兼职大法官审判积累了一年的诉讼案,告状的双方都要给大公爵一笔钱作为判决费用;除此之外随行的商队也要给大公交一笔商业税,当然有大公爵部队保护的情况下巡回做生意还是很有赚头的。
这种模式除了军事征服期间成本较低外,实际统治成本也不高,更多的还是地方自治(其实沙皇对统治俄国本土的具体事宜都不太关注,这方面都是高度放权地方自治的),更多的还是多方共享和平红利,不然早就在治安战当中耗尽国力了。
奥塞梯人从这个角度来说,是俄罗斯在高加索地区非常坚定的盟友。俄国最早在当地建立的军事要塞,就是在奥塞梯人控制区内(现为俄罗斯联邦北奥塞梯共和国),以此为据点在高加索地区拓展势力,在1774年北奥塞梯被纳入沙俄帝国版图,而南奥塞梯则是在1801年和格鲁吉亚东部一起被纳入沙俄帝国。
蓝色线条划分的就是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现在的边境线,蓝线上方深褐色的地区,为北奥塞梯共和国,而下方深褐色的地区,则是南奥塞梯地区。而红星显示所在,即为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南北奥塞梯之间被高耸的高加索山脉隔开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武守哲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122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13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26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51“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1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