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军评:想展现“全力抗俄”,北约援乌不止需要F-16
除了高速突防和隐身突防之外,在俄乌冲突的空中战场上,类似“斯拉姆”空地导弹的传统中程亚声速空地导弹的生态位,却在很大程度上被无人机所占据。虽然无人机在战场上显示出了低成本、易操作、具备不对称突防能力等优势,但它在飞行速度、反应时间和打击威力等方面,仍然无法彻底取代中短程空地导弹。
乌军在这方面自然是没得选(配套苏-24使用的少量Kh-25ML短程空地导弹已经所剩无几),俄军的情况则要复杂一些。根据我军在联演联训中了解到的情况,尽管参演参训的俄军苏-24/苏-34战斗轰炸机飞行员普遍有过赴叙利亚的实战经历,并以此在我军飞行员面前夸耀,但他们普遍缺乏发射Kh-59M空地导弹的经验。因此即使俄军拥有相应的弹药储备,Kh-59M相对较为繁琐的操作流程,对于其现有飞行员群体来说并不是一样容易上手的装备。
出口中国的502号苏-30MKK原型机发射Kh-59空地导弹,这类为外国客户测试的场面,基本构成了战前俄空天军使用空地导弹公开画面的全部。
相信很多老军迷还记得,十多年前官媒曾经集中报道过原南京军区空军航空兵某团团长杨永飞的事迹。在一次演习中,杨永飞驾驶苏-30战机发射Kh-59ME空地导弹,并精准操控其命中狭小的弹药库入口的场面。这不仅在各类报道中被反复提及,更是掀起了全军苏-30和“飞豹”部队用好手中装备、投身练兵备战的热潮。
如今我军的歼16和“飞豹”战机,普遍使用性能比Kh-59ME更好,操纵更简洁的鹰击88系列空地导弹。在2022年珠海航展上,采用类似增程型“斯拉姆”弹翼设计、射程更大的鹰击88C导弹也公开亮相。这些与自用/外贸的鹰击8系列反舰导弹有不少通用部件、成本较为低廉的防区外打击武器,到目前已经积累了相当可观的装备规模,俄乌冲突引发的“(精确)火力不足恐惧症”,又使得更多后续订单正纷至沓来。
挂载于歼轰7A翼下的鹰击88C,内侧是一发1000千克激光制导炸弹
而作为俄军空袭作战的重要经验之一,在确保弹药总储备的基础上,针对敌人可能的抗击手段,在同一射程量级内准备多种武器,同样是各主要空军强国的发展方向。在高速反辐射导弹基础上,研制缩短敌反应时间,增加敌抗击难度的高速空地导弹;通过引入复合制导手段,发展抗干扰性能更好的滑翔制导炸弹;以及,为战区级无人机发展的小型乃至微型空地导弹……对于有着强大工业能力的国家来说,充分发挥各类企业的优势,为部队提供同一量级下的不同选择,实现“以正合、以奇胜”的效果,才是这个时代“结硬寨、打呆仗”的正确打开方式。
作为一个联合起来实力可观的军事联盟,北约各国在对乌军援时,也尽可能谋求援乌武器之间的配合可能性。上周末与“风暴阴影”残骸同在卢甘斯克地区发现的,还有美国为乌克兰秘密提供的ADM-160B空射诱饵(MALD)残骸;可见,乌军很可能正在利用其他平台,发射这些美军2009年开始列装的、可根据需要伪装为各种空袭兵器特征的廉价飞行器,以掩护“风暴阴影”的突防打击。除了发射平台问题,缺乏更多直接电子战支援,乌军的红外成像制导巡航弹+空射诱饵组合加以磨合后,已非常接近北约的顶级空袭手段。俄军的对抗成果如何,非常值得关注。
五角大楼从未明确证实过向乌克兰提供MALD,但在2022年12月其宣布新一批援乌军备时,有一部分被笼统称之为“反防空能力”,来自美军现有库存的物资;现在看来MALD很可能就包含在“反防空能力”之中。图为在卢甘斯克发现的MALD残骸
说到北约各国近期的联合对乌军援,随着拜登的批准,由欧洲国家提供的二手美制F-16战机抵达乌克兰似乎已成定局。在经历了几个月的来回拉扯后,美国最终允许援乌F-16,究竟是因为以基辅防空战为代表的近期空中战场不利态势还是其他因素,目前仍众说纷纭;但各方都认同一点,乌克兰获得F-16之后,绝不会满足于其宣称的“抗击俄罗斯空袭”这类单纯的防空用途。
客观上说,俄空天军目前以防区外打击(包括那些精度正在缓慢提升的滑翔炸弹)为主的基本打击形态,即使是F-16形成战斗力之后,其相当一部分任务也是拦截弹药而非载机平台,这对于F-16的性能来说确实是一种浪费。作为一款为美国空军这样一支将主动进攻写在脸上的空中力量设计的战机,尽管研制之初的F-16并非以对地攻击为主,但潜力巨大的它在北约体系下服役多年、历经升级后,欧洲各国的F-16都有着不错的对地攻击能力。
在这一波“援乌F-16”浪潮中冲在最前面的荷兰空军,近期使用F-35替换了F-16;其F-16机队在退役前均具备使用北约制式制导弹药及其配套吊舱能力。
除了乌克兰空军现有库存中的美制“祖尼”火箭弹、“杰达姆”卫星制导炸弹(均可直接使用)和“哈姆”高速反辐射导弹(稍加改装、挂载吊舱后作战效能更强)之外,前文提及乌克兰空军能够挂载“风暴阴影”的飞机只有10架左右的苏-24,尽管此前“风暴阴影”并没有与F-16进行过整合工作,但在北约标准体系下,如有需要,在F-16上的整合效率会远高于苏-24。
理论上说,F-16远高于苏-24的使用灵活性,部分解决了“风暴阴影”载机数量少、飞行性能平庸的问题。配套的 AIM-120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与目前乌军使用的NASAMS系统通用导弹)——即使是出于“去库存”目的,导弹提供的是较老的B型或早期C型,相比乌军苏-27和米格-29机队现有的R-27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也有着显著优势。乌克兰空军甚至已经在其社交媒体上宣称,F-16的到来,将实现“一机顶三机”的效果。
诸如这种“现在是决定的时候了,乌克兰王牌飞行员们需要F-16”的呼喊就更多了
且不论飞行员和地勤人员的培训工作进度,关于F-16抵达乌克兰之后的使用,仍有一个被忽视的问题。尽管俄乌冲突以来,俄军对乌克兰机场的压制成效确实不佳,但乌克兰空军目前仍能保持一定出动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其现役苏制机型优秀的野战/简易机场起降能力,F-16能否在这样的环境中实现乌军期望中的出动效果,还得看“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另一个可能性是,乌克兰空军会尽可能使用靠近乌波、乌罗边境受损程度较轻的西部机场,但这会降低F-16在战区上空的留空时间。
至于老生常谈的数量问题,其实随着F-35A的稳定交付,北约方面可供援乌的F-16数量,虽远未达到“淹死菜俄”的地步,但也远高于乌克兰空军空地勤人员的一批接装能力,基本属于“你一次能接多少,我一次能给多少”的范畴。那么F-16的到来,能否破解目前乌军还难以对付的米格-31+苏-35+R-37M远程空空导弹这一猎杀组合,以及时隐时现的苏-57,显然取决于北约主要国家敢于把战场支援乃至人员支援提供到哪一步。
对于我们来说,双方军人正在用各自的智慧和生命逐渐试出的、北约面对俄罗斯时优势最大的空中常规作战体系成色,必将是今后备战打仗时最为重要的参照之一。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张轩豪 
-
G7开幕之际,美航母停靠日本佐世保
2023-05-20 15:28 -
“美国不允许乌克兰飞行员接受欧洲F16训练”
2023-05-18 17:34 -
拍摄“爱国者”发射 乌安全局:抓起来
2023-05-18 14:58 -
拉萨舰编队完成绕日航行
2023-05-18 12:56 -
巴斯钢铁铺设首艘“伯克”Ⅲ龙骨,落后友商三年半
2023-05-17 16:09 -
“向英勇的塞尔维亚250导弹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2023-05-17 15:52 -
美军战机扎进灌溉渠,飞行员爬出战机
2023-05-17 14:22 -
美国媒体坦言“爱国者不是万能的 也会被俄军摧毁”
2023-05-17 14:02 俄乌冲突一周年 -
搞沉一艘“宙斯盾”,查了四年半,缓刑六十天
2023-05-16 21:16 -
俄国防部:“匕首”摧毁“爱国者”
2023-05-16 19:39 -
乌克兰运输机给波兰运来美国火箭炮
2023-05-16 17:49 -
乌军:拦截6发匕首!
2023-05-16 17:42 俄乌冲突一周年 -
中日防长首次使用海空联络机制直通电话
2023-05-16 17:40 中日关系 -
一月两次:我海军电子侦察船又完成绕日航行
2023-05-16 17:19 -
国防部回应“美方派遣百余名军人入台协助训练台军”
2023-05-16 15:59 台湾 -
俄军空袭致大爆炸后 乌克兰西部核辐射上升
2023-05-16 15:51 俄乌冲突一周年 -
国防部:积极推动中新(西兰)两军关系继续向前发展
2023-05-16 15:15 中国外交 -
美国增产援乌弹药很难 投产高超武器更难
2023-05-16 14:55 -
八一飞行表演队换装歼10C后将首出国门
2023-05-16 09:30 -
卫星照片显示:朝鲜或将阅兵
2023-05-15 19:07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52“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73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2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8“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