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实:这些年你为美容产品交了多少智商税
关键字: 美容美容产品美容产品坑人酵素不过,红光还真做不到“紧致肌肤”。目前医学文献关于“紧致肌肤”的报道,用的不是红光,而是功率相当大的红外线【3】,而且应用起来是有前提的:必须使用大功率红外线照射,同时用冷却设备给皮肤降温。否则皮肤会因为吸收光辐射产热,造成皮下血管生成和炎症细胞浸润,导致皮肤过早老化【4】。由此可见,光面膜美容仪“把美容院搬回家里”的宣传言过其实,一来波段不对,二来功率太小。可是增大辐射功率就必须配备冷却设备,否则弄巧成拙,而光面膜美容仪压根就没有冷却功能。所以说,这类产品的性质约等于安慰剂,呵呵。
各种打着“酵素”旗号的美容保健品就更有意思了。供营养、清除肠垃圾、还能带走多余脂肪,听起来很神奇是吧?那么“酵素”到底是什么呢?其实“酵素”属于“假汉语”,即日本人用汉字拼凑出来的词。与“酵素”对应的现代汉语词汇是“酶”,指的是具有化学催化功能的蛋白质。那么,把酶直接吃到肚子里有什么用呢?答案恐怕要让许多人大跌眼镜——被人体分解,不会直接发挥任何作用。
我们应该首先科普一个基本常识:吃到肚子里的东西,并不会直接进入血液和人体组织构成的内环境。否则,倘若喝几杯牛奶,血液里就会充满乳白色的牛奶,尿出来的也是牛奶,岂不太恐怖了?消化道是人体内环境和外环境的屏障,消化道里的食物、微生物和残渣都属于外环境。只有被消化分解的物质才能透过消化道,进入内环境发挥作用。
酶被吃进肚子里又会如何呢?酶的本质还是蛋白质。在胃液pH值1~2的高度酸性环境中,酶会因为蛋白质变性而失去活性。接下来,酶会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肠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小肽和氨基酸单体,通过小肠壁细胞上的载体被吸收。其实,我们平时食用的水果中都有大量的酶,例如苹果和番茄中的多酚氧化酶。然而,这些酶不能适应消化道的环境,会遭到“彻底粉碎”并以原材料的形式被小肠吸收,在人体内无法发挥生物活性。为数不多的例外是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消化道酶,可以在口服剂型的配合下做成多酶片,用于治疗消化不良。
说到这里,“酵素”的神秘感便荡然无存:要是论营养价值,上百元一份的“酵素”,还不如4元一斤的鸡蛋。至于什么“清理肠道”、“分解脂肪”的所谓功效,就只能呵呵了。有趣的是,“日本进口酵素”在网购平台的产品页面,往往拥有成千上万的用户评论,对这类产品赞不绝口,例如声称吃了之后精神倍儿爽、排便通畅等等。其实这种表现是某些人的一种心理补偿机制——既然花了钱,总要给自己找些理由,让自己觉得没有吃亏,心里面好受一些。
至于酵母美容护肤系列产品,护肤品里添加一点“酵母提取物”的成分,就吹得神乎其神。酵母提取物难道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吗?其实它的制备工序并不复杂,造价低廉,经常用于配置微生物实验所需的培养基。我把酵母提取物和护肤品的价格信息做了个截图,各位不妨自己感受一下。添加那么一点点酵母提取物,卖高价的理由又是什么?
含有酵母提取物的护肤品价格不菲,可是酵母提取物才值几个钱?
美容产品的市场可谓鱼龙混杂,像欧莱雅这样认真做些研发的企业其实是少数,许多企业所做的事情不过是靠炒作概念来圈钱。每隔一段时间他们总要制造一些新概念,昨天是“排毒养颜”,今天是“光面膜”,明天还指不定是什么幺蛾子。但是,每当商家制造出一个新概念,总会有大批女生趋之若鹜,上赶着去给他们送钱,这又是为什么呢?
购置毫无用处的美容产品无异于缴纳“智商税”,而“智商税”的税率远高于任何形式的所得税。月薪不到5000元,却舍得花2000元去购置美容产品的女生,在各大城市并不少见。既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又特别爱慕虚荣的人,真是没有可能攒下钱来。近期有许多关于大学生深陷网贷陷阱的新闻报道。不过耐人寻味的是,债台高筑的并不是为了给家人治病而急需用钱的贫困生,而往往是家境尚可、但攀比欲望极强的女大学生【5】。正如中国古代思想家王阳明所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参考文献:
【1】http://www.shelan.com.cn/productshow.asp?id=29
【2】阿里巴巴:http://m.1688.com/offer/40320076501.html?spm=a26g8.7662792.1998744630.5.yKblN2
【3】Arch Dermatol. 2010;146(4):396-405. doi:10.1001/archdermatol.2010.24
【4】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Symposium Proceedings
August 2009, Vol.14(1):15–19, doi:10.1038/jidsymp.2009.7
【5】搜狐新闻:http://www.sohu.com/a/132975027_114731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特朗普,听听劝吧,我们需借鉴中国” 评论 26“中国打样后,印度突然硬气了” 评论 181“中国在南美建巨型码头,确保替代美国粮食” 评论 89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评论 147“英美贸易协议这项‘毒丸’条款,中方狠批” 评论 146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