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学生亲历英国脱欧:酒过三巡,舍友大叫“英国没救了”
关键字: 英国脱欧公投英国退欧英国脱欧二次公投不列颠欧盟欧洲欧洲联盟6月24日,这一天彻底改变了英国未来的命运走向。当“脱欧”一词从纯粹的耍嘴皮子就要变成现实的时候,这反倒让不少英国人五味杂陈。
特别是其中一些投出退欧票的人们。据观察者网报道,退欧前景展现出来的巨大黑洞,让不少“退欧派”一下子慌了神。从搜索热词反馈出来的结果看,许多英国人直到投完了票,才急急忙忙地去了解脱欧的真正意义。
只可惜,无可奈何花落去,大势已然定格在了24日。
在其中,有这样一批人,表面上似乎置身事外,但实际却也难以独善其身。他们便是许许多多在英国生活、学习和工作的留学生们。比起远在中国的我们,他们却能更为真切感受到,普通英国人在这一历史性事件中的悲伤与喜悦。
为此,观察者网近期特意邀请了三位身在英国的留学党,来聊聊公投之后,自己身边的那些点点滴滴。
思祎:酒过三巡,舍友大叫‘英国没救了’
6月24日对许多英国人来说都是略苦涩的一天。英国舍友Gwen一大早便一蹶不振,见到我后她一脸哭相,开口便是:“Stupid, aha?”(很蠢对吧?)。作为土生土长的威尔士人,Gwen毕业后便开始在伦敦工作,目前就职于一家慈善机构。她是十分典型的自由式英国青年,也是一个坚定的留欧派,认为留在欧盟能够给英国带来更多的活力和机会。虽然脱欧之后英国的总体走向仍不明朗,但近几年极可能出现的经济衰退让她十分担忧。
思祎主动请缨,为大家带来了这段文字
当晚,她拉着我们一块儿在客厅举行了小型“追悼”活动(也就是一块儿吃吃喝喝),能看出来脱欧的结果让她伤透了心。酒过三巡,悲伤的气氛开始弥漫,Gwen突然大叫出来:“我要离开这儿,我要投奔光明的澳大利亚,英国没救了”。
身处伦敦,我所接触的大多数英国人都属于像Gwen这样坚定的留欧派。23日早晨,最新民调显示留欧派还具有微弱的优势,可谁能料到,仅过了一天,结果竟如此令人大跌眼镜。即使对于脱欧派来说,这一结果也足够震撼。目前疯传英国的“二次公投请愿”的发起者自称是脱欧人士,他在公投一个月前注册了这个请愿,本想坐等脱欧失败后利用其进行倡议,谁知这一劳动果实竟被留欧派“窃取”。
房东太太是我认识的极少数脱欧派之一。他们一家为早期印度移民,已在伦敦定居三十余年。她的先生就职于英国内政部,儿子目前在剑桥大学攻读MBA,她本人则在一家医疗机构上班。虽是一家人,他们却在英国去留的问题产生了巨大的分歧。不顾丈夫和儿子的百般劝说甚至威逼利诱,她坚定地将选票投给了脱欧。然而,24号清晨所公布的结果还是让她大吃一惊。
“23号六点,我先生把我叫醒看公投结果,那一刻我真的惊呆了。”周日的上午,房东太太过来与我们闲聊,说到公投结果,她似乎依然还未从震惊中恢复。“虽然我投的是脱欧,但从未想过这个结果真的会发生”。
布里斯托一家咖啡馆前,退欧派们在小黑板上炫耀“战绩”(感谢思祎提供图片)
但并不像那些Twitter网友,房东太太表示“自己绝不后悔”,并相信“这是对英国最好的选择”。也许是因为在医疗机构工作,她和她的同事们都是坚定的脱欧派。在过去的几十年,由于欧盟成员国的持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英国享受有限医疗资源,而其他的公共资源,如住房、教育等也不断吃紧。最让他们担忧的则是一直常坐欧盟谈判桌的土耳其,这就像是一枚定时炸弹,一旦土耳其加入欧盟,大量难民将涌入英国,这是他们最难以接受的后果之一。
28岁的英国人Paul在Lloyds Bank工作,同样的理由也令他成为脱欧的支持者。不过对于公投结果——脱欧的胜利,他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喜悦之情。极可能出现的经济问题同样令他担忧,但相对移民问题而言,他还是觉得这一结果是可以接受的。
伦敦一家咖啡店前的小黑板:你们都疯了!好好享受沉入海底的感觉吧。(图片由思祎提供)
“我对欧洲没什么意见,但我实在不想再看到欧盟成员国继续增加了。”Paul说,“既然我没有权力让欧盟不继续扩大,我只好选择离开。”涌入欧洲的难民让整个欧洲的社会矛盾加剧,而英国作为老牌殖民帝国,本身已是多元文化的交融之地。面对人口进一步复杂的可能性,甚至对本土文化可能造成的冲击,他感到有些畏惧。但当我问到是否担心伦敦金融地位被动摇时,他却展现出了十足的信心:“伦敦金融中心的地位在欧盟成立前就有了,怎么会因为退出欧盟就失掉?”
周五的上午,我的办公室的气氛有些凝重。早在公投前,公司老板就联合高层写了联名倡议书,呼吁大家选择留在欧盟,大多数同事也都毫不犹豫地选择“留欧”。因此,清晨公布的公投结果对大数人而言都是当头一棒,大家实在难以消化这苦等一夜的结果。办公室唯一一名将选票投给“脱欧”的Andy,也开始怀疑自己是否作出了正确的选择。
Andy不到30岁,他最初的理由也和大多数脱欧支持者类似,都是不满公共资源被分摊以及过于昂贵的欧盟“会费”。但其中最令他不能忍受的地方在于就业机会的减少。相对于拥有广袤领土和多个大型城市的美国、中国和俄罗斯,英国只是一块弹丸之地,但这块弹丸之地却面向整个欧洲开放。
面对急剧贬值的英镑和周围不断高涨“重新回欧”的呼声,Andy不确定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但是也谈不上后悔。虽然现状一团混乱,他还是相信退出欧盟是对英国比较好的选择,因为“英国资源实在是有限”。
到现在,这令人措手不及的结局让余波持续发酵:一方面苏格兰急切地希望“脱离不列颠回到欧盟”,甚至表示“可以阻止英国离开欧盟”;另一方面,英国工党影子内阁立刻出现了集体辞职的状况。而自由民主党更是公然打着“让英国重回欧盟”的旗号,表示要参与下一届竞选。仅距公投结果公布48小时,英国部分地区已发生多起“排外”事件,这多少让人们嗅到了一丝似曾相识,令人不寒而栗的“民粹”味道。
在许多人看来,脱欧就像是一记重磅炸弹,在无法预料的情况下就这么发生了。然而,双方的拉票战早已在英国上演了小半年。每日电视滚动播出的宣讲、议员走街串巷的宣传,双方就脱欧和留欧的利弊都已尽力阐释,要说英国人投票态度随意或是不了解欧盟也的确有些冤枉。无论这次是脱还是不脱,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倾向于离开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即使卡梅伦没有因政治动机触发此次公投,抑或公投的结果是留欧,也无非只是为英国脱欧提供了一个缓冲期而已。也许部分人会因混乱的现状而受到惊吓,继而怀疑自身;一旦当初的理由重回脑海,即使再来一次,他们还是会作出相同的选择。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晽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64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19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49“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0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